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並不知道李道全已經被秘密帶到了京城,父皇正在調查這件事。
他每天習武讀書,看看紮子,和疾風培養培養感情。
距離盛維回宥陽已經過去一個月了,遲遲沒有回來。
父皇說把王安石調到東宮擔任太子洗馬,王安石也遲遲未來。
這讓趙興有些等急了,這天進宮給曹皇後請安後,跑去龍圖閣見了父皇,想詢問一下王安石的情況。
然而等他見了父皇,卻發現父皇臉色很難看。
“父皇,您怎麼了?誰惹您生氣了?”趙興疑惑道。
從他記事起,就幾乎沒有見父皇生氣過。
“福兒你看看這個。”
官家看到兒子臉色緩和了幾分,聞言再次怒氣填胸,拿起桌案上的一張紙張遞給了趙興。
趙興上前接過,看了起來,當看到上麵的內容,臉色十分古怪。
這上麵寫的竟然是馮明鬆和幾個公子哥的對話記錄。
最讓他意外的是馮明鬆說的話。
不跑不送,原地不動。隻跑不送,平級調動。又跑又送,升遷重用。
這不是後世官場的順口溜麼,難不成古代就有?
不過仔細想想,自古以來的官場,好像確實差彆不大。
就是這個馮明鬆有些坑爹,還告訴眾人說這是他爹說的,隻要能夠領會,在官場就能混的風聲水起。
這傻子難道不知道樊樓是皇城司的產業,竟然敢大放厥詞,這下好了,看父皇氣成這樣,馮家接下來要大禍臨頭了。
其實是趙興冤枉了馮明鬆,雖然那些官員不怕皇城司,不過還是有點忌憚的。
交代過家中子嗣,卻樊樓玩可以,不準胡言亂語。
加上很多官宦子弟,根本不知道家中的一些事,就算說出一些東西來,也無傷大雅,這才不禁止家中子嗣去樊樓。
馮明鬆再傻也不敢去樊樓胡言亂語,他根本不是在樊樓說的。
殷漢章盯著馮德廣見效果不大,便另辟蹊徑,把目光放在了馮明鬆的身上。
沒成想,監視馮明鬆的效果出奇的好。
這番話足以證明馮德廣平常沒少貪汙。
不過趙興並不知道這些,還以為是他在樊樓大放厥詞被皇城司報了上來。
“父皇,就因為這個生氣?”趙興問道。
“朕不該生氣麼?這個天下還是不是大宋天下了?官員升遷,全靠送禮了,朕這個官家算什麼?”官家怒聲道。
“父皇,兒臣聽過另一個說法,您要不要聽聽?”趙興說道。
他覺得這是個好機會,現在父皇對馮明鬆這番言論十分生氣,說不定拱拱火,父皇一怒之下,就把馮家父子給宰了。
他之所以想讓父皇殺文官,是擔心將來文官拿這一點來限製他。
論語有雲: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這句話是說,哪怕父親教的思想不對,父親死後三年不改,是為孝道。
反之,就是不孝了。
古人講究從父,也就是說父親在世,得聽父親的,不聽就是不孝。
哪怕父親教的思想道德不對,也得遵循。
就算是錯的,三年也不能改變。
古代十分重視孝道,臣子們也經常拿祖上的規矩來限製皇帝。
若是父皇一輩子沒殺過文官,將來等他登基後,要想殺文官,就該有人跳出來說他不孝了。
雖然趙興不在乎這些,但若是父皇能殺文官,哪怕隻有一個,將來那些文官也不能拿這點來限製他了。
之前許諾萬賞的那位兄弟加更兩章,這是其一,還欠一章。
我每天更新六千以上,並沒有把其中一章算成加更,今天是四章八千字,還了一章。
剩下一章,後麵有時間就會還的。
十分感謝各位的訂閱和月票推薦票支持,打賞月票這些需要花錢的,我就不求了,大家隨意就好,免費的推薦票,大家可以動動發財的小手給我哈,拜謝大家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