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我…”
“過來坐。”
盛老太太打斷了明蘭的話,招了招手。
明蘭聞言來到祖母身邊坐了下來。
“苦了你了。”盛老太太拉著明蘭的手拍了拍。
明蘭的用意她也明白,無非是不想讓她為難。
另外也是為了小娘和弟弟。
有她的話在,不管是盛紘還是王大娘子都不敢強行索要。
他們不敢明麵上對她怎麼樣,卻有可能因此遷怒衛小娘和林哥兒。
盛老太太也知道明蘭這樣做是最好的辦法。
然而明蘭越懂事,越讓她心疼。
“祖母,孫女不苦。”明蘭微笑著搖了搖頭。
“怎麼會不苦,隻是苦吃的多了,才會覺得不苦。”盛老太太搖頭道。
為什麼嫡女出嫁,明明帶了許多陪嫁丫鬟,卻還是有一些人家會從族裡旁支或者嫡女中選擇姑娘陪嫁過去。
不就是因為丫鬟萬一受寵,很可能脫離掌控。
但是旁支的姑娘和庶女卻不敢,因為她們有在乎的人在,容易拿捏。
丫鬟能夠拿捏的也就是身契,哪怕是家生子,若是能得寵,還是有辦法拿回身契的。
但是旁支姑娘和庶女卻沒辦法脫離。
就拿明蘭來說,將來陪嫁入了東宮,哪怕她有心機手段,比如蘭更得寵,她也得儘心的幫助如蘭。
除非她不在乎她小娘和弟弟的死活。
不然王大娘子收拾衛小娘,隻要有合適的借口,這種事趙興這個太子都管不了。
畢竟就算是皇帝,也沒管彆人後宅之事的道理。
宗族就更容易拿捏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族規是大於國法的。
打個比方說,有些事在律法上來說並不構成犯罪,但是卻違反族規,就要受家族族規處罰。
哪怕打死了,官府也不會管。
盛老太太教導明蘭多年,對於她的能力很清楚。
然而明蘭能力再強,作為陪嫁,很難逃脫做如蘭附庸的命運。
“祖母,孫女真不苦。”明蘭搖頭道。
明蘭活的很通透,她既認命也不認命。
對於自己陪嫁,給如蘭做附庸的命運,她一開始是很難接受的。
但是時間久了,她也認命了。
不過她不會像彆人對這種命運自怨自艾,而是會努力讓自己在不能改變命運的情況下活的更好。
真要說起來,盛家幾個哥兒姐兒,明蘭算是唯一一個繼承了盛紘圓滑的人。
…………
趙興並不知道盛家發生的事,用了早飯後,便帶著剩下的鏡子前往了皇宮。
盛維昨日送來的鏡子有十幾麵,除了送給餘嫣然她們外,趙興還讓張豐給張桂芬帶去一麵。
其餘的都被他帶著,準備送給曹皇後和母妃。
至於她們如何分配,就是她們的事了。
趙興也沒興趣去討好父皇彆的妃子,畢竟那些妃子,哪怕是最受寵的榮貴妃,見到他也是客客氣氣的。
若是趙興兄弟多,還擔心她們吹枕旁風,他一個獨子有什麼好怕的。
相反,那些妃嬪不僅不敢得罪他,還得討好他。
畢竟將來他登基了,這些人的待遇還得看他臉色。
曹皇後得了幾麵鏡子,自己留下了一麵,就讓人被其餘的給榮妃等幾個比較受寵的妃子送去了。
作為皇後,她地位還是很穩固的,不需要去向這些妃子示好,不過該有的肚量還是得有的。
朱貴妃那邊則是留下一麵,其餘的兩麵讓人給朱家那邊送去了。
宮裡看似是高牆大院,但一些不是很隱秘的事,很快就會傳出去。
宮裡貴人得到了一種十分清晰鏡子的消息,很快就被汴京的勳爵官眷人家的貴婦所熟知。
有些有臉麵的,甚至進宮看過。
那些沒體麵的,得知朱貴妃給朱家送了兩麵,紛紛找借口去朱家一觀。
短短數日,關於鏡子的消息就傳遍了整個汴京。
都知道太子殿下手裡有一種照起來十分清晰的鏡子。
正所謂上行下效。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齊桓公好紫衣,一時間紫色布料價格節節攀升,直接脫銷。
包括宋朝詞的盛行,也是因為五代十國時君主喜歡。
鏡子被傳的神乎其神,一些無緣得見的,紛紛打聽鏡子的出處,想要購買一麵。
甚至有人都求到了趙興這邊。
趙興得知消息後,通知盛維抓緊時間讓琉璃閣開業。
“不得不說古代想賺錢,不要太簡單。”趙興微微一笑。
他送鏡子入宮給曹皇後和母妃,確實有宣傳的目的。
不過他覺得若是利用皇帝和後宮妃嬪,哪怕隻是石頭,都能讓許多人爭相購買。
說白了這就是一種名人效應。
正所謂一場秋雨一場寒,中秋過後沒幾日便下了一場大雨,月底又下了場大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