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下令打掃戰場。
在蘭德經曆的無數次戰役中,這次弦月港保衛戰的困難與麻煩程度,也算是排得上號了。
波倫王國的軍隊不如獸人野蠻,也不如雪狐女伯爵率領的軍隊那樣奇謀百出。
但對於蘭德而言,這次戰役真的很辛苦,以及,可能還有驚險。
因為這種戰爭是隨時可以激化的。
對方在控製航路的情況下,海運補給的效率,是遠超於陸運的。
也就是蘭德擁有娜迦和魚人,會給他們造成一些防禦成本了,但哪怕如此,損失也是低於陸地的。
在海上,承重依靠的是海水的浮力,動力依靠的是洋流和風帆,而就算洋流和風帆都是逆著航線的,使用船槳行船,所消耗的,也遠低於力工和馱馬的消耗。
哪怕是在現代,航運的成本也是遠低於陸運的,隻不過速度太慢,靈活性太低罷了。
但在這個時代,航運反而是比較快捷的方式。
如果蘭德不能在敵人增援抵達之前就獲得勝利,那麼戰爭激化的可能性是非常高的。
那個時候……
那個時候蘭德要麼選擇打國戰,要麼嘗試斬首戰術了。
好在現在終於是獲得勝利了。
隻能說這麼多年來,蘭德持之以恒的種田,也就是發展領地,真的取得了很多成果,讓蘭德在地不大,人不多的情況下,獲得了勝利。
對麵的人數估計有己方的三四倍。
但這個時代向來就不是人多就有用的。
“戰果如何?”蘭德問道。
“斬首兩千餘人,俘獲四千餘人。”奧蓮娜說道。
“這麼多?”蘭德一愣。
聖域勢力直屬兵力,也就四千多,領地人口,也就四萬多,一次性來這麼多人?
感覺有可能要吃撐了。
“嗯,船隻投降,基本上都是整個船的人都投降了,那些落水的被娜迦或者魚人拖到岸邊後,也都沒有反抗的力氣了。”奧蓮娜說道,“以及由於船隊撤離了,已經登陸的士兵沒有逃跑的方向,又沒有抵抗的意誌,也就直接向我們投降了,這方麵人數也很多。”
這個時代的戰艦基本都是小型,但一艘戰船也有100到200人之間。
俘虜一艘船就是一百多人。
以及那艘被蘭德撞裂的樓船,更是有大量的水手和士兵。
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斬首。
那自然是因為前麵這五天真是絞肉機血戰了。
蘭德的陣線前麵,屍體和血液都可以形成屍山和血海了。
總之用數據化的描述就是。
【俘虜+4000,可轉化為人口
俘獲完好船隻10艘,可修複船隻6艘,獲得大量木材】
己方損失也不小,直接戰死了五百餘人,聖域的紀念石柱上要直接多上好幾排名字了。
蘭德有點不敢麵對這些士兵的家人。
雖然理論上,他已經用最科學的戰略將損失降到最低了,但人死了無法複生,生離死彆總是悲痛的。
“你想好這些俘虜怎麼用了嗎?”奧蓮娜打斷了蘭德的思緒。
“讓一部分人去種地,一部分去冶金和鍛造,還有一些……”蘭德思考了一會,“讓這些人去生產,我就可以征更多良民來作戰了。”
蘭德當然也可以讓這些俘虜來當士兵,但是士氣和忠誠自然要差很多的。
在蘭德前世古代,征兵也往往會選擇良家子,因為良家子就是優質的兵源,這種士兵惡劣習氣少,忠誠度高,戰鬥意誌堅定。
總之,俘虜會根據他們的情況來安排改造,那些識趣早早投降的會稍微輕鬆一點,那些死戰到底的死硬分子則會被重點關注。
這些人口都是青壯勞動力,是非常寶貴的資源,需要好好使用。
“接下來有什麼工作嗎?”蘭德問奧蓮娜。
“如果你不打算在這裡主持打掃戰場的話,給重建弦月港的工作起個頭,之後就可以回去等波倫王國國王的求和信以及冰海王國的使者了。”奧蓮娜當然永遠是可靠的。
“好的,那麼先進行慶功晚宴吧,屍體也需要焚燒以免被野獸吞食了。”蘭德說道。
奧蓮娜表示明白,然後吩咐給下一級的工作人員。
蘭德重新來到高台,注視著現在有些暗紅色的海麵。
海風襲來,已經不是淡淡的鹹腥,而是血腥味。
蘭德對於血的味道早已習慣,所以對此倒是沒有太多反應。
海灘上到處都是擱淺的船隻,有些船隻已經被火焰燒成了木炭,有些則可以修補之後重新下水。
一艘艘擱淺的船隻就像無數擱淺在沙灘上的鯨魚。
沙灘就猶如船隻的墳墓。
……
慶功宴,以及對犧牲者的悼念儀式,都如同往常一般舉辦。
然後蘭德就又回到了忙碌和休閒的共軛狀態。
由於答應了要帶領大家重建弦月港,所以蘭德甚至還親自到工地指揮了一段時間的重建工作,直到一切步入正軌,蘭德才不再在工地中晃悠。
造船廠,港口棧道,民居,道路和商鋪,都有不小的損傷。
但就如奧蓮娜所說,如今的月相公爵領已經今非昔比了,建築能力比以前強上不少,而且波倫王國艦隊造成的破壞也不算太徹底,預計半年內就可以完成重建。
月相公爵領已經今非昔比了,如今還多了四千苦力。
在337年的夏初,蘭德已經回到了上層聖域的領主大廳中。
蘭德在等波倫王國的譴責信件。
雖然奧蓮娜口中說的會是求和信件,但蘭德和奧蓮娜其實都知道,基本上肯定是先譴責和威脅的。
波倫王國的國王什麼樣,蘭德和奧蓮娜都很清楚,自身的軍事和武力都不錯,逆風可以帶領貴族翻盤,但是正常的國事處理能力,那真的很一般了。
不容易認清形勢,貪婪但又好麵子。
等到波倫王國來信,蘭德就將自己標榜成波倫王國的軍務大臣,站在“波倫王國的角度”幫波倫王國的國王分析,告訴他給蘭德割地賠款才是最佳選擇。
很快,信件就真的來了。
不過並不是波倫王國國王的筆記,也不知道是書記官還是哪個波倫王國的大臣。
信件上的內容也很簡潔。
就是表示如果蘭德能夠不聲張此次戰爭的結果的話,那麼波倫王國願意給蘭德提供一些協助。
而如果蘭德大肆宣揚波倫王國被他打敗的話,波倫王國會立刻組織新一輪的進攻,而且是舉國之力不死不休。
為了讓蘭德相信波倫王國的決心,信件中還分析了波倫王國的現狀。
總而言之,既是求和,又是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