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28日,由英煌、華宜兩大電影公司製作發行的動作喜劇大片《Baby計劃》在燕京舉辦了盛大的首映典禮。
首映禮現場最耀眼的,當然是由程龍大哥領銜的主演團隊。在這時候,程龍大哥還沒有老態畢顯,古仔還不需要拉皮打針,高媛媛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就連在家看電視的張潮,見到新聞裡幾人充滿活力的麵龐,也不由得恍惚了一下。從新聞裡看,《Baby計劃》的首映無疑是成功的。
無論是到場的媒體數量,還是影院外人山人海的觀眾,都證明了大哥寶刀未老,依舊具有強大的票房號召力。
數據果然也證明了這一點。在提檔上映、文藝宣傳和打折票的三重刺激下,《Baby計劃》在上映後的三天內,就席卷了2700萬票房。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在國慶檔《Baby計劃》完全可以衝擊億元票房!
《Baby計劃》又是全球同步發行的電影,在香港、台灣的票房也相當不錯,是近年來表現最好的華語影片。此外還有韓國、日本、菲律賓……
英煌公司派來大陸的代表是楊老板兒子的奇龍,他和王仲軍看著一片飄紅的票房數據,終於鬆了一口氣。
已經來到燕京的奇龍,在王仲軍招待他的私人晚宴上,大力拍了拍對方的肩膀,誇獎道:“我爹地說他在內地的電影人裡呢,最欣賞的就是王總。
年輕、有膽有識,今後我們英煌旗下的藝人要北上,一定先找華宜合作!”
王仲軍滿臉帶笑,心裡早就罵開了。楊老板趁人之危,幾乎拿走了《Baby計劃》裡華宜所有的預期利潤,也就是這部電影哪怕拿到了1.5億甚至更高的全球票房,華宜也就是保個本。
但是場麵上,他還是要用近乎誇張的語氣回應楊老板對他的恭維:“如果不是楊先生牽線搭橋,我們也沒有機會和程龍大哥這樣的國際巨星合作。
英煌已經是國際級的電影公司,我們華宜還要多努力。”
奇龍雖然還在和王仲軍應酬,但是眼睛已經忍不住往酒桌上的鶯鶯燕燕身上瞟了。王仲磊心領神會,馬上就起身把他迎進了坐席,並且安排了雙冰在側。
奇龍雖然沒有太失態,但還是笑意盈盈地舉起了酒杯:“我相信,今晚過後,華宜就將走進新的境界。將來的世界影壇,一定有二位的一席之地!”
眾人轟然響應,將杯中酒一飲而儘!
麵對《Baby計劃》咄咄逼人的攻勢,《你的名字》並沒有顯露出慌亂來,而是穩紮穩打。
在9月29日,由索尼克公司出品的動畫片《叢林大反攻》,突然宣布因為“技術原因”,退出國慶檔,將另外擇期上映。
原因很簡單,《Baby計劃》來勢洶洶不說,同為動畫片的《你的名字》無論在媒體聲量、宣發還是票房預售上,完全壓倒了《叢林大反攻》。
還有處於上映末期《夜宴》,也要垂死病中驚坐起一下,搶下了不少排片。
同一個檔期同一類型影片,肯定隻能活一個,與其留在國慶檔等死,不如另外找個時間搶救。這幾年好萊塢3D動畫產量井噴,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了,更願意嘗試新口味。
作為投資8000萬美金的動畫大片,《叢林大反攻》留下的排片空檔,就成了兵家必爭之地。但是這次在中影的組織協調下,幾大院線非常默契地把絕大部分的排片,都給了《你的名字》。
這樣一來,《你的名字》從排片量上,開始接近《Baby計劃》,遠遠甩開了《夜宴》和其他炮灰電影。
10月1日,《你的名字》在全國影院正式上線!
在沒有網絡售票和自動售票機的年代,除了一二線城市的部分現代化影院有開放式售票處以外,大部分的傳統電影院,仍然延續了在格柵小鐵窗的“耗子洞”裡一手交錢一手拿票的形式。(影院大規模現代化好像是《阿凡達》之後的事了?)
