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軍令就送到了鄧縣黃老頭的桌子上麵。
黃老頭皺了皺眉頭,這張允遠在宛縣,如何知道臥龍村來了山匪?
“黃將軍,既然軍令你已經收到了,那我就回去複命了。”
送軍令的是張允的親信。
說完就打算離開。
黃忠把人叫住:“這事情怕是不好辦啊!”
“你要抗命?”張允的親信眉毛一挑。
平時自己去這南陽36縣,誰不是好吃好喝給自己供著?
也就這鄧縣,來了以後就是一杯白水,其他孝敬更是沒有。
他早就看不慣黃忠了。
“嗨,我怎麼敢抗命啊!”黃忠笑著說道:“隻是怕張參軍不知道這臥龍村裡麵人的身份,到時候大水衝了龍王廟,引來誤會不是。”
“身份?他們是什麼身份?”
"現在臥龍村裡麵管事的那年輕人姓諸葛、名亮,其叔父是不久前亡故的豫章太守諸葛玄。"
“諸葛玄?他都已經死了,還提他作甚?”張允親信不滿地說道。
還以為有什麼身份呢,原來是諸葛玄的侄兒。
可這人走了都茶涼,彆說諸葛玄已經死了。
再說了,那豫章太守可管不著他們南陽的事情。
“嗨,你聽老頭子說完嘛,這諸葛亮還有兩個姐姐,一個是嫁給了蒯家的蒯祺,一個是嫁給了龐德公之子龐山民。”
“而且那些人就不是什麼山匪,隻不過是過去跟著諸葛玄的人,過來投奔諸葛亮罷了。”
這本來就是諸葛亮準備好的官方說辭。
這麼一說,張允的親信也就明白了。
蒯祺的蒯家,就是不輸蔡家的荊州望族。
和蔡瑁共事的蒯良、蒯越就是蒯祺的叔伯。
還有那龐德公,雖然沒有什麼官職,但也是荊州名士。
他們刺史劉表多次上門,親自去請他出山都不為所動。
沒想到這諸葛亮還有這兩家的關係。
那鐘正平這不是坑人嗎?
要是自家參軍大人真給諸葛亮給拿了,到時候怎麼和蒯家還有龐德公家裡麵交代?
所以他臉色難看地給黃忠拱了拱手:“行,我這就回報參軍大人。剿匪一事,暫時先放一放。”
然後連夜就回了宛縣。
張允一聽,也是驚出一身冷汗來。
要真給人家剿了,就算自己是劉表的外甥,那也是大麻煩一件。
“這狗日的鐘正平,怕是自己和那諸葛家的小兒有了矛盾,跑老子這裡來拿老子當槍使呢?”
張允再傻,這會兒也想明白裡麵的關竅了。
直接去信一封,給鐘少爺罵了一頓。
鐘少爺一看,傻眼了。
啥?自己是蔡瑁的小舅子。
那諸葛小兒居然也是蒯祺和龐山民的小舅子。
兩人身份相當,這仇還怎麼報得了?
這隻能自己退一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