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於張潮對自己作品的平淡敘述,在紐約的斯蒂芬·金,則給予了《消失的愛人》極高的評價:“上個月,當麥德琳把這本交給我,讓我為之寫推薦語的時候,我隻準備翻上三頁,然後編一段套話,就從她那裡騙到5000美金……”
紐約的記者們都笑了起來。
斯蒂芬·金繼續說道:“可是我看完前麵三頁,就忍不住再看三頁。接著又是三頁……結果我在兩天之內,就讀完了這部傑作。
《消失的愛人》展現了張潮這個中國作家的絕妙才華,他帶領讀者深入一個婚姻觸礁、令人喘不過氣來的感情世界。其陰暗之處,甚至讓讓我心頭發毛。
張潮在這部裡一邊在揭露真相,卻又特意布下了一道道迷魂陣,一筆筆描繪了那些令人戰栗的秘密——即使在最親密的情侶之間,這些秘密也仍會破土而出、茁壯生長……”
記者們都有些難以置信——一部讓斯蒂芬·金心頭發毛的,那該可怕成什麼樣?
斯蒂芬·金最後總結道:“愛,有著噬人的利齒,留下的傷口永難愈合!”、
這句話也被斯蒂芬·金寫在《消失的愛人》的腰封上。
很快,以《紐約書評》《紐約客》《時代周刊》等為代表的報刊相關書評欄目,就登出了知識精英們對這本書的好評——
“一本精心打造的驚世之作,涵蓋‘生命、愛情、失去、愧疚’等主題,也是一部引人入勝的傑出文學作品。”
“事情怎麼會搞得這麼糟?答案儘在這位中國作家的新作中。當兩個人結為夫妻,但其中一人完全摸不透枕邊人的真麵目,那會惹出什麼樣的風波?——《消失的愛人》能讓你看出幾分端倪。”
“這本寫了一宗讓人發嚎又驚悚無比的婚姻,會讓你忍不住花一番心思琢磨自己的枕邊人。”
“重口味讀者會喜歡《消失的愛人》中一環接一環的鬥智遊戲。在張潮懸念重重的中,一樁危機四伏的婚姻活脫脫變成了一個驚悚故事。”
“《消失的愛人》描繪變態心理人格,我從來沒有讀過如此精彩、如此令人膽寒的描繪。一個絕頂奧妙、令人心驚的故事,書中快快樂樂、看似正常的表象,背後可能隱藏黑暗的一麵,兩者緊密交融,難分難解。”
……
張潮也沒有想到蘭登書屋會請到斯蒂芬·金,更沒有想到美國書評界會對這部進行了一致好評。
本身的高質量,書評界的推薦,加上美國讀者已經被吊了3個月的好奇心,《消失的愛人》像風暴一樣,席卷了美國的圖書市場。
張潮簽的協議是2萬冊,蘭登書屋在試讀會後增加到了5萬冊,但是幾乎在1月1日當天就被讀者搶購一空。
各地書店催貨的訂單電話差點把蘭登書屋打爆,麥德琳不得不臨時協調印刷廠,把冷門作品的排期往後延遲,全力保證《消失的愛人》能及時供貨。
國內則由於出版社對張潮“印鈔機”的地位足夠重視,所以備貨充足,暫時沒有出現大規模短缺的情況。
但是美國方麵這本書的爆火,卻意外地讓張潮在國內再次“出圈”。
首發儀式剛過1個星期,《消失的愛人》在各地書店的書架上就被迅速清空,補貨速度完全跟不上銷售速度。
這本書的盜版甚至都可以賣到正版的價格,正版則可以直接翻倍賣,書店門口就有收書的販子。
負責任地講,這是因為這個時間段國內的輿論風氣,以及大眾的普遍認知,還是頗有點“崇洋媚外”的,所以什麼黃油紙包的德國零件、舀馬桶水喝的日本工匠,以及救隻貓讓整個城市停電的美國精神,大把大把的人深信不疑。
很多人過去對文學、完全無感,但是美國人這麼愛看一個中國人寫的美國故事——這可就得買來看看了!不然朋友之間聊到了,都不知道怎麼接茬。
而更著急的是角川書店,角川曆彥幾乎要用鞭子抽打負責和翻譯對接的編輯。編輯隻能哭著打電話給翻譯道:
“林紹華桑,《消失的愛人》,請務必儘快翻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