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古代軍閥部隊如果知道麵對的是有黃腸題湊的陵墓,也未必會直接選擇盜墓。
雖然這種陵墓裡麵寶藏堆積如山,但是由於在建築設計上,黃腸題湊和陵墓往往形成一體,宛如一棟房屋一樣。
強行挖開黃腸題湊的同時,很可能導致整個墓室塌陷,而墓室塌陷意味著墓葬裡麵的金銀財寶,自己一丁點都得不到。
古代軍閥盜墓是為了得到金銀財寶,如果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什麼都沒得到,這種不合適的行為,古代軍閥也是斷然不會乾的。
為什麼後來這種形式的墓葬消失了呢?
倒不是工藝失傳,而是秦漢時流行厚葬,“黃腸題湊”對木材和人力、財力的消耗極大。
典型的像大葆台西漢墓,整個棺槨是由柏木堆成的,木牆高3米,厚0.9米,總長42米多。使用了15880根10厘米×10厘米×90厘米的柏木疊成,約合木材122立方米。
這簡直是砍光了一座森林!手筆之大,也隻有皇家才有財力去打造。
而柏木是一種非常嬌貴的木材,一旦大規模砍伐,便再難成林。
像北京的老山漢墓,它修建的時候,其實已經挖不到柏木了,其中90%的“黃腸題湊”竟是用栗木充數的,隻有墓穴靠近入口處的地方使用了一點點柏木。
其實,如果古代墓葬都是有黃腸題湊的墓葬的話,或許,盜墓賊這種行業會受到嚴重遏製。
不過,從東漢以後,黃腸題湊的消失,導致古代帝王陵墓被盜,成為尋常現象。
在考古挖掘中,我國發現的比較著名的“黃腸題湊”案例有:秦公一號大墓、定陶漢墓、大葆台漢墓、長沙王陵墓、大雲山漢墓等等。
老山漢墓在考古發掘的過程中,全程有電視台人員跟蹤攝像拍攝,甚至還有中央電視台進行過電視直播。
有天攝影師在墓道裡拿著相機拍照,突然看到一個高大的男人身影出現,對著他作揖。而和他一起去的人,卻說沒有看到這個人。
然後經確認,現場並沒有其他人。
工作人員慌忙撤出,並向上彙報。
隨後拍攝這張照片的人,以及當時在場的人員,當晚都做了噩夢,第二天就生病了,並且病體纏綿,都遲遲沒有康複。
隨後,鬼影照片被發給了749,相關人員立即出動,封鎖了還在挖掘的墓地,開始展開調查。
調查顯示,古墓的牆壁上有一幅壁畫,說是壁畫也不準確,因為這幅畫十分的詭異。畫的內容是一道男人的影子,男子的動作似乎是在拱手作揖,真的就是一個影子,絕不是畫上去的。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昏暗陰森的古墓中,燈光一晃,突然牆上出現了一個男人的身影,他正朝著你拱手作揖,恐怕任何人遇到這樣的場景都會心神俱裂。
當時,考古人員也產生了這樣的感覺,嚇得他們轉身就跑。
對此,專家們也十分的疑惑,因為他們想不通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呢?難道是滲水的緣故?可是專家們查尋了許久,依舊沒能尋找到滲水的痕跡。
至於這種奇特的畫到底是如何刻畫出來的,至今也沒人能夠解釋清楚。直到現在它依舊是個曆史謎團。
自此,進行了一半的漢墓挖掘工作暫停,並一直封閉,再也沒有開放。
此事也成了懸案,記入了749的檔案中。(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