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們問也問了,都忙去吧,讓我們說會話。”
來到後院正堂,寒暄一陣,盛淑蘭把帶回來的禮物給長輩和兩個弟媳,還有妹妹分完。
大老太太就開始趕人了。
她想詢問詢問淑蘭在東宮的情況,盛維他們這些男丁留在這自然不方便。
盛維聞言便帶著兩個兒子走了。
“你也回房去。”大老太太看向躲在李氏身後的品蘭說道。
品蘭聞言嘟囔道:“祖母,我也想姐姐的緊,你們說話我又不會插嘴。”
“伱快回房去,廢什麼話。”李氏起身推搡著女兒。
品蘭才剛過十四歲生辰不久,尚未出閣,哪能讓她聽這些。
“真是的,有什麼話都要避著人家。”
品蘭雖然不願意,卻也沒有辦法,嘟囔著走了出去。
“淑蘭,太子殿下可曾寵幸你?”大老太太問道。
盛淑蘭聞言臉色通紅的低下了頭,這一屋子長輩就不說了,還有兩個弟媳婦,這種事真的讓她有些難以啟齒。
“哎呀,這個時候你害羞什麼,趕緊說呀!真是急死人了。”盛紜急道。
“嗯。”盛淑蘭點了點頭,腦袋垂的更低了。
“太子殿下沒有因為你嫁過人而嫌棄你吧?”李氏問道。
“沒…沒有。”
盛淑蘭搖了搖頭,把曹皇後派嬤嬤來宮裡教導規矩,她挨罰後,趙興護著她的事說了一遍。
剛開始還頗為不好意思,越說越流暢,眼中透露著歡喜。
這個時代的女性,大多數對自家男人其實要求不多。
畢竟都是盲婚啞嫁,除了少數像盛老太太那樣,極其受寵的,在婚姻上有一定的自主權,絕大多數都是遵從父母之命的。
隻要所嫁之人能夠體貼憐惜她們,她們就滿心歡喜,一心一意。
特彆像餘嫣然和盛淑蘭這種柔弱的性子,內心很容易滿足,隻要對她們好,就會千依百順。
“如此便好,我就可以安心回宥陽老家了。”大老太太欣慰的點了點頭。
“祖母,您這麼急著回去做什麼?”盛淑蘭急道。
“鬆哥兒要回去打理宥陽那邊的生意,我在汴京也住不慣,跟著他們就回去了。”
大老太太叮囑道:“太子殿下年歲尚小,難免有些貪歡,你可得多勸勸殿下,不能由著他胡來。”
“孫女知道了。”盛淑蘭又被羞的低下了頭。
得知盛淑蘭在東宮過的不錯,大家都放心下來,一片歡聲笑語。
盛紜甚至還拉著盛淑蘭,小聲詢問被寵幸了幾次這種讓人聽了麵紅耳赤的話。
正聊著,一個丫鬟走進來,行禮道:“老夫人,大娘子,二房的老太太和大娘子來了,主君已經去迎接了,讓奴婢來通知一聲。”
“快,咱們也去迎一下。”大老太太急道。
“祖母您彆急。”盛淑蘭連忙扶住了祖母。
“是啊母親,您年紀大了,可不比以前。”盛紜勸道。
“要不是你嬸嬸,哪有大房的今天啊。”大老太太搖了搖頭,往外走去。
出了院子,鏈接外院的遊廊才走了一半,就看到盛維和盛老太太他們一大群人從角門走了過來。
“老嫂子,你還迎出來做什麼。”盛老太太上前抓著大老太太的手,一陣埋怨。
“嗬嗬,我正好活動活動腿腳。”大老太太微笑道。
“你啊。”
盛老太太嗔怪的瞪了大老太太一眼,她也知道大老太太是因為她早年對大房的幫助,因此心裡對她很是尊敬。
當著小輩她也不好去說這些,微道:“紘兒今日要去宮中赴宴,我便想著乾脆兩家一起過好了。”
中秋官家會設宴邀請朝中大臣一同賞月,盛紘如今是四品官了,自然也有資格出席。
不過宮裡宴席是傍晚時分,此時盛紘也跟著一起來了。
“嗬嗬,這可是天大的榮耀呢。”大老太太笑道。
寒暄了一陣,一群人回到正堂。
兩個老太太坐在上首閒聊,盛紘和盛維坐在左邊下首,小聲的說著話。
右邊的王大娘子難得的主動的和李氏攀談了起來。
王大娘子向來瞧不起大房這邊,平常和李氏見麵,也僅限於打個招呼。
李氏找她說話,都愛搭不理,更彆說主動了。
今日盛老太太說要來大房這邊一起過中秋,她心裡就不是很情願。
後來還是聽說盛淑蘭回來了,想著來打聽些東宮的情況。
畢竟如蘭將來也是要入東宮的。
這才放下身段,主動和李氏攀談。
聊著聊著,王大娘子就詢問起了淑蘭在東宮的情況。
李氏麵帶微笑的把淑蘭之前講述的事情說了一遍。
淑蘭在東宮過的好,她這個做母親的自然很是開心。
王大娘子聽完,心裡卻覺得淑蘭一個和離過的,能夠受寵,還是托了自家的福。
畢竟自家官人如今是四品官,官職不低,還是開封府少尹,為太子殿下處理著開封府大小事務。
兒子盛長柏又很受太子殿下的看重。
官家太子寵愛某一個妃嬪,除了喜愛外,有的時候還有一些政治因素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