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英國公的講述,趙興對於遼國和西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英國公對於遼國和西夏的知名將領都十分了解。
包括他們的性格和用兵習慣,遼國和西夏軍隊的優勢弊端,都能說的出來。
甚至就連遼國讓大宋十分頭疼的重騎兵,英國公都想了有些應對的辦法。
不過他的辦法聽著可行,卻沒有經過試驗,具體能不能行得通,還得將來戰場上試試才知道。
趙興聽的如癡如醉,他知道一些曆史,打西夏他還是有些把握的,實在不行就拿下河湟,嚴防死守,把西夏給拖垮。
但是對於遼國他是真的不知道怎麼辦,畢竟曆史上遼國也不是大宋滅的。
他在軍事上也是一知半解,隻知道燕雲十六州的重要性,肯定要把燕雲十六州給奪回來。
但是怎麼奪,他卻沒有什麼太好的辦法。
正當趙興想詢問英國公有沒有對付遼國的策略,一個管事打扮的男子匆匆走了過來。
門口侍立的禁軍,將其攔了下來。
“殿下,此人是臣府上外府管事,此時過來應該有什麼急事,臣過去問問。”英國公說道。
“嶽父不用麻煩。”趙興擺了擺手道:“放他進來!”
門口的禁軍聞言,讓開了道路。
那個管事走進前廳,先是向趙興行禮,然後向英國公行禮後急道:“主君,剛剛宮裡差人來,說陛下召主君入宮議事,讓主君立即入宮!”
英國公聞言臉色一變,說道:“知道了,你且退下!”
“是!”管事行禮退了出去。
“殿下,臣…”
“父皇急召英國公入宮,必然是有大事發生,英國公隻管去便是,不用管孤。”趙興擺手道。
一般皇帝召見臣子,都不會說立即入宮。
畢竟皇帝通常不會隻召見一人,距離不一樣,到達的時間也不一樣。
要是真的商議什麼事,人不到齊也沒法商議。
基本上都是給一個時間,在這之前入宮就行了。
像這種召見時要求了立即入宮的,通常都是發生了大事,等不及了。
“是!”
英國公也沒時間多說,叮囑張豐招待趙興,都沒時間去和妻子說一聲,就匆匆的走了。
趙興麵露沉思,英國公乃是武將,雖然兼任樞密院副使,但樞密院其實也是管軍的。
一般來說,和軍事無關的,父皇也不會召英國公去議事。
現在這麼急著召英國公入宮,必然是軍中發生什麼事了,甚至有可能是邊境發生了什麼事。
想到這裡,趙興向三水小聲吩咐了幾句,三水點了點頭,匆匆而去。
廳內隻剩下了趙興和張豐,不過趙興心裡想著事情,張豐又不知道說些什麼,很是安靜。
過來大約一柱香左右,三水回來了,湊到趙興耳邊,小聲說了幾句。
趙興聽完,臉色微變。
難怪父皇會這麼急著召英國公入宮。
原來前些日子邊境附近出現了數十股馬匪,這些馬匪人數多的有一百多人,少的也有數十人。
修繕城池的民夫,受到襲擾,雖說損失不大,卻也十分害怕,不得不暫停修繕城池。
一開始邊境那些將領也沒在意,畢竟遼國每年都會派小股騎兵冒充馬匪前來劫掠。
北方邊軍已經習慣了,也沒當回事,派出斥候,繼續修繕起了城池。
然而遼國那邊的探子很快傳來一個消息,遼國有往邊境增兵的跡象,就連遼國的兵馬大元帥耶律重元,也前往了邊境。
於是連忙派人八百裡加急,把消息傳回了汴京。
官家得知消息後,立馬召集軍中將領和文臣商議應對辦法。
得知事情始末後,趙興也沒心情在英國府多留,讓人去和張桂芬說了一聲,自己先離開了英國公府。
他也沒去皇宮,而是回了東宮。父皇沒有召他去,宮裡議事一時半會估計也結束不了,去了也沒用處。
趙興從英國公府出來的時候,急派人去找殷漢章。
他回到東宮不久,殷漢章就到了。
“臣…”
“行了。”趙興擺手打斷了殷漢章行禮,問道:“西夏那邊最近可有什麼情報傳來?”
自從暗衛建立開始,趙興就讓殷漢章往遼國和西夏派出探子。
這兩國都有漢人,派一些探子過去倒也不難。
通過錢財利誘,也收買了一些人。
不過收買到的大多數都官職不高,能夠提供的情報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