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交通設施公司的事宜,趙劍鋒隻是輕描淡寫地一提,陳歸燕和曹文軒便立刻心領神會。
事實上,交通設施公司在“村村通”項目中並未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儘管使用量不小,但與城市和高速公路的龐大需求相比,仍顯得微不足道。
趙劍鋒坦言,他已著手整合附近幾個市經營不善的交通設施公司,通過合股或收購的方式,將它們納入麾下。
接下來,隻需獲得各地交通管理部門的支持,這家企業便能穩賺不賠。
所謂的支持,其實並不複雜,隻需停止批準新的具有交通設施資質的企業即可。
一切按照市場價格運作,剩下的便是坐享其成。
而這部分賺取的利潤,趙劍鋒計劃全部用於當地交通改善的捐款。
這個計劃聽起來略帶壟斷色彩,但趙劍鋒對企業盈利部分的安排卻讓陳歸燕和曹文軒感到費解。
趙劍鋒解釋道:“賺錢是必然的,而且數目不小。這隻是賬麵上的交代,我保證每年利潤不低於營業額的百分之三十。”
彼時,“非盈利性組織和機構”的概念尚未興起,而趙劍鋒的構想是,讓所有收購的交通設施企業專注於部件生產,然後將總部設在西鬆縣開發區。
采購的部件在這裡完成最後的焊接和安裝。
未來,電子眼、隔離欄等產品都將采用這種模式。
這樣既能保證各分廠的利潤,又能讓總部的金高交通設施公司名聲在外。
即便總部不參與利潤分成,隻要保證企業運營,各地的采購訂單也會因企業對社會的回饋而紛至遝來。
同時,這種模式還能儘可能地避免貪腐問題的發生。
聽完趙劍鋒的闡述,曹文軒和陳歸燕不禁感歎,趙劍鋒若是從商,定能成就一番事業。
趙劍鋒笑道:“兩位領導,我要是從商,哪有機會接觸政策走向,哪能做這麼大的事!”
儘管趙劍鋒說的是實話,但陳、曹兩人卻以為他是謙虛,便不再多言。
事情告一段落,趙劍鋒也正式接到通知,要參與開發區的總體規劃會議。
此後,每次市、縣召開開發區的會議,他都需出席。
從縣委出來後,趙劍鋒給村裡打了電話。
村裡一個新拿駕照的小夥李久東成了他的專職司機,接到通知後立刻驅車趕到縣裡。趙劍鋒並非為了擺架子,而是為了隨時做好準備,應對交通局和甘啟智的聯係。
下午4點半,交通局榮慶坤局長的電話如期而至。
一番恭維之後,榮慶坤邀請趙劍鋒晚上在廣場餐廳聚餐,卻並未透露具體事宜,隻說是敘舊。趙劍鋒心知肚明,欣然應允。
此時,錦宏小區的施工已接近尾聲,設計院提交的二期設計圖初稿卻讓趙劍鋒大為不滿。
大多數設計院仍拘泥於老式建築觀念,缺乏創新。趙劍鋒深知,要想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還需時日。
於是,自己看看還有時間,把曹樹貴和常軍到工地旁。他就地取材,用河沙、水泥、磚塊搭建起模型。
從房間布局到外觀設計,再到廣場、停車庫、負一樓預留空間,一一呈現。
曹樹貴已非昔日可比,而常軍的專業背景使他更具理解力。
唯獨對於在麵向縣城外的方向修建豪華大門這一設計,他們感到不解。
因為一期工程並未設置大門,而二期工程不僅將一期完全隔離,還騰出大片空地打造中心花園,至少占據了兩棟樓的空間。
趙劍鋒一磚落下,模型瞬間化為無用的砂漿。拍了拍手,說道:“二期工程,我們要一棟一棟地賣房。先賣靠近縣城的樓盤,起價1800元一個平方。每新開一棟樓盤銷售,價格上漲200元一個平方。”
曹樹貴聞言,驚愕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