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_重生2004:獨行文壇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重生2004:獨行文壇 > 第271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

第271章 中國現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現代化」(1 / 2)

上課的教授名叫飯塚榮,是日本頂尖的漢學家和翻譯家,也是中央大學文學部教授。這次應邀在廈大講授“東亞三國近代文學的變遷”,已經在鷺島呆了有好幾個月了。

飯塚教授上課嚴謹,眼裡揉不得沙子,這個男生上課就遲到了,賊一樣從後門溜進來,獨自一人坐在了階梯教室的最後一排靠門的角落位置。

上課沒多久,這男生的腦袋就開始像小雞啄米一樣不斷往下點著、點著,然後就趴到桌麵上了;不一會兒,肩膀就開始均勻地起伏,顯然是睡熟了。

要是在中央大學,有學生敢這樣,他早就提醒了;甚至可能逐出課堂,讓他睡夠了再來。

但這次他是以客座教授的身份,來廈大的中文係講授“東亞三國近代文學的變遷”這個課題,畢竟不是主場,所以決定再忍一忍。

“日本文學大概在大正年間(1912年起),完成了從理念到手法的完全「現代化」,最先開始融入世界主流的文學的發展。這種融入,不僅體現在對世界先進文學潮流的吸納和實踐上,也體現在日本文學為世界文學貢獻了全新的審美範式和創作理念,並被廣泛地接納。”

那小子還在睡覺!

“文學作為文藝領域最核心的表達形式之一,它的發達同樣帶動了其他文藝類型的發展。例如音樂、漫畫、電影,甚至是攝影,都有文學的推動作用在其中。”

那小子還在睡覺!!

“日本文學的「現代化」,是伴隨著國家的「現代化」實現的。這種現代化,首先是工業文明摧毀了傳統的農業社會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懷疑權威、懷疑宗教、懷疑世界,乃至懷疑自我。

知識分子在這一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明治維新後,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知識分子,開始探索和實踐新的文學形式和思想,並且用現代價值理念與知識背景來觀察、批判並試圖改造傳統日本社會,從而推動了日本文學的現代化進程。”

那小子還在睡覺!!!

飯塚教授終於忍不了,忽然停下正在講的課,提問道:“最後一排那位男生,起來回答一下我的問題。”

隨著他的提醒,班上的學生紛紛回頭,這才發現最後一排正趴著個男生。作為國內一流大學的學生,又是國外的頂尖教授授課,極少有人會跑到最後一排偷懶,因此都好奇極了。

飯塚教授見一句話沒叫醒,於是親自走到階梯教室的最後一排,用手敲了敲男生麵前的桌麵。聽到聲音的男生“嗖”的一下站了起來,不好意思地道歉道:“抱歉,昨晚沒睡好……”

由於是階梯教室的一角,飯塚榮又站在這個男生的麵前,擋住了其他同學投來的好奇目光,隻能看到男生一些側臉和頭頂,可以看出個頭還是挺高的。

隻有坐在第二排的蘭婷,聽到男生的聲音以後,露出了驚喜的神色。

飯塚教授隻覺得眼前的男生有些眼熟,但又不像在課堂上見過的學生,一時間想不起來是誰,於是問道:“你是我來這裡三個月以來,第一個上課睡覺的學生……照理說,你這樣的行為,我應該上報給你們老師的。

好吧,你隻要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五四運動’或者‘白話文運動’作為中國文學「現代化」的開端,對後來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說一兩條就行。”

飯塚教授最後還是心軟了,決定用一道常識題結束這次提醒,順便可以銜接自己後麵要講的內容。

誰知那個男生略思考了一下,在他回身準備走下階梯的時候,說了一句讓所有人都難以置信的話:“中國文學「現代化」的開端不是‘五四運動’或者‘新文化運動’,你讓我怎麼回答呢?”

