蘇北有很多關於薛仁貴征東的故事流傳,就是說薛仁貴征討高句麗時,曾在此地征兵點將,安營紮寨,並留下了很多遺跡,如關帝廟神井古墓,七十二墩墓,七十二水井,訓馬場,點將台土城等。
其中關廟鎮“古墓”和“神井”的傳說,講的是薛仁貴路過這裡,為飲馬、炊事方便,在相距2公裡處挖掘了兩口深達二十幾丈的磚井。
一天薛寵愛的兩名侍女,打水時落入井中,薛將二侍女合墓並葬。侍女墓在兩口古井的中間。
據說每遇大旱,當地水源儘絕,唯獨兩口“神井”水溢地麵,且水質甘甜,香氣沁人。千年以來,古墓屢經盜掘,現僅存土丘。
有時候跟紫宸聊起本地民俗風情,他都很感興趣,還問我關廟鎮是不是真有關帝廟?
關公被道教尊為關帝聖君,又為武財神,各地多建有關帝廟,人們敬佩其武勇、忠誠、正義,信奉者眾多。
我說:“我也隻聽說過這個地名,沒聽說有廟,不過大多數地名都是有其來由的,應該以前的確有廟,隻是後來消失了。”
紫宸感歎不已,還說聽說本地有個玄帝廟,是主祀真武大帝的,與武當山相同供奉,還想去掛單。結果打聽下來,發現道觀早已改成了寺廟,供奉菩薩羅漢了,說著連連歎息。
這天,正逢本地集市。本地風俗逢每月二五七九為趕集日,周邊人們都會彙聚一堂,熱鬨非凡。
紫宸這次卻沒有去擺攤,他說出來兩年多了,準備等過幾天我去縣城上學了,他就回武當山。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突然聽說他要走,我倒有點不舍。
“等過幾年,你來武當山看看,我們那裡傳承眾多,也許對你的修行有益。”紫宸並不在意,也許他早已經曆過許多次分彆了。
我們在集市上隨便逛著,看著熙熙攘攘的人流,來來去去。
雖然隻是農村的小小市集,卻充滿了人情味。不時有人與小道士打招呼,應該是被他治療過的人吧。
到了離彆的那天,看著我的不舍,紫宸笑笑說:“最近一段時間,我修行進步很多,你的確是我的好機緣。希望下次再見,你也遇到了自己的機緣,能有大長進,不要被我超過太多啊!”
“放心吧,我絕不會讓你失望的!”我自信的說。
“你可是大學生啊,是鄉親們的希望,好好學習,修行之路漫長,不必急於一時。”紫宸叮囑著。
看我鬱鬱不歡,他說我借了你那麼多機緣,給你說個笑話吧。
弟子問:“師傅你不是說打太極都是借力打力嗎?”
師傅說,“是啊。”
弟子問:“那你把肌肉練那麼大乾什麼?”
師傅說:“我怕他不借”。
哈哈哈,我笑得眼淚都出來了,而紫宸轉身飄然而去。
第二天,我就和韓玉琴一起去縣城高中報到了。
到了學校分了班,我發現沒有能和韓玉琴一個班,倒是和之前遇見過的張雅雯、周強分到了一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