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旋典儀兩天後,又是一個大朝會的日子,眾臣陸續從外進入章台宮,看到在殿內的李念,心裡都不由更認真嚴肅。
這位很少參與朝會,但如果某次朝會出現了這位,說明這次朝會將十分重要,將作出影響大秦發展的重大決定。
今日這位出現在這,應當還是為大秦擊敗東胡、月氏一事,隻是不知這位又會有何驚人妙論,會給大秦獻上何等神奇之策?
這位不僅能製作出那種種奇妙之物,還會治國理政,大秦過去一年發生的諸多改變都和這位密切相關。
許多東西是他們以往想也未曾想過,而這位不僅能提出,還將之化為實際,像鹹陽大考、大秦國際學院、與他國互設使館……
也因為這位,他們發現原來世界有這麼大,原來國家還可以這樣治理,原來想要控製外邦並不一定要靠出兵。
真不知這位如此年輕,為何這般見多識廣,能想到那麼多匪夷所思之物,人與人相比,差距著實很大。
這位帶給大秦的那些改變,他們自然能感受得出來,大秦正在踏上一條不在他們原本所想的道路,但這條路在目前看來很好,不是一點好,而是非常好。
與原本大秦所行走的道路相比,如今這條道路更加有生機活力,大秦仿佛回到了年青之時,散發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抽枝長乾,向更高更粗更茂生長。
彼時春光正好,勃勃生機、萬物競發,雖天下還有殘破淒涼,但一切必將會向新向好發展,透過大秦重新煥發出的生機,能看到一個更強大繁榮的大秦。
今後的大秦會比昔日的大秦更加強大,將會出現一個超越他們以往所想的強秦,而這些都是因為這名年輕人。
對李念,眾臣如今的觀感多是佩服,少有大臣想和李念競逐,能與這位生於一個時代,既是他們的不幸,也是他們的幸運。
不幸在於這位的才能遠超他們,他們不可能憑借才能取代其在陛下那的地位,也即是這位成為了他們的上限,他們再如何優秀,也難將之超過。
這位如一輪大日淩空,而是他們是天空中的星,雖也會發光,可光芒卻會被這位所掩蓋,與這位生於一個時代,曆史留名時,注定會暗淡些許。
幸運在於和這位生於一個時代,他們將作為見證者,見證一位堪比諸子的人物,且還能和其一道將大秦治理至強盛。
如今的大秦眾臣中,許多大臣都想看一看大秦究竟會走向何方,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會在日後成為怎樣的一個國。
眾多大臣都向李念頷首致意,李念一一微笑回應,這也是諸多大臣對這位觀感很好的原因之一,這位很有禮貌,哪怕官職不高,其也會禮貌相待。
待該到的朝臣都到來,隨著一聲“陛下到!”,眾臣集體起立,隻見始皇從側殿走入,左手把著佩劍,一步步走向他的龍椅。
當始皇帝在龍椅坐下,大秦眾文武齊齊向始皇行禮:“拜見陛下!”
沒有跪拜磕頭之禮,也沒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這些話,隻有比較簡單樸素的禮儀。
始皇點頭道:“眾卿有禮,請入座!”
一年多前,大秦眾臣參加朝會還要站著,現在卻有座位,舒適度一下便上來了。
始皇今天的心情顯然不錯,笑道:“看到李念到此,眾卿心中應已在想今日朝會是否又有要事發生?朕也不瞞眾卿,確實是有!”
“大秦得勝,東胡、月氏已敗,然這並非事已結束,反而是從現在起,大秦才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始皇的聲音回響在宮殿之內,眾臣都認真聽著,哪怕是已經知道始皇今日要做什麼的王綰、王翦等。
“捷報傳回時,李斯便講過此戰得勝對大秦之影響,以及大秦須做哪些改變。朕手中有一份對此戰勝後的諫言,今日便分與眾卿,眾卿且先看過。”
隨著始皇的話,一名名內侍進殿,將早已備好的一份份文件呈送諸位大臣手裡,文件是以紙質,好幾十頁,若在過去用竹簡記載,恐怕得一車。
眾臣翻看起文件,整個大殿內都是紙張被翻動的聲音,這文件是李念、始皇、王綰等共同製成。
李念雖提出了諸多想法,但有些不符合大秦的實際,且李念還老是用後世的例子舉例,這些會透露李念來自後世的部分也必須得刪除,還有對外邦不太友好的那些話語,也得修去,重新進行修訂為符合大秦的版本。
雖然作為這份文件的起草者,主要創作者,對文件中的內容早已儘知,但李念還是將他手裡的文件打開,翻閱起來。
隻是他一邊翻閱,一邊觀察其他大臣神色,眾臣神色不一,有的皺眉沉思,有的先疑惑不解,後明白過來,又麵帶驚歎,似是為文件中所述謀劃驚異……
李斯翻看文件後,心裡卻歎了口氣,‘李念公子之才遠在我之上,我雖已看出此勝後,大秦將會變化,提前便在謀劃,可我之所思與李念公子相比,差之遠矣。’
這份文件中的某些諫言,他也想到過,可相比於他的,文件中的諫言要更加詳實周到,他想到的,裡麵想到了,他沒想到的,裡麵也想到了,思慮比其深,謀劃比其全。
李斯甚至生出了一種“既生李斯,何生李念”的念頭,但這念頭馬上被其消去,他已年過六十,而李念才二十多,根本不是一輩人。
過了會兒,覺得眾臣看得差不多了,始皇的聲音再度響起,“眾卿可都看完?有何想法?”
李斯第一個道:“此書將大秦此戰勝後將麵臨的機遇及困難儘皆言說,諫言詳實,解析周全。書中之言甚對,此戰勝後才是真正的開始,而非一戰得勝便已終。大秦當抓此機遇,從地方大國一躍而為國際性大國。”
這份文件帶給眾臣最震撼的一點是:給他們講說地方性大國和國際性大國的區彆,指明了如何從地方性大國發展為國際性大國。
這也是最讓李斯覺得不如李念之處!
國際性大國,那是條他們連想都未想過的道路,而這位卻提出,並明確給出實現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