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我繼續去圖書館看書。我問老李有沒有關於泗水國的記載書籍,最好是關於三莊古墓的。
老李說這方麵的倒是沒有,目前發掘的文物也不是很多,相關研究就更少了。
記載最多的倒是一些民間傳說,比如薛仁貴征東的故事,就是我們本地流傳最多的,據說三莊七十二墩,也是他那時候留下的陣亡將士墓。
除了三莊,其它很多地方,也有關於薛仁貴的故事,比如徐州邳州,宿遷三台山等地。
像徐州邳州的七十二眼古井。
據說唐朝薛仁貴征東時,曾屯兵馬於陳樓境內,並建中心營盤。後來,建中心營盤的這個村莊稱“心營“,即現在的新營村。
為供兵馬飲水,薛仁貴親自帶領部下挖井,隻一個下午就挖鑿了七十二眼井,這些井大都口小底闊,多用磚砌成。現古井已枯,僅存十餘眼。
還有宿遷三台山有藏軍洞。
相傳薛仁貴曾領兵藏於洞中。賊寇高句麗酋長蓋蘇文率兵入侵,仁貴突然出擊,將敵人兵馬斬獲殆儘。
此處附近尚有點將台、冷飯台。傳說點將台是薛仁貴出兵打仗前點將的高台;鍋框山是唐軍埋鍋煮飯的遺址;鏊子山是當地百姓給唐軍攤煎餅的地方;冷飯台是唐軍吃飯的地方。
等等諸如此類,非常之多。
我聽的津津有味,這可比學校老師上的曆史課有趣多了。
“而且我們這裡,除了薛仁貴的故事,八仙的傳說也很多。”老李見我感興趣,繼續說著。
果然,我對這個也有興趣,忙問:“是關於誰的?呂洞賓嗎?”
老李說:“有張果老,也有呂洞賓。”
之前說過的薛仁貴藏兵的三台山,有一片幽靜的竹林,稱為“竹林人家”。
關於“竹林人家”,流傳著一個有趣的故事:傳說道家“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在追趕神驢時,路過觀世音菩薩的竹林,隨手拔出一根帶梢的青竹竿。他用竹竿狠狠地抽打神驢之後,隨手便將竹竿插在了山坡上,沒想到,這根竹竿在地上落土後,生根發芽,長出了一片茂盛的竹林來,鬱鬱蔥蔥,成為一處動人的景觀。
而這神驢脾氣也很大,挨了張果老三鞭子,他不敢反抗,卻拿這裡的山出氣,它連踢三腳,踢飛了三座山峰,於是便有了矮小的三台山。
聽了這個我暗想,這些神仙也不正經,老在人間搗什麼亂啊。
之前看西遊記就生氣,孫悟空推倒老君爐子,掉幾塊磚就成了火焰山,這驢子踢幾腳就把我們家鄉的幾座高山踢沒了,這些神仙還真是能惹禍。
“那呂洞賓的故事是在哪裡?”我接著問。
老李笑笑說:“呂洞賓這個比較近,在我們洋河鎮。”
“洋河鎮?洋河大曲嗎?呂洞賓跟洋河酒還有關係?”我奇怪的說。
傳說,呂洞賓騎著白羊赴八仙南海約的路途上,聞到了洋河酒香,停下來喝得酩酊大醉,走時竟把坐騎白山羊和仙禾穗都丟下了。
從此,白山羊和仙禾穗就在白洋河岸邊落了戶,這一帶連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酒香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