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還有收入,如可讓商賈出價,允許其等購買運動會上的廣告位,售賣門票、周邊等。
看熱鬨不管在那個時代,都是人的天性,諸國運動會到時應能吸引不少人。
且設立諸國運動會也不僅是為了利益,更重要的目的是提升大秦的影響力,增強大秦本國的國民自信心,向諸國宣傳大秦的文化。
李念還想給諸國養成一個慣例,讓其等都記得諸國運動會這事,日後提起諸國運動,便會想到大秦,到了時間,就會自己想來參加。
諸國博覽會自然是仿照世界博覽會,主要目的是借此博覽會擴大大秦的影響力,同時向諸國展示一些事物,吸引其等購買。
不展示展示,諸國又如何知道大秦的東西好,願意買呢?
還可看看其他國邦都有些啥寶物,方便大秦今後謀劃。
五日後,北軍大營門前排起了好幾條長龍。
排在長龍中的都是年輕小夥,四周還有許多圍觀看熱鬨的人。
循著長龍看去,可看到長龍最前是北軍大營門口。
此刻,營門大開著,擺了多張桌椅,長龍便是從這些桌椅處向後延伸。
這是一個個報名點,每個報名點前都豎著一塊大木牌,上寫著“長跑報名處”、“跳高報名處”、“舉重報名處”……
一名秦吏正坐在“舉重報名處”的椅子上,打量了幾眼麵前說要報名的人:“你確定要報名參加舉重比試?”
這個人的身材比其他人要矮小得多,秦吏擔心這人待會兒舉石鎖時,會不會把他自己給砸了。
這人卻自信滿滿道:“你彆看咱矮,但咱有的是力氣。前些天,王三家裡那頭牛瘋了,要不是咱硬把牛給扳住,王三身上肯定得多出幾個窟窿。為了這事,王三還請咱吃了頓酒!”
秦吏聽後笑道:“那看來,你還真有些力氣。是叫‘張石一’吧?”
這人忙點頭:“是,是!咱以前不叫這名兒,也沒姓,後來陛下讓咱選一個姓,才取了現今這個。陛下真是好人,以後咱後輩子孫都有姓了!”
大秦絕大多數百姓都十分感激始皇賜姓。
始皇賜姓前,大多數老百姓隻有名字而無姓氏,可陛下竟讓他們從此也有了姓氏,不再隻是那些貴族才有。
秦吏一邊在一塊木牌上寫上張石一的姓名,一邊好奇道:“那你還為啥不跟大秦一個姓,要取姓‘張’?”
張石一撓了撓頭,憨憨地笑道:“咱想著跟大秦一個姓的人太多,肯定重名的也多,便選了‘張’姓,好跟他們不同。咱其實也挺想選跟大秦一個姓的!”
秦吏已將木牌寫好,遞給了張石一,並道:“帶好這塊木牌,彆給丟了,儘快到‘丁’字號場地。”
張石一接過木牌,道了幾聲謝後,走進大門,在負責指路的秦卒指引下,順利找到了丁字號場地。
今日的北軍大營已成了個大型選拔場地,舉重、跳遠、長跑、短跑等多個項目都在此選拔。
張石一在去往丁字號場地時,也見到了其他人參與的選拔,有人在一塊似乎鋪了不少的沙坑前跳遠,有人在劃分出的筆直道路上快速奔跑……
到了丁字號場地後,在場的一名秦吏問道:“可是參加舉重選拔的?將你的木牌拿來,就是報名時給你的那個木牌,上麵有你的姓名和編號。”
張石一邊點頭,一邊將自己的木牌遞出,秦吏檢查過後,確認不是假的木牌,又遞給另一名秦吏。
張石一瞧到這名秦吏拿著他的木牌,在一迭紙上寫著什麼,似乎是在記錄下他的姓名及編號。
登記完後,秦吏又將木牌還給了他:“把木牌收好,等出了結果,要是你被選上,要用木牌來確定你的身份。結果將在十日後出來,會在城中放榜張貼。”
聽到“放榜張貼”幾個字,張石一眼睛一亮,問道:“像鹹陽大考的那些大賢一樣?”
那要是自己也能上榜,不是跟鹹陽大考的大賢們一個成就。
爹、娘,孩兒我上榜了!
遞還給張石一木牌的秦吏道:“雖同是放榜張貼,但不一樣,你要真想和鹹陽大考的賢才們一樣,至少要真被選中,代表大秦在運動會上打敗其他國邦才行。”
張石一愣了下,問道:“這次選了,還不是真被選中?”
秦吏道:“當然不是,這是初選,還有複選,及最終的定選。此次初選隻選出六十四人,而複選隻選出四人,定選也隻選出四人。”
聽到初選隻選出六十四人,讓張石一等人咋舌。
這麼多人來報名,結果卻隻選六十四人,這被選中的可能性也太低了,要到最後定選代表大秦,竟隻有四個名額。
不過,隻要進入複選後,四進四入定選,那不是穩了嘛。
這名秦吏看出了張石一等人所想,道:“你們以為隻要進到複選,就已經穩了?”
張石一等人一臉疑惑,難道不是?
這名秦吏道:“定選是從整個大秦通過複選的人中選出四人,不僅是鹹陽複選出的四人,還有其他郡縣的人。”
原來還有其他郡縣的人,那到時,從複選到定選肯定不是四進四,而是上百人或數百人進四。
秦吏沒告訴他們,就算沒有其他郡縣的人,這些人最終通過定選的可能性也不大。
因為大秦同時還在軍中進行選拔,他們最後會與軍中那些好手競爭代表大秦的名額。
與張石一等人講完這些,這名秦吏指著場上大小不一的石鎖:“這些石鎖各有重量,挑選你們覺得能舉起的石鎖,將石鎖以雙手舉過頭頂後,至少要堅持一息。”
“舉起的石鎖越重,成績越好,但量力而行,我可不希望看到有人舉不起石鎖,反而受傷。現在挑選各自要舉的石鎖!”
張石一開始在場地上掂量起來,在與他一起參選的這批人中,其他人都高大壯實,就屬他最矮小,但矮是矮了點,卻很精壯。
他最終在眾石鎖中選擇了一個份量不輕的,以他平時搬舉重物的經驗,先下腰站穩馬步,隨後雙手抓住石鎖上鎖簧,再雙臂用力將石鎖往上提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