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權臣把持朝政,皇帝想要奪權,都要伴隨著一係列的爭鬥。
曆史上李治廢王立武,趙宗全登基後,想要追封生父,其實都是為了奪權。
這些事情隻是他們放出去的一個信號,讓百官選擇站隊。
西夏皇帝如今不到十五歲,就能除掉權臣,掌控大權,足見其能力。
趙興對於大宋曆史不了解,對於西夏曆史就更不了解了。
不過他還是知道,西夏現在這個小皇帝,是西夏曆史上能力手腕都很強。
隻不過這個小皇帝命不長,好像二十歲左右就死了。
可惜這個時空和曆史上存在一些差異,趙興也不清楚西夏小皇帝會不會如曆史上死的那般早了。
搖了搖頭,趙興沒有多去想此事,畢竟西夏小皇帝能力手段再強,也得花些時間收拾爛攤子,短時間也不會對大宋有什麼影響。
…………
趙興覺得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朝中相公們卻不這麼想。
小小年紀能夠奪權,代表了其能力手腕十分了得。
大宋和西夏能夠和平這麼多年,和西夏權臣當道有很大的關係。
西夏小皇帝能力不俗,卻又十分年輕,誰知道他會不會對大宋動兵。
不僅相公們擔心,官家也一樣擔心。
連忙召諸位相公和朝中重臣前來商議。
“諸卿,事情你們應該都聽說了,如今夏王掌權,邊境或起刀兵,該如何應對?”官家問道。
西夏是大宋的稱呼,實際上西夏的國號是夏。
西夏乃是黨項族,在唐朝時因平定黃巢起義有功,被封為定難軍節度使,當時唐朝朝廷對各路節度使幾乎失去了掌控力。
唐末天下大亂,慢慢形成了宋遼、夏三國鼎足而立的局麵。
不過那時候西夏並沒有自立,在宋遼間左右逢源,接受過兩國冊封。
上一任西夏皇帝,自立登基,大宋出兵討伐,最終大敗而歸,不得不接受西夏自立的事實。
然而官家依舊稱呼西夏皇帝為夏王,並不承認西夏皇帝為帝。
“陛下,臣認為應當往西北邊境增兵,以防萬一!”
“不妥!如今西夏態度不明,貿然增兵,反而會刺激西夏。”
“沒錯,往西北增兵不是小事,若是西夏不出兵,豈不是空耗錢糧?”
眾人七嘴八舌的議論了起來,一時間龍圖閣內一陣嘈雜。
“好了!”
官家被吵的有些頭疼,擺手製止了眾人,看向韓章問道:“大相公,當年西北邊防是你和範大相公製定的,你覺著如今該如何應對?”
“陛下!”韓章躬身一禮,沉聲道:“諸位同僚說的都有些道理,臣覺著夏王剛剛掌權,暫時不會貿然犯邊,臣覺得應當先派使臣前去恭賀,試探夏王的態度。”
韓章此言一出,剛剛還爭論不休的人,仔細想想,這確實是比較好的辦法,紛紛出言支持。
官家眉頭微皺,當年西夏自立,大宋出兵討伐,卻大敗而歸。
不僅丟了一些城池,還被遼國陳兵邊境,逼迫大宋增加歲幣。
當時損兵折將,軍心不穩,官家即便不願意,也隻能答應了遼國的要求。
遼國所求歲幣不多,和打仗的花費比起來,簡直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但那時候官家親政不久,先是打了敗仗,丟城失地,後又向遼國增幣。
對官家來說,是何等恥辱。
一係列的失敗,讓官家看到了大宋存在的各種弊端,這才有了變法圖強,洗刷恥辱的念頭。
官家少年登基,也曾意氣風發想要做出一番成績。
可惜新政短短幾年就因為各種原因,不得不叫停。
後麵又因為皇子接連夭折,對官家打擊很大,徹底消耗掉了他的心氣。
也就趙興出生,給了他安慰,這些年他才慢慢恢複了一些。
韓章提議先派使臣,前往西夏恭賀西夏小皇帝掌權。
雖然知道目的是為了試探西夏的態度,他也覺得這是恥辱。
一時間,官家有些猶豫。
…………
在官家頭疼的時候,盛紘臉色陰沉的看著地上跪著不停磕頭求饒的遲五,臉色陰沉如墨。
盛老太太說趙興對明蘭很是在意,盛紘心裡還將信將疑。
此時他已經完全相信了。
不然怎麼會在得知明蘭中毒,就派人調查。
這麼快就抓到遲五,送了過來。
雖然送人過來的人什麼都沒說,但是他能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麼?
“呼!”
盛紘思索許久,重重的呼出一口氣。
“冬榮!”
“主君!”
邊上站立的冬榮躬身等待吩咐。
“把他帶下去,先關起來。”盛紘說話時,給了冬榮一個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