曉琪就是一個生活在東北小城市的普通女孩。今天一大早,她就帶著男朋友來看《你的名字》,除了要買連座票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兌換那張“情侶票根”。
男朋友說,等到明年他考上本地編了,就拿著“情侶票根”,和她再來看一次《你的名字》。那時候,他會給自己一個驚喜……
想到這裡,曉琪的心臟就砰砰跳。就是預售票名額有限,她前兩天來怎麼也沒有搶到,隻能今天早上排隊買現場票了。
可剛來到電影院前麵的小廣場,她就驚呆了——隻見售票窗口前長長的一條人龍,延伸到廣場儘頭,在馬路邊上又彎了兩道彎,才是隊伍的尾巴。
曉琪在這裡生活了20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哪部電影排隊能排成這樣。
定睛一看,幾乎都是和他們一樣的青年男女,很多也是情侶手拉著手一起排隊。曉琪看傻眼了,看這架勢,今天不一定能買上情侶票。
這時候隊伍前方忽然傳來一陣歡呼聲,不少排在半截的人匆匆忙忙脫離隊列,奔向另一個窗口。
曉琪連忙拉著男朋友跑向新隊列,這才發現電影院竟然破天荒地把另一個售票的“耗子洞”給打開了,上麵還掛著一個指示牌:
《你的名字》售票專窗!
曉琪看得都迷糊了。這些電影院是公家的,平時都隻開一個售票窗口,第二個從小到大都沒見開過。
等輪到她和男朋友了,還沒等開口要哪一場的,售票員就道:“1號、2號前排和中間的位置都沒有了,你要麼買後排的,要麼買後天的。”
說完還小聲嘟囔著抱怨道:“你們這些小年輕,就喜歡趕個時髦……”
曉琪又傻眼了,她沒有想到《你的名字》竟然這麼火。自己已經做好規劃,看完電影就和男朋友出去旅遊的……
思量再三,曉琪還是買了當天晚上7點後排靠邊的兩個座位。雖然不能在最佳位置光影,但是想到“情侶票根”的作用,還是不住地安慰自己:
明年,明年再來挑個好座位!
類似的情形發生在全國各地的影院售票處。國慶假期有七天,但大家的主流消費還是出遊,尤其是情侶。
觀影的日程安排,基本都擠在頭兩天或者後兩天,所以《你的名字》在上線後頭三天,票房就十分炸裂——
2900萬!其中前兩天票房都超過了1100萬!
現在全國院線沒有APP進行聯網統計,排片和票房的動態變化並不能第一時間彙總,所以即使中影和“潮汐文化”也沒有精確的數據,但是根據部分大城市影院抽樣數據——
在這三天,《你的名字》應該憑借近乎滿場的超高上座率,壓倒了《Baby計劃》。後者在國慶頭三天的票房對比之前的三天,近乎腰斬。
還在燕京、上海、廣州、深圳跑路演的《Baby計劃》主創團隊,和在燕京“督戰”的王仲軍,看數據簡直麻了。
如果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Baby計劃》的內地票房彆說破億了,能破6000萬都懸。
觀眾和影評人對兩部電影的評價,也趨於兩極分化。
對《你的名字》,觀眾:
【《你的名字》好好看!】
【畫麵好美!美到想哭!】
【幸好沒有看盜版,這種電影還是要在大銀幕上看】
【動畫片怎麼做到這麼唯美的!】
【好想再看一次……不行,我要留到明年和他一起看!】
【中國動畫已經這麼美了,國產動畫什麼時候也能這麼美?】
【龍和汐,嗚嗚嗚,我的青春!】
【龍和汐最後到底認出對方了嗎?還隻是似曾相似?】
【在明年重映版的新結局裡,是不是會揭曉?】
【好期待啊!一年時間,好漫長,啊啊啊啊啊……等不了了!】
【我是被我女朋友逼著一起看的,本來覺得會很煎熬,沒想到意外的好看。】
【可惡,你竟然有女朋友!】
【我一個人去看的,特地買了兩張票,現在上麵隻簽了我一個人的名字。然後我要拿著這張票根,對女生表白,問她願不願意和我看明年的那場!願意也不用說出口,隻要簽上名字就好了!】
【臥槽,牛逼啊,兄弟,這你也能想到!】
【臥槽,絕了,我也去試試!】
【成功了,我就給你磕一個!】
【還是我們虎撲的JRS有才!】
各個論壇上,隨便一條《你的名字》的影評下麵,留言至少有上百條。像“時光網”,甚至為《你的名字》開辟了一個討論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