教室裡嘩然一片。“中國現代文學發端於五四運動時期”“廣義上的中國現代文學史是指1917年到1997年”可是寫進了《中國現代文學史》這本教科書緒論部分,是整本書的“定海神針鐵”。

這男生睡糊塗了吧?就連蘭婷也露出疑惑的神色。

飯塚教授重新轉過身來,站在這個男生的對麵,仔細上下打量了他,似乎想看清楚他到底是真的不懂,還是嘩眾取寵。

教授的涵養讓他耐心地多問了一句道:“那你說說看吧。”

男生道:“「中國現代文學」的開端是五四運動、白話文運動,這個定論是沒錯的。但「中國現代文學」不等於中國文學「現代化」了。這是兩碼事。”

教室裡又是一陣“嗡嗡”聲,飯塚教授不得不提醒了一句:“大家安靜點,等這位同學說完。”然後對眼前的男生道:“你接著說。”此時飯塚榮已經放下了輕視之心,不再把他當成一個普通的中文係大學生看待。

能說出「中國現代文學」不等於中國文學進入「現代化」這種觀點,已經證明他對文學的理解已經超越了教科書。

這個男生從容地說道:“‘白話文運動’主要解決的是中國文學的表達方式問題,拋棄了既不能適應現代社會工業化生產需求,也不能滿足越來越龐大的市民階層精神消費需求的文言文,轉向門檻更低、上限更高、適用更廣泛的白話文。

這當然是一種巨大的進步,為中國文化、政治,乃至科學的發展、變革都奠定了基礎。但這不意味著,這一時期的中國文學,具備了世界文學史意義上的「現代化」。

它更多是社會進程的一部分,屬於曆史學範疇。而不是中國文學本身觸及了我們所說的文學「現代性」的核心部分。”

這時坐在前排的一個學生脫口而出:“你這是在玩文字遊戲!”一時間不少同學附和稱是。

飯塚教授有些惱怒地回頭道:“大家要有紳士風度。——好了,你接著說完。”

男生沒有被打斷思路,繼續慢慢地說道:“從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開始逐步摧毀歐洲的封建社會,到達爾文的「進化論」與尼采的「上帝已死」等等科學、哲學的突破,歐洲基督教的主流價值觀被瓦解。

在這個基礎上,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文學進入「現代性」的進程。世界文學的主流,從「曆史敘事」「家族敘事」等經典形式中掙脫出來,開始關注個體意識和生活體驗。

虛無主義、存在主義、現代主義、超現實主義、荒誕主義……你方唱罷我登場。就連文學理論,也全麵拋棄了過去的經典分析方法,而從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榮格的人格分析,索緒爾的結構主義……開始入手解構文學的形式和內涵。

所以在20世紀後,我們越來越難看到傳統的那種結構宏偉的‘大部頭名著’,越來越多的作品開始關注個體命運和生活體驗。

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是硬漢獨角戲,福克納的《喧嘩與騷動》的敘述核心是白癡班吉,納博科夫的《洛麗塔》通篇是中年男人的內心囈語……更不要說《追憶似水年華》和《尤利西斯》了。

從這個意義來說,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的中國文學,即使有個彆作者和作品,如魯迅的《白光》《傷逝》,施蟄存的《將軍底頭》,汪曾祺在西南聯大時期寫的《複仇》等等,具有一定的「現代性」,但是從數量和影響來說,都太微薄了。

這些嘗試之作即使是在這些作家自己的作品當中,都不能稱之為主流。所以這個階段隻能是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準備階段」,還不能算是「現代化」的開端。就好像一出戲劇,寫劇本和排練都不是開端,在觀眾麵前拉開大幕才算。

中國文學的「現代化」,應該從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年輕作家們普遍開始使用具有「現代性」的理念審視生活,創作作品開始算,到現在也不到30年時間。

所以您提的那個問題,我無法回答。”

教室的其他中文係同學:“……”

飯塚榮教授:“……”

不過他好歹還是大教授,很快就回過神來了,連忙道:“你這個觀點很好,是我提問的時候表達得不夠嚴謹。

同學,你叫什麼名字?我之前上課好像沒有見過你。”

這時這個男生忽然恍然大悟道:“抱歉,我走錯了教室了。”然後沒等飯塚教授反應過來,一個閃身打開後門溜走了。

飯塚教授上年紀了,一時間隻能連連招手,情急之下日語都飆出來了,想讓男生留下,可哪裡還能見到他的身影。

學生們也懵圈了,感覺像是突然被人抽了兩個大耳刮子,然後還沒有看清是誰,人就不見蹤影了。

飯塚教授遺憾地搖了搖頭,慢慢地走回講台,問道:“你們認識剛剛那位同學嗎?”


最新小说: 一睜眼我無敵了,也失憶了 造個係統做金融 綜武:救下李莫愁後,她讓我負責 惡雌帶崽,誰家毛茸茸獸夫醋瘋了 我,解夢師,不好惹! 玫瑰戟 火紅年代:從片警到刑偵之王 軍旅:我有一支動物百萬大軍 命運世界 八零:嬌嬌一撩,冷麵大佬破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