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渡村地處大運河、古黃河兩河之間,桃紅柳綠,風景很美。
民間習俗,說桃木、桃雕、桃樹枝都可以驅妖避邪。鄉間流傳著這樣的諺語:“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
嬰兒出門串親,都要折根桃枝拿著。很多人在孩子身上掛係桃核雕品,也是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進入村子,發現都是一些低矮的瓦房,人們的生活都不太富裕。
陳鬆帶我們到一個小院前,衝著家裡喊:“爸,我帶同學來家裡玩,有人在家嗎?”
隨著喊聲,周圍鄰居家的狗都被驚動,一起汪汪叫起來。
農村家家戶戶都喜歡養狗,既可以看門護院,還能抓耗子趕麻雀,是人們生活中的好伴侶。
而且大多散養,一出聲就成群結隊出現,所以外來人員往往比較害怕。
陳鬆隨手從旁邊的稻草堆拿起一根木棍,一邊大喝:“去去去,一邊去!”一邊把狗狗趕走。
我看他隨手拿的一根木棍都是手腕粗的桃木,不由感歎,隻怕這些都是隻有燒火做飯的下場。
玄靈也很好奇的看著這簡陋的村莊,實在不敢相信,就是在這樣的農家小院,竟然有可以做法器的能人。
我們隨陳鬆進了院子,關上門,立馬把喧鬨關在了外麵。
院子裡,散落著一些農具,還有很多籃筐,裡麵放著許多桃核。
院子裡有個塑料大棚子,裡麵有些桌椅,就差不多是工作室了,籃筐裡有些做好的桃核工藝品,數量不多。
估計是屋子裡比較暗,所以借著天光在外麵加工桃核,還能省點電費。
一個中年人,頭發胡子有點花白,人也有點佝僂,戴著圍裙袖套,看到陳鬆回來也隻是抬頭看了看,說了句:“回來啦?鍋屋有飯,趁熱吃。”
我們當地把廚房叫做鍋屋,意思是那個房子裡有鍋可以燒火做飯。
等見到我和玄靈,他有點遲疑,一時囁嚅著不知道說什麼。
我叫聲:“大叔,我是陳鬆同學,好哥們。趁放假過來玩玩。”
他忙說:“好,好。屋裡坐。”一邊把我們迎進屋裡。
本地農村的房子,基本上結構都差不多。一個院子,坐北朝南,北麵一排三間房子的瓦房,東邊是個兩間房間或者一間房的小小廚房。
待客基本上在中間的房子,又叫堂屋,兩邊是臥室。
我們進了堂屋坐下,看看牆上還貼著不少陳鬆小學中學得的獎狀。農村人以前還是很看重榮譽的,孩子得到一張獎狀往往都要貼在牆上炫耀。
我說:“陳鬆挺聰明啊,學習這麼好,得了這麼多獎狀啊!”
他爸爸驕傲的說:“這孩子從小就懂事,學習從來不用我們操心,年年拿獎狀回來。”
我遞上買的一些水果和我從家裡帶的一些乾黃花菜,他爸爸一個勁說,“小孩子沒有錢拿這些做什麼,待會帶回去。”
我之前帶這些東西陳鬆也不同意,是我堅持說是自己家裡種的,並且告訴他這黃花菜多吃點對人筋骨好,他想想他爸長期雕刻東西也許需要吃點補補也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