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蘭自然也想回娘家看看,距離上次回去已經好幾個月了。
這要是離的遠也就罷了,但兩家都在汴京城,路程也就半個多時辰罷了。
可是她每次提到要回去,袁夫人那邊就找各種借口。
“母親那邊不用擔心,我晚點跟父親說說就行了。”袁文紹說道。
“嗯。”華蘭高興的點了點頭。
莊姐兒也高興的拍著手,叫著要去找五姨娘和六姨娘玩了。
…………
趙興並不知道自己的隨意舉動,引得袁家誤會了。
不過要說是誤會也不儘然,雖然他讓袁文紹來東宮當差,和盛家的關係不大。
但是袁文紹之所以能入他的眼,還是因為他在劇中有一定的戲份,自己對他有點了解。
說到底,還是沾了盛家的光。
要不然他都不知道有袁文紹這個人,自然不會多做關注。
第二天袁文紹來東宮,趙興甚至都未見他,把人丟給了顧廷燁。
其實趙興也不是非要現在就把這些人召集到東宮來。
之所以這麼做,還有一個目的,讓他們能聚在一起探討兵法,沙盤推演。
雖然這樣做,有紙上談兵的意思,但趙興也隻能做到這一步了。
趙興倒是想開個小學堂,請英國公和顧偃開這些沙場宿將來教導曹勤、顧廷燁他們這些人兵法,講述戰場經驗。
然而這一點很不顯示,父皇那一關就過不去。
要說變法,父皇那邊還有這方麵的心思。
打仗父皇就一點心思都沒有了。
趙興試探過幾次,父皇更喜歡維持如今的局麵,並不想打仗,更彆說主動挑起戰火了。
因此他想開設一個培養武將的學堂,如今根本實現不了。
隻能讓曹勤他們自己私底下討論推演了。
紙上談兵總比沒有的強。
琉璃閣開業後,生意一天比一天好。
那些玻璃製品還好,雖然看著不錯,卻也不是非買不可。
哪怕暫時買不到,等些日子就是了。
然而鏡子不同,非常受貴婦和那些千金小姐追捧。
琉璃閣開業半個月後,又推出了兩種新品。
一種是梳妝台,這是趙興模仿後世的梳妝台畫出來的,每個梳妝台都配了一個直徑近一米的大鏡子。
另一種則是手鏡,很是小巧,方便攜帶。
這種手鏡,大宋就有,不過之前是銅鏡,清晰度一般。
這兩種一出,很受汴京貴婦小姐們喜愛,供不應求。
甚至價格都被炒的翻倍了。
趙興聞言果斷吩咐盛維加價,雖然惹來罵聲一片,但買的人依舊絡繹不絕。
如今汴京豪門女眷的圈子裡,要是沒個手鏡,出門見了人,都感覺低人一等。
琉璃閣開業一個多月,就為趙興賺取了近兩百萬兩銀子。
這還沒算賣給李戈和海外商販的。
海外商販因為距離的原因,目前還沒有反饋,不過李戈那邊的反饋非常不錯。
玻璃製品在遼國很受歡迎,他買回去十萬兩的貨,沒多久就賣光了,至今都聯係盛維補了兩次貨了。
趙興對於遼國那邊的交易很是看重,讓盛維優先保證那邊的供應。
遼國錢財有限,很多時候都是用物來抵扣的。
雖說馬匹的比例不高,但是彆的貨物用處也不小。
像一些皮革可以製作輕甲,獸筋可以打造弓箭。
用玻璃這種東西,換取實用的物資,趙興自然願意。
趙興這邊賺的盆滿缽滿,自然惹得許多人眼紅。
不少人都在上書,說新式琉璃十分賺錢,應該把製作方法交給朝廷。
剛開始上書的人還少,官家也沒在意。
但是隨著上書的人越來越多,官家便讓人調查了一下,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了一跳。
據官家估計,要是經營的好,一年賺個一兩千萬兩銀子都沒有問題。
朝廷一年的賦稅才多少?
官家瞬間心動了,把趙興叫到宮裡,提出了此事。
趙興一聽說父皇要摘桃子,瞬間不樂意了。
“父皇,在您麵前兒臣就直說了,那個琉璃閣確實是兒臣的,但那是兒臣私人的,沒道理交給朝廷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