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啟智則因會前被趙劍鋒刺激,為了爭一口氣,勉強同意了這個方案。
趙劍鋒自然不會輕易放棄,他還主動提出了修改意見:“榮局長,利潤的計算方式各家不一,難以確定。我認為,直接以工程總價的比例來劃分更為合理。”
榮慶坤與馮炳坤交換了意見後,覺得這個方案更具可行性,於是點頭同意。甘啟智見趙劍鋒的意見得到認可,也隻好勉強表示同意,否則他就隻能黯然退場。
接下來,兩人便開始就工程總價的百分比進行激烈的競價。這不得不感謝本山大叔和範偉的小品給趙劍鋒帶來的靈感。他知道,來回叫價必須講究技巧,不能給對方留下思考的時間。要讓對方跟著自己的節奏走。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趙劍鋒緩慢的上漲,甘啟智似乎還有思考的時間,但每增加一次,他的間隔時間就縮短,到最後變成他出口,甘啟智馬上就接的時候,僅僅持續了兩輪這樣的狀態,趙劍鋒就果斷放棄了。
就這樣,兩人從1%開始,一路緩慢上漲到了2.5%的時候,趙劍鋒突然報出了2.9%,甘啟智幾乎是條件反射般地報出了3%。然而,趙劍鋒卻似乎連考慮都沒有,直接加到了9.9%。甘啟智緊隨其後,報出了10%。
就在這時,趙劍鋒伸出雙手,微笑著說道:“恭喜甘總,你終於中標了!”
甘啟智一愣,過了好一會兒才反應過來,自己竟然被趙劍鋒耍了一個計謀。10%並非利潤的最大化,甚至算上配套和轉包等費用,他和真正的承建單位雙方都還有至少10%的利潤可以分配。但此刻,他已經騎虎難下,無法回頭。
接下來,趙劍鋒的一句話更是讓他恍然大悟,這個工程恐怕又要成為輝煌集團的滑鐵盧了。
趙劍鋒對榮慶坤說道:“榮局長,這次施工監理方是不是四方監理?”
榮慶坤看了眼甘啟智,猶豫了一下,還是如實回答道:“如果不出意外,應該是四方監理。”
四方監理,這是一家聲名顯赫的監理公司。他們監理的項目都是國家級重點工程,而且以嚴格著稱。
迄今為止,從未聽說過四方監理公司監督的項目有敢於偷工減料的。
因為他們的製度極其嚴格,隻要發現問題,一個小時之內沒有上報甲方並通知施工方,那麼該監理全年的工資收入和獎金就會大幅縮減到僅夠基礎生活費的水準,並且還不能離職。
四方監理公司似乎並不在乎多養一個閒人,隻要員工申請離職或跳槽,賠償金之高足以讓員工一輩子都償還不起。
這樣的製度使得四方監理在行業內備受甲方青睞,當然,敢於選擇四方監理的甲方自身也必然實力過硬。
因為按照合約,如果四方監理發現問題後,甲方卻默認施工方的行為,他們不認可的話,四方監理會要求甲方支付全款,並立即撤場,絲毫不給甲方留情麵。
這樣一個看似不近人情的企業,收取的費用在行業內也是頂尖的,但重點項目還是排著隊找他們來做監理工作。
甘啟智深知四方監理的厲害,才會在中標之後毫無一絲喜悅,反而渾身疲軟。
如果他中標之後又放棄,那不就正好印證了會前趙劍鋒所說的話。
但如果真的要做這個項目,不轉包出去他自己做不出來,轉包出去彆說利潤,在四方監理這樣的單位麵前,他能保本都已經是千恩萬謝了,這還不算前期投入的“公關成本費用。”
而且,趙劍鋒要按照工程總價的比率,讓他更沒有辦法以不盈利為借口來規避這筆費用。
這不是坑,而是趙劍鋒的語言陷阱!偏偏甘啟智還躲不掉,因為拿出10%的工程造價,金高集團敢承接下來。
一分錢利潤都沒有,卻借這個項目維護了與自己合作的夥伴。(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