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泗洪縣半城鎮附近的“穆墩島”,是洪澤湖中唯一有人居住的小島,相傳因是巾幗英雄穆桂英故裡而得名。
穆墩島不但美麗,而且神奇,在曆史長河中,它曾有一段不平常的經曆與一係列美麗的傳說。
相傳水漫泗州前,穆墩島是宋代抗遼名將、巾幗英雄穆桂英的故裡穆柯寨。
這裡有穆家軍操練的“演兵場”;有穆桂英生擒楊宗寶,兩人一見鐘情的“鐘情處”;有穆桂英兵發虹塘關、兵救楊延昭的“點將台”;有穆桂英產楊金花的紅草灘。至今在穆墩島上仍留著這些美麗的傳說遺址。
半城鎮曆史悠久,夏商時期是古徐國的國都所在,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設臨淮郡,半城為郡治,三國時為高平郡,南北朝時置半城鎮,因古徐城牆猶存少半,始稱半城。
今天早上,一群遊客坐船從半城鎮來到穆墩島,逛荷塘,看捕魚,吃漁家飯,倒也頗有野趣。
傍晚時分,又一艘大船停靠在穆墩島,船上下來幾個外國人。
大家都好奇的看著他們,而他們也一點不拘束,說著流利的中國話,不時與周圍的人聊上幾句,很快贏得了大家的好感。
此時遊客開始陸續搭乘漁民的船離開了。
那些外國人反而興奮的買了酒菜,就著雜魚鍋貼吃喝起來,似乎沒有要離開的意思。
碼頭上,杜小傑看著遠方的湖麵,遲遲見不到父親的船隻身影。
一個女孩走過來,叫著他:“小傑,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快回去吧!”
女孩叫穆蘭,在淮陰師範學院上學,即將畢業實習,特地回家鄉住幾天。
“小傑,你明年就上高三了,以後要不要也考淮陰師範,跟姐姐一樣做個老師?”
杜小傑搖搖頭說:“不,我不做老師,我要學醫,以後做個醫生,回我們穆墩島來做醫生。”
曾經,由於交通不便、生活條件差等因素,島上沒有醫生。往日裡,島上村民們一旦有個頭疼發熱,就得先劃船、後乘車,輾轉1個多小時才能到岸上的醫院或衛生所就診,就醫難的問題始終困擾著島上的村民們。
穆蘭歎息,是啊,這裡太窮了,太需要有一個醫生照顧島上百十戶鄉親們的健康了。自己不也是想要幫助家鄉發展,才申請到半城鎮小學實習的麼?
家鄉要改變還是得靠自己這些可以走出去的人啊!
可是,太可惜了,想想小傑那麼聰明優秀,如果到外麵去,應該會有更好的人生吧!
自己曾見識到淮陰市區的繁華,才知道有另外一個不一樣的世界。男友也曾極力挽留自己,想讓自己跟他一起去江南發展,甚至以分手相威脅,可是自己為什麼就鐵了心要回來呢?
據說男友家在茅山腳下,屬於蘇錫常發達地區,那裡家家樓房汽車電視電話,家庭小工廠很多,自己過去就可以跟男友進家裡的廠子工作。
而且,男朋友是有真本事的,不僅能說會道,還會功夫,據他自己說是茅山神打術,可以請神上身。學校曾經有過靈異事件,就是男友解決的。
他還跟自己回過穆墩島來玩,那時自己在戲台上給他唱淮海劇穆桂英掛帥,他興奮的鼓掌,後來還教自己請神口訣,說可以請穆元帥上身,讓妖魔鬼魅退避三舍。
自己當時隻是當做玩笑,現在想想卻是多麼溫馨美好的記憶。
今天有一批外國人到了島上,說想看民俗表演,乾脆自己重新披掛起來,再唱一出穆桂英掛帥吧!
……
晚上,戲台上燈火通明,穆蘭穿著戲服,揮舞著梨花槍,騰挪跳躍間,英姿勃發,真如女英雄再生。
休息間隙,佇立台邊,想著自己的心思,仿佛自己融入了曾經的古代那個女英雄身上,遠望夜空,思念曾經自己的夢中人,那個一去不複返的鮮衣怒馬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