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收到他的新嗎?”
“……剛剛看過郵箱,確實沒有。”
“那,門衛室有沒有收到什麼‘可疑’的信?。”
“早上剛問過老劉,也沒有,都是一些普通的信件。”
“那傳真呢?”
“更沒有了。咱們社傳真機那動靜,有文件傳過來半棟樓都聽見了。”
“不應該啊……不應該啊……”
蕭建國頹喪地坐回椅子裡,嘴裡念念有詞。
在他麵前的是已經升任花城社副主編的朱妍玲,她安慰道:“社長,您也彆太著急。張潮連續寫了三個短篇,每篇的題材還都不一樣,恐怕以他的創作精力,也要好好休息一陣。”
蕭建國搖搖頭道:“彆看《畫皮》登在《十月》的9月號上,但是8月初就傳出張潮去他們那兒座談了。也就是說最晚7月底《十月》就收到《畫皮》了。
你沒有看出來嗎,張潮這一次投稿間隔基本就是2個月左右。現在距離他投稿給《十月》已經2個月過去了,他難道一個短篇都沒有寫出來?
這可不像他的風格。他一向是個快槍手!當初《少年如你》可是長篇,才多久就交稿了?”
朱妍玲聞言也不知道該說啥了。張潮這一輪投稿,把“純文學四大花旦”裡的《收獲》《當代》《十月》都一一“臨幸”過了,唯獨和他關係最密切的《花城》始終沒有收到張潮的稿件。
第一次可以說張潮是圖個新鮮。
第二次可以說張潮是製造影響。
第三次……
蕭建國終於有點急了,再也找不到理由說服自己。
張潮你這什麼意思?《花城》在你眼裡已經不算是國內頂尖的純文學期刊是嗎?
尤其是想到張潮剛成名那會兒他與花城社之間的“蜜月期”,蕭建國內心更是止不住有種酸溜溜的滋味不斷翻湧。
想當初簽對賭、搞簽售、遊東莞……最後這條劃掉——花城社哪點對不住你了?
朱妍玲遲疑了一下道:“他……會不會投給《人民文學》了……”
蕭建國大手一揮道:“不可能,他和《人民文學》八字不合!”
朱妍玲不敢問蕭建國說這話的原因,不過依然主動請纓道:“不然我再和張潮聯係聯係?”
蕭建國想了想,終於下了決心道:“彆打電話了。現在張潮的電話比日本鬼子還難打!這樣,你出個差,直接去一趟燕京,到了再約他。
我不相信他一點不念舊情,你到門口了還能躲著不見麵。”
朱妍玲道:“好,我把工作交代一下,明天就出發!”
蕭建國疲憊地點點頭,往椅背上一靠,眼睛一閉,似乎想要把這件煩心事給暫時拋到腦後。
朱妍玲看著馬上就要退休的蕭建國,既有理解,也有同情,悄悄地退出了主編辦公室,輕輕地帶上了門。
蕭建國急著要張潮的新,不是眼紅《收獲》他們那幾十萬份的銷量,而是今天張潮的新作品投到哪一家,意味著對這家期刊的肯定。
他代表的不僅是銷量,還有數以百萬計對他抱以極大信任的年輕讀者群體。
尤其是最近三篇發表以及南京互聯網大會發言以後,本來就已經炙手可熱的張潮更上層樓,竟然讓許多原本絲毫不關注文學、處於社會底層的年輕人也開始關注他了。
加上業內一直在傳張潮第四篇會發在《花城》上,甚至有同行提前開始打聽消息,更讓蕭建國如坐針氈。
他都不敢想象如果拿不下張潮的第四個短篇,《花城》會被人笑成什麼樣。
……
就在朱妍玲、蕭建國焦急萬分的時候,《青春派》雜誌的編輯室裡,一屋子其樂融融,一人手裡捧著一迭稿紙看得津津有味。
這次,張潮並沒有讓《青春派》的編輯們等得太久。
來過四合院以後不過三四天功夫,馬伯慵就收到了一封郵件,標題是《裝在套子裡的人》。
不用看發件人,馬伯慵就知道這肯定是張潮的投稿——借用世界短篇名作的標題是張潮這次創作的主要特征之一。
《裝在套子裡的人》,又名《套中人》,是世界短篇大師契訶夫的名作,也曾入選過中國的高中語文課本。
在這篇中,契訶夫塑造了一個性格孤僻,膽小怕事,恐懼變革,想做一個純粹的現行製度的“守法良民”彆裡科夫。
彆裡科夫的世界觀就是害怕出亂子,害怕改變既有的一切。他轄製著大家,並不是靠暴力等手段,而是給眾人精神上的壓抑,讓大家“透不出氣”。他是沙皇專製製度的維護者,但更是受害者。
“彆裡科夫”一度是那種維護舊事物反對變革,阻礙社會發展的人的代名詞。
“張潮準備寫個老古董?”馬伯慵的好奇心被勾了起來,迫不及待地看了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馬伯慵才把目光從電腦屏幕上移開,眼神有一絲迷茫,也有幾份驚訝。
他按照編輯的人數把文稿打印了出來,親手一份份發了所有人。
大家翻開稿子,馬上就被裡全新的“未來生活”給吸引了——
【羅智坐在自己早已踩點確認過的餐廳角落裡,手指輕敲桌麵,眼睛不時飄向入口處。指針已經過了約定時間五分鐘,但他告訴自己這很正常,情感UP主“糖果少女”說過女生總是會遲到一點,這是約會禮儀的一部分。他特意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光線溫柔地灑在白色桌布上,映襯著簡潔的銀色餐具和小巧的百合花瓶。
這家餐廳叫做“輕語”,在「小眾點評」上搜索“約會/高級/安靜/有格調”後係統推薦的第一家。評分4.8,人均298元,環境圖片裡的燈光朦朧典雅,食物擺盤精致考究。他點開詳情頁,看到“最適合告白”“第一次約會必選”等標簽,心裡有了底。
等待中的羅智解鎖手機,滑動著「微博網」,刷新了一下頁麵,一條「為什麼說淑女才是高知男性最好的伴侶」的跳了出來,配圖是一位長發飄飄、穿著白色百褶裙的女生手捧書籍的側顏照。點讚超過了六千,評論區清一色的“說得太對了”“我就喜歡這樣安靜的女孩”。他點開全文,迅速略讀。
“……高知男性普遍理性、內斂,需要一個能夠安靜聆聽、體貼入微的伴侶……”
“……淑女的溫柔能夠平衡職場的緊張與壓力……”
“……知性的女生能夠理解你的工作,又不會過分乾涉……”
羅智不自覺地點了個讚。這樣的內容,能讓他獲得一種莫名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給了他確定感,讓他相信自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手機震動了一下,「微視頻」推送了一條新消息:程序員必看!第一次約會必備指南。
他點進去,一位男士正對著鏡頭侃侃而談:“……記住,第一次約會不要太過廉價,也不要太過昂貴,要顯示你的品味卻不炫耀你的財力。288到500元之間的餐廳最為合適……”
羅智看了看桌上的預點餐單,心裡暗自滿意。
“……在談話中要保持60%的傾聽,30%的回應,10%的引導,這樣才能讓對方感覺被重視同時又不顯得你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