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陛下!”盛紘謝恩後,微微佝僂著身,低著頭站在那。
官家打量了一眼盛紘,隻見盛紘斯文俊秀,文質彬彬,微笑著點了點頭。
古代選官有‘身、言、書、判’四條重要的標準。
第一個身就是指體形外表,外表當然是相貌堂堂,體形魁武的好,不過也不是選帥哥,基本的標準就是五官端正,不能是容貌奇醜,有礙觀瞻的。
科舉一甲的探花,文采可以不是前三,但一定要長的好看。
盛紘的父親當年是探花郎,盛紘的長相自然不差。
因此官家見了盛紘,第一印象就覺得很不錯。
“朕看過你的履曆,這些年在地方上任職勤勉儘責,造福一方,深受地方百姓愛戴。”官家稱讚道。
“陛下謬讚了,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這些都是臣應當做的。”盛紘說道。
“嗬嗬,要是天下的官員都如你這般想,就好咯。”官家感歎道。
這話盛紘沒法接,也不敢去接。
“朕看了吏部奏上來的官員升遷調動的紮子,其中就有你,升你為尚書台任。朕原本想破格提拔你的,但是想想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尚書台是諸位相公辦公的地方,你去尚書台任職,也能多學習學習。”官家說道。
那次召盛長柏來京伴讀後,得知趙興特意交代去揚州傳旨的太監,幫他辦一件事。
官家雖然沒有過問,卻讓人簡單的調查了一下盛紘。
這一查他發現盛紘還是個人才,這些年一直在地方上任職,每到一個地方,都把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條,官聲也不錯。
最重要的是盛紘不像很多官員那樣,喜歡結黨,這一點最讓官家欣賞。
那時候官家就打算提拔提拔盛紘,但是後麵因為事情太多,就給忘了。
吏部上報的五六品官員的升遷調動,他確實會粗略的看看。
在名單上看到了盛紘的名字,這才想起盛紘這個人。
不過看到吏部對盛紘的新任命,他思考一番後,並沒有更改。
朝廷有兩個地方最鍛煉人,一個是翰林院,另一個就是尚書台了。
他覺得把盛紘放在尚書台鍛煉鍛煉,也方便以後重用。
“多謝陛下,臣一定潛心學習,為國效力。”盛紘有些激動道。
雖然他還是升為尚書台任,但是他現在可是在官家心裡掛上號了,隻要他不犯什麼錯,以後前途自然差不了。
官家微微頷首,勉勵了幾句,說道:“對了,朕聽說愛卿的嫡次女和太子年紀相仿,愛卿為官清廉,嶽父又是已故的王老太師,教養自然不會差,朕有意等其及笄後,讓太子納愛卿嫡次女為側嬪。不知愛卿可否願意?”
太子妃嬪和皇帝的妃嬪一樣,都是有品級的。
太子側嬪為從六品,盛家嫡女,又是已故王老太師的外孫女,也夠資格了。
官家這麼做,一方麵是因為盛紘此人有才能,又不結黨,想要將其提拔起來,給趙興打造一套班底。
另一個原因,則是盛長柏。
對於趙興身邊的伴讀,官家也一直有留意。
資善堂的老師都是官家選的,詢問趙興學業的時候,偶爾也會詢問一下那些伴讀的情況。
所有伴讀中,就屬盛長柏的評價最高。
海文優對盛長柏此人更是讚不絕口,言其有狀元之才。
海文優作為翰林學士,官家智囊,時常給官家舉薦人才。
而他舉薦的人才,個個能力不俗。
可見其看人眼光。
他能如此稱讚盛長柏,證明盛長柏確實有過人之處。
讓趙興納盛家嫡女為側嬪,也能收盛家之心。
“小女能侍奉太子殿下,是她也是盛家的榮幸,臣自然願意!”盛紘躬身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