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媒領域,我同樣要進入。”
“我想電視,電影,紙媒,三大宣傳領域同步推進,打造一個綜合性的華語傳媒集團,就像米國的MCA那樣的傳媒集團。”
“而這個傳媒集團,要做的做一個公平,公正,客觀的世界信息傳遞者。”
李長河認真的衝著邵維鳴說道。
邵維鳴聽完,有些震驚的看著李長河。
“你這個想法,還真夠大的。”
李長河笑了笑:“維鳴大哥,其實這個做好了,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傘。”
“想一想,如果我們手中有一個世界級的媒體喉舌,那不管是英國人,還是島那邊,亦或者大陸那邊,是不是對我們的態度都得認真衡量一下。”
“你知道,經濟勢力很多時候,最大的衝擊不是來自對手,而是來自政治勢力的碾壓。”
“而我們如果手中握有一個傳媒集團,不說對歐美,隻要在華人區域有足夠的影響力,那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張巨大的王牌。”
“所以,紙媒這個,我們是一定要有的。”
“電視台,紙媒同步推進,對我們來說,才能影響到足夠多的人,有足夠多的發言通道。”
“而電影獎項,很多時候,又能同步我們集團的聲譽和路線,比如說我們強調我們的傳媒集團是公平,客觀,真實的信息,那麼電影評選帶來的口碑優勢,同樣可以給我們加成這種光環。”
“阿陽,你這個想法還真的是.”
邵維鳴聽完,都不知道說什麼了。
因為李長河說的,他從來沒考慮過。
當然,這個高度也是他達不到的,畢竟普通的商人根本不需要考量政治對商業的影響。
李長河這樣的思維,說白了,已經是那種頂級財團才需要考量的事情了。
不過想想李長河現在的產業,邵維鳴覺得李長河旗下如今就是一個巨大的財團。
哪怕是不算包鈺剛那邊的公司,單單李長河自己的公司,現在算下來,恐怕也不遜色於當年的怡和了。
或許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思路,李長河才能做成一個這麼大的商業勢力。
“阿陽,你的想法很好,但是說實話,紙媒這一塊,我是不怎麼懂的。”
“我這邊現在做亞視和邵氏院線已經夠忙了,如果再加上紙媒,我恐怕根本照顧不過來。”
邵維鳴認真的說道。
他現在很有自知之明,亞視加邵氏院線已經夠他忙得了,如果再加個紙媒,他確實搞不來。
他也自認為沒那麼大的能力。
“沒事,維鳴哥你先跟電影雙周刊聊聊就行,看能不能把他們收購,到時候作為金像獎主辦方和專業的電影評分雜誌。”
“至於紙媒的事情,我就是先跟你打個招呼,等後續我看看,再怎麼操作。”
紙媒這塊他現在還不著急,等中英談判塵埃落定了再說。
更何況那時候,北大中文係新聞學的77.78級可就都畢業了,到時候,他或許能尋一個合適的掌舵人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