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的說:“不會,我跟他交流過,還討教了怎麼給我同學治療玄陰體質,他提出了三個解決方案呢!”
“玄陰之體?”紫宸有點好奇,玄靈簡單跟他說了下。
隨後玄靈感歎:“能提出三個解決方法,看來是真有本事的,世外高人啊!”
紫宸急急的問:“說說,什麼方法?”
我把三個解決方案說出來之後,兩人驚歎,果然是彆出蹊徑。能使用鬼門十三針,說明此人的確有大本事,而提出以純陽之體應對玄陰之體,更是腦洞大開,讓人歎服!
“我明白了,看來你是準備要用第三種方法了,難怪你心動了!”玄靈忽然笑著說。
“不是,那人說我用不了,我們緣分不夠!”我說。
這下兩個人都吃驚了,好不容易找到個最佳方案,怎麼又不行?
紫宸忽然說:“我明白了,其實你也覺得這個方法可行,可是聽他說不行,你反而更想要嘗試,你這是到叛逆期了?”
“嗯,有道理,我覺得也是!”玄靈讚同的點頭附和。
暈,我不想理這兩個家夥了。
“好了,不管你是發春了,還是叛逆了。隻能靠你自己解決,不過不要太刻意,小心心智不穩,心猿意馬容易入魔。”紫宸終於決定放過我了,謝天謝地。
玄靈忽然問我:“你聽說過三棵樹鄉嗎?我們這次過來之前,有個台灣的居士想讓我們幫忙找找家人。”
我一聽這個名字,有點激動,說:“你可問到人了,我之前有個老師就是調去了這個鄉,名字很奇怪,我還特地了解過這個地方。”
隨後我問:“那個居士是不是姓紀?”
玄靈驚訝的問:“你怎麼知道?”
我笑著說,“那邊有紀橋村、紀大莊村等,老宿遷姓紀的人基本上都是集中居住在那片,這個姓氏比較少見,現在的紀姓按照班輩劃分是為、毓(同玉)、慶、兆。”
玄靈吃驚了,說:“那個居士是毓字輩的,你還真研究過這個?”
三棵樹鄉距宿遷市區約9公裡。關於其名稱來曆有三種說法。
一說,相傳古時候,此處有一大柳樹,主乾中空斜生三杈,遠觀形如三棵樹。樹旁耿車通洋河一條小路,樹下有人擺放茶桌,行人過往總要駐足歇馬,喝茶聊天。以後群眾集居,遂稱三棵樹集。
一說,古時,此地有茶棚,當門列植三棵大柳,來往行人於樹蔭下停車係馬,歇腳飲茶。後有王姓在此興集,以“三棵樹”命名。
一說,明末清初,廢黃河潰決,水退後,灘地隻留三棵柳樹。樹大成陰後,入京大道過此,遂興集成市,名三棵樹。
黃河每次泛濫對蘇北來說真是慘痛的曆史,像僅餘八戶的八集鄉,僅餘三棵樹的三棵樹鄉,湮沒的泗水河,白洋河,哪一次不是把百年積蓄毀於一旦?難怪蘇北總是那麼貧困數十年一輪回,怎麼能有發展的底蘊?
一個村莊就是一段曆史,一個村莊自有它的故事,它的變遷也往往是一個國家時代變遷的縮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