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青青是從現代穿越過去的一縷幽魂。
她一個腦子裡雖然沒有什麼正兒八經的東西,可是從小到大看電視看新聞,也都知道什麼叫轉移注意力。
現如今,百姓的目光都在龍山寺死的那十幾個僧人身上,若是這個時候,出現一個輿論的反轉,那洛青青身上的擔子,自然輕了不少。
而且,這件事有人推波助瀾,洛青青也可以換個主題,反正,之前身為社畜的洛青青,很清楚任何時代,百姓隻關心自己關心的事情,這個時代的百姓,沒有電子產品,沒有任何可以很快就獲得消息的通道,他們所謂的精神寄托,更多的都來自於聽他人八卦。
“以晟哥哥,你去找個茶樓,那種很有名氣的茶樓,好好給他們說一出,喻親王是如何保護百姓,如何維護邊境太平的。”
洛青青大踏步走到座位上,“我先寫出一部分,你呢,立刻讓茶樓和戲園去準備,然後你再去詢問三皇兄身邊的人,讓他們好好說說三年前的風采,這樣,這個劇本就成了,如此一來,我那些事情,總會被暫時遺忘的。”
當然了,每一次說洛喻傑的英雄事跡的時候,都會提出,這是洛青青指示,目的就是不想讓洛喻傑做了如此大的好事,京都百姓都不知道。
如此一說,百姓都清楚,原來洛喻傑做的事情,是皇上特意恩準,讓大家知道,那不就是皇上的旨意,讓洛喻傑守衛大慶國邊境,保護大慶國百姓。
茶樓戲曲一夜之間,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頭。
全都在歌頌洛喻傑的俠肝義膽,也在說他的英雄事跡,而對於洛啟恒,隻字不提。
當然了,隨著洛喻傑的名字響徹整個都城的時候,皇上的恩典,也讓無數人讚歎,皇上能有如此胸襟,能在洛喻傑根本不配合的情況下,還能宣傳他的英雄過往,這是何等的胸懷,這是何等的大度,這樣的皇上,絕對不會做出任何,對百姓不利的事情。
洛喻傑得知消息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了,而他知道大街小巷全是自己的名字的時候,第一時間問的是,“還有百姓,要去宮門外要求皇上去龍山寺嗎?”
他的心腹韓彥君連忙搖頭,不過韓彥君很是高興,“恭喜王爺,賀喜王爺,多年的沉寂,如今算是改頭換麵,為日後的路,不知省了多少力氣。”
韓彥君扶著洛喻傑的胳膊走到窗戶處,“王爺,這皇上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非要如此呢?屬下實在是想不通。”
洛喻傑鬆開他的手,一腳提到桌子腿上,疼痛讓他暫時保持了清明,“皇上這是轉移大家的視線,洛青青,果然沒有讓本王失望。”
“百姓要求她去龍山寺,進行拜佛活動,可是她才說過,她不信佛,也不信鬼,若是聽了百姓的話,不得不去龍山寺,那皇上的威嚴何在?”
洛喻傑冷哼一聲,臉上看不出任何喜悅之情,“洛青青不想去,自然會找個更好的事情,把大家的視線都轉移過去,等百姓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定是她主動站出來說的時候。”
韓彥君大驚失色,“如果按照王爺這般說,那我們不就成了皇上的擋箭牌?而且,那十幾個僧人,仵作的檢驗結果,以及我們呈遞上去的奏折,皇上完全不按照我們準備好的計劃走,她這是另辟蹊徑,好一個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