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拜見殿下!”
趙興從馬車上下來,一言不發,直接走進了縣衙。
陽武縣一眾官員麵麵相覷,不知道要不要跟著進去。
“曹都指揮,你看現在…”石景波看向曹勉。
“等著就行了。”曹勉說道。
“哎。”石景波抬手擦了擦額頭的汗,一臉苦悶。
他現在還不知道趙興遇刺,隻以為是因為張秀廷一家的死。
等了一會,三水走了過來,讓他們前去縣衙大堂。
一行人連忙來到縣衙大堂,躬身道:“拜見太子殿下。”
趙興麵無表情,看向了石景波,說道:“說說縣令一家的情況。”
“是!”石景波把縣令一家遇害的情況說了一遍。
陽武縣縣令張秀廷是個孝子,時常會去陪老母親一起用飯。
今日中午的時候,張秀廷一家都在老母親的院裡用飯,結果飯菜裡被下了毒,一家人除了幾個沒有資格出席的妾室外,全都被毒死了。
“查到什麼現索沒有?”趙興問道。
“臣已經名人把張家下人都帶回來審問,還未發現線索。”石景波說道。
趙興沉吟了一會,說道:“都下去把,儘快查到凶手。”
“是!”石景波鬆了一口氣,本以為太子殿下會發怒,沒想到這麼簡單就過去了。
“介甫你怎麼看?”趙興問道。
張秀廷之死他倒是不在意,但是死的時間有些太巧了。
“欲蓋彌彰。”王安石言簡意賅的說道。
“是啊,這是在欲蓋彌彰。”趙興冷笑道:“不過這也暴露了很多線索。”
自己在陽武縣遇刺,縣令張秀廷無論如何都有責任,但偏偏一家人被毒害了,沒有任何線索,好像是畏罪自儘一樣。
但是實際上卻破綻百出,若真和張秀廷有關,刺殺太子是誅九族的大罪,可能會做最壞的打算。
就算知道自己跑不了,也該提前送走一個子嗣,為自己保留血脈。
然而張秀廷一家老小卻一個沒少,全都中毒身亡了。
這麼做的目的很可能並不是做出一副畏罪自儘的樣子,而是想做出殺人滅口的假象,誤導追查的方向。
通過這一係列的事,趙興得出一個結論,這次刺殺既是預謨已久,也是臨時起意。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那三百死士不可能是在汴京附近培養訓練出來的。
幕後之人早早的把死士調集到汴京附近,顯然就是為了刺殺他的。
自己平常都是在城內,即便出城也是在馬球場和金明池,幕後之人找不到機會。
這次自己出城,給了對房機會。
幕後之人會想到毒殺張秀廷一家來轉移視線,就證明一直在監視著他的一舉一動。
不過這次刺殺,包括毒殺張秀廷一家,都顯得過於倉促。
說明幕後之人的眼線,並不是他身邊之人也不是父皇身邊的人,沒有能提前得知消息,來不及精密部署。
但是對方又不想放過這次千載難逢的機會,畢竟趙興自己都不知道下次出城會在什麼時候,幕後之人也知道,趙興出城的機會難找。
…………
汴京城
此時已經深夜,天氣涼爽,城頭上值守的士卒站在城頭上打盹。
從大宋建國開始,百年間從未有人攻打過汴京城。
汴京城守城將士都非常的鬆懈。
突然,一陣馬蹄聲傳來,打破了安靜。
城頭上的士卒瞬間清醒了過來,看向馬蹄聲傳來的方向。
然而茫茫黑夜,哪怕城頭上有許多火盆,宛若白晝,能夠看到的方向卻也有限。
不過士卒也沒認為是有人造反什麼的。
畢竟馬蹄聲雖然急促,卻也不密,一聽就知道隻有一兩騎。
一個火長連忙吩咐人去請都尉,這個時候縱馬奔著汴京城來的,說不定就是八百裡加急的急報,守城的士卒也做不了開門的主。
很快都尉匆匆趕來,而縱馬之人也到了城頭之下,隱約可以看清是兩個身穿禁軍的將士。
“城下何人?”都尉大喝道。
從兩人的裝束,都尉能夠分辨出兩人並不是送信的差役。
“奉太子殿下之命,有急事需要稟報官家。”城下的兩個禁軍大喝道。
城頭上的都尉聞言猶豫了一番,讓人準備馬匹放下吊籃。
事關太子,他也不敢疏忽大意。
等兩人被吊籃拉上城頭,驗明身份後,都尉連忙安排人互送他們前往皇宮。
“看來是出大事了。”都尉喃喃道。
…………
半個時辰後,皇宮宮門大開,禁軍副都指揮使榮顯率領數千殿前司禁軍出了皇宮。
一騎直奔魏國公府而去,沒多久,一身戎裝的魏國公曹安和榮顯彙合,帶領禁軍手持聖旨從東城門出了城。
此時雖然已經深夜,但是汴京城內沒有宵禁,這麼大的動靜很快那些官宦勳爵人家就收到了消息。
雖然不知道緣由,但是深夜宮門打開意味著什麼,這些官員勳爵豈能不知。
哪怕是八百裡加急的急報晚上入京,也隻會開側門。
但是這次開的可是正門,更彆說還有數千禁軍出城了。
甚至有人心中閃過一個念頭,該不會是官家不行了,所以才命人召回太子殿下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