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的斥候策馬來報,“薛將軍,裴都護府,前方發現幾處小城,還有聚居的粟特人。”白方揚起手中的馬槊,大聲道:“末將為諸位開路,剿滅他們!”
言罷,還未等薛仁貴發話,白方帶著他的西域僧兵已駕馬離開了隊伍。
薛仁貴命後方的隊伍跟上,唐軍在這片平原上散開來。
狄仁傑,裴行儉,薛仁貴三人各帶著一支隊伍,朝著西麵殺去。
原本整齊行軍的唐軍筆直,而現在散開之後,幾路兵馬在平原上風馳電掣,黑壓壓唐軍朝著遠處的小城進發。
薛仁貴手執長弓,對準了一個剛翻身上馬的粟特人。
慌亂的粟特人大聲吆喝著,一時間戰馬的嘶鳴聲與怒吼聲四起。
箭矢離開弓弦,帶著呼嘯聲,將這個剛上馬的粟特人射下馬背,後方的唐軍呼嘯而至。
裴行儉帶著六百人追擊一支逃竄的粟特人,追擊數十裡地,沿路斬首一千餘人。
薛仁貴在一處山穀中遇到了粟特人的伏擊,戰馬撞開了手持盾牌的塞人,大戟所向睥睨,硬是從伏擊圈中殺了出來,一千人對敵三千人,斬首兩千餘人。
狄仁傑帶著一千人圍了一座土城,他冷靜地點火燒城,整座土城被大火吞噬,逃出來粟特人悉數被殺,俘獲人千餘口,滅敵五千餘人。
年輕的大唐將領一路攻城略地,殺得粟特人膽寒而逃。
白方得知各路兵馬的情形,看看自己所帶的僧兵斬首才幾百人,心中著急之下,直奔阿史不來城,再不去人都要被唐軍殺完了,連個軍功都搶不到了。
“報!”一騎快馬來到薛仁貴的大軍前,朗聲道:“白方將軍領著三千僧兵已至阿史不來城下,說要憑一己之力,拿下城池。”
薛仁貴整了整身上的甲胄,踢開腳邊的屍首,笑道:“就憑他?”
“白方將軍說要為天可汗殺穿蔥嶺。”
四周的將士們也都紛紛笑了起來。
後方又有傳令兵而來,來人翻身下馬稟報道:“薛將軍,梁建方大將軍領三萬兵馬與兩千吐蕃兵,已至碎葉城。”
薛仁貴收起長弓,道:“好!告訴大將軍,我們已至阿史不來城,讓他在後方守城足矣。”
“喏!”
薛仁貴休整了半日,再一次翻身上馬,笑道:“狄仁傑的兵馬中還有五百回鶻騎兵,讓回鶻騎兵圍城,真是浪費,這貨到底會不會打仗?”
李治與狄仁傑帶著兵馬也正在往阿史不來城趕去,四路唐軍將碎葉城與阿史不來城之間的沿途村落與城池都犁了一遍。
就當大軍正在趕路,後方有將士稟報道:“晉王!後方有兵馬追來。”
李治暗罵了一聲,道:“哪路兵馬!”
“似乎是塞人騎兵。”
狄仁傑當即拉住韁繩,回身看去,果然有一支兵馬正在朝著這裡追來,他罵道:“娘的!沒殺乾淨,擺陣!迎敵!”
什麼塞人,粟特人,大食人……眾人早就受夠了,殺了便是。
而就當眾人準備好應對這一場遭遇戰之時,卻見正在往這裡奔襲的塞人騎兵,忽然就亂了起來。
隻見一隊穿著紅色披風的兵馬從塞人的騎兵中殺了出來。
見到一隊女侍衛,李治欣喜道:“堂姐!”
隨著文成縣主殺來的,還有程處默與李景恒所領的飛虎隊。
狄仁傑策馬大聲道:“圍過去!”
“喏!”
大軍回首朝著那支塞人隊伍殺過去。
在蔥嶺的戰事很複雜,粟特人雇塞人打仗,塞人中也有吐火羅的人,唐軍遭遇的敵人是各種各樣的。
隻要是敵人,不管他是塞人還是粟特人,又或者大食人,殺了便是。
在前後夾擊之下,這支塞人騎兵不到半個時辰,就被剿滅。
文成縣主領著一群女侍衛前來,臉上還有血跡,她沉聲道:“就知道你們沒掃乾淨尾巴,我們一直跟在你們的後方。”
李治抱拳道:“有勞姐姐費心。”
程處默策馬上前道:“走吧,阿史不來城多半要被那些西域僧兵拿下了,裴炎與婁師德領著兩千兵馬就在後麵。”
“喏!”
唐軍進攻分幾路大軍,前軍攻下一座城,後方的援軍當即來防守,並且及時補充輜重與兵械。
此刻,阿史不來城下,白方所領的僧兵折損過半,依舊沒有拿下這座城。
直到裴行儉領著唐軍與回鶻騎兵趕到,白方的三千僧兵隻剩下一千人。
“這城這麼難攻下嗎?”
白方疲憊地坐在地上,解釋道:“撥換將領來馳援這裡了。”
裴行儉不管來的是什麼人,殺了便好。
正當白方要鬆一口氣,又有僧兵慌亂而來,來人指著北麵,做著手勢,用西域語不斷講述。
聞言,白方神色一凝,緩緩道:“有大食人!”
裴行儉拉起馬兒韁繩,吩咐道:“我的好朋友,你在這裡好好休息,我去會會大食人。”
白方隻能無奈點頭,他實在沒力氣繼續騎馬,在這處山穀休息著。
“駕!”裴行儉策馬而起,朝著阿史不來城的北麵而去,奔襲了三裡地見到了一隊穿著黑衣的騎兵,也不是什麼大軍,大致有上百人。
慕容順說過大食人已越過了阿姆河,沒想到他們已有兵馬踏足這裡了。
這讓裴行儉的壓力陡增。
雙方兵馬隔著一裡地對峙,穿著黑衣的大食也沒有靠近,而是互相打量著對方。
對方的人群中走出一個皮膚褐色,且光著頭身上帶著金器的人,模樣看起來是個地位十分高的人物。
戰馬的馬蹄聲從身後傳來,又有一支唐軍殺到了這裡,狄仁傑手執長弓,來到裴行儉身側,共同麵對大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