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沒外人,不用多禮,坐吧。”趙興擺了擺手,招呼兩人坐下。
“謝殿下!”兩人謝恩後坐了下來。
“你們來東宮任職也有些日子了,孤有意讓你們去西北軍中曆練幾年,你們意下如何?”趙興問道。
袁文紹和盛長梧聞言先是一愣,接著眼中露出一絲喜色。
“臣願意!”兩人回過神來,連忙起身表態。
武將相比較文官升遷要容易的多,但是如今沒有戰事,升遷反而不如文官。
俗話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如今不打仗,立不了功。而戍邊就是苦勞了。
趙興派他們去邊軍曆練,按照慣例會升個一兩級,戍邊幾年回來,還能再升一次,他們自然不會拒絕。
趙興微微頷首,說道:“那你們準備準備,等任命下來,就出發吧。這次前往西北戍邊,沒個幾年回不來,孤特許你們攜帶家眷,一同前去任職。”
“多謝殿下!”兩人聞言更加激動了。
盛長梧成親沒多久,正是粘糊的時候,能夠帶家眷,他自然高興。
袁文紹剛剛激動過後,心裡就充滿了擔憂。
他母親一直針對華蘭,他在家母親好歹還有所收斂,一旦他去戍邊,華蘭的日子就更難過了。
當聽到趙興允許他帶家眷,心中激動可想而知。
“任命這幾日應該就會下來,這幾日你們就不用來當值了,和家人團聚團聚,準備出發吧。”趙興說道。
“是!”兩人行了一禮,告退離開。
袁文紹走的時候有些欲言又止。
自從他來東宮當差後,他母親多次讓他在趙興麵前為他兄長美言幾句,看看能不能讓袁文純也到東宮來當差。
袁文紹為人孝順,不願忤逆母親,答應有機會見到趙興的時候會試試看。
剛剛他因為興奮給忘記了,如今已經行禮告退,他也不好再開口了。
…………
趙興到底還是高估了朝中那群文官。
遼國有興兵跡象的消息並沒有傳開,但是朝中的文官通過各種途徑還是得到了消息。
不過他們根本沒有在意,繼續上奏彈劾。
這次他們彈劾的是王安石,他們也清楚彈劾趙興意義不大,反而會惹得官家不喜。
而青苗法是王安石提出來的,隻有解決了王安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否則即便阻止了青苗法,以後王安石還會蠱惑太子殿下實行彆的新法。
開封府衙派人在下轄各縣抓人,自然瞞不過他們。
而這也給了他們一個很好的理由。
在他們口中,王安石成了十惡不赦之人,蠱惑太子實行新法,更是肆意打擊報複,導致民怨沸騰。
他們不僅上書彈劾,這日早朝,以禮部右侍郎嚴寬為首的一群官員,更是直接當朝彈劾。
官家聞言卻是大怒:“如今遼國有興兵之跡,爾等不思抵禦外敵,卻隻盯著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不放,簡直不知所謂!”
“陛下,事關儲君焉有小事?祖宗之法不可改,太子殿下年幼,受其蠱惑,若是放任不管,大宋危矣!”
禮部右侍郎嚴寬義正言辭,大義凜然,引得一眾官員附合。
大有不處置王安石,大宋就要滅亡的意思。
韓章剛想出列,官家淡淡道:“青苗法之前從未有之,何來改祖宗之法一說?”
“陛下,雖未有之,但青苗法實行不久,整個開封府民怨沸騰,王安石為了掩蓋事實,派人四處抓人。長此以往,必然會激起民變。對太子殿下的威望,也有損害!”嚴寬說道。
“朕怎麼聽太子說百姓對青苗法甚是擁戴,和你們說的並不一樣?”官家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