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司天監的人有點道行,提前數月選定的日子,冊封之日天氣晴朗,風和日麗。
趙興來到太廟之時,朝陽初生,橙紅色的陽光照射下來,經過太廟周圍建築的琉璃瓦折射,十分絢麗。
太廟外的廣場中央,一座祭台拔地而起,祭台下文武百官分左右站立,中間留下一道鋪設著紅毯的過道。
官家站在祭台階梯前,趙興踩著紅毯一步一步來到官員稍前的位置停了下來,然後跪伏在地。
禮部尚書捧著聖旨,來到正前方,展開念道:“詔曰:朕紹膺駿命,慈旻恩榮,諸道昌平。國蔭天道之眷,承日月之隆,粟積絹壘,以為晟盛。朕之長子趙興,乃宗室首嗣,天資粹美,品格貴重,天意所屬,茲恪遵初詔,載稽典禮,俯順輿情,謹告天地,宗廟,社稷,授以冊寶,立為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繁四海之心。布告天下,鹹使聞知!”
趙興雖然不是長,但是前麵幾個兄長都是早夭,按照規矩是不計排序的,因此他就是長子。
聖旨一般來說分為詔曰、製曰、敕曰三種。
詔曰顧名思義就是要昭告天下,一般有重要政事,或皇帝繼位,冊封皇後太子這些。
趙興三跪九叩,接過太子冊封詔書和寶冊金印後,交給身後的三水,然後轉過身來,接受百官參拜。
文武百官跪伏下來,齊喝道:“東宮已正,恭賀陛下,恭賀太子殿下,大宋江山,千秋萬代!”
大宋雖然不興跪禮,但是在冊封太子和皇帝繼位時都需跪伏參拜。
這一拜,定的是君臣名分。
趙興之前雖然是皇子,但是皇子還是臣,太子卻是儲君。
趙興伸手做了個虛扶的動作,道:“諸卿免禮!”
“謝太子殿下!”文武大臣謝恩後,這才起身。
官家看著趙興,微笑道:“福兒,隨朕祭天吧。”
“是!”
趙興躬身應了一聲,跟在父皇身後,登上了祭台。
古代皇帝都自稱受命於天,冊封儲君自然需要祭天。
若是皇帝登基,早早的便會在城外選風水寶地搭建祭台。
但是趙興隻是冊封太子,不需要如此麻煩,隻是在太廟外的廣場上搭建了一座祭台。
登上祭台,在司天監監正的主持下,父子二人完成了繁瑣的祭天儀式,最後把香插進了祭台中央的大鼎內。
祭完天便是祭祖,往日趙興祭祖,隻能在門外跪伏等候,如今他已經成為太子,有資格隨父皇進入太廟正殿。
太廟正殿並不奢華,反而十分樸素,供奉著十餘個排位。
他父皇是大宋第四任皇帝,如今還在世,正常來說,隻有三任帝王牌位。
不過古代都喜歡追封,建國後,給一大堆老祖宗追封了帝號。
祭祀完祖宗,趙興又隨父皇一起給左右偏殿的宗室曆代皇後和配享太廟的大臣進香。
等一切忙完,已經過了中午了。
集英殿內,已經設好了宴席,宴席結束後,冊封之禮也算是完成了。
……
宴席結束,趙興回到仁明殿,換了冕服,身穿常服前往了正殿。
“兒臣拜見母後!”趙興行禮道。
“太子來了。”曹皇後打量了趙興一眼,笑道:“穿著太子常服人看著也精神了許多。”
“母後,您就彆打趣兒臣了。”趙興說道。
“嗬嗬,過來坐。”曹皇後招了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