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天色晦暗,像沒開燈的屋子。
淺灰色的雲層低垂著,空中下著一場大雨。
整個北京城的街道幾乎被雨水淹沒,人們不得不穿著雨鞋,打著雨傘抱怨起來。
朝陽區左家莊北,兒童文學編輯部。
一個大院子裡立著兩棟四層小樓,成並列狀,門口種著兩棵楊樹,一棵光禿禿的,一棵枝葉繁盛。
編輯部樓底下有個小木頭房子,裡麵還栓著一條土狗趴在窩裡,黝黑透亮的狗眼睛盯著眼前一個舉著傘的年輕姑娘。
這姑娘正端著碗沒吃完的早餐往狗盆裡倒,小心翼翼的,生怕被人看到。
“小胡,你帶雨傘沒有?借我用用,今兒出門太急,忘帶傘了。”
正在這姑娘倒飯的時候,不遠處傳來一個年輕女人的聲音,她循聲看去,發現是是編輯部的徐德霞編輯。
“徐姐,是你啊,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我爸呢!”
小胡姑娘鬆了口氣,將手中的傘遞過去笑著說,“喏,給你好了,我剛來一會兒,正要上去呢。”
“噠噠噠~”
徐德霞穿著一雙女士皮鞋走來,堅硬的鞋底在大理石地麵上發出清脆的聲音,她接過雨傘,撐開,“算算時間,郵局的同誌這時候也該來了,你也彆上去了,跟我去拿些稿件。”
“稿件?什麼稿件要兩個人拿啊?”
小胡姑娘撓了撓頭,一副不太聰明的樣子。
“你是第一次來實習,不知情很正常,像這樣的稿件我們編輯部一來就是幾蛇皮袋子,兩個人還要來回搬幾趟才行。”
徐德霞解釋道,眼前這個小女生姓胡,胡主編的胡,是這個月新來的實習生,胡主編就交給她帶了。
“哦哦,徐姐您上次不是說程開顏老師這段時間會投稿子過來的嗎?怎麼這麼久了都沒有動靜?該不會是騙人的吧?”
二人腳上踩著雨膠鞋,毫發無傷的趟過編輯部門凹凸不平的水坑,小胡姑娘甚至在水中興奮的蹦躂兩下。
要不是你爸是胡主編,我非得一巴掌扇在你後腦勺。
徐德霞歎了口氣,接著說:“放心吧,程開顏不會食言的,人家身子又不是鐵打的,上個月才刊登了《情書》,新寫的兒童文學作品,最快也要這個月月中吧?”
“那就好。”
小胡姑娘拍拍沉甸甸,堪稱壯碩的胸口,一陣晃蕩,“我可太期待了程老師的新作品了,兒童文學獎的第一名……我們兒童文學的救世主!”
看得徐德霞咬牙切齒,真是胸大無腦的家夥!
不過眼紅歸眼紅,小胡說的這話倒是不錯,兒童文學的救世主。
年前《兒童文學》的銷量都跌破二十了,但三四月份《兒童文學》的銷量已經來到六十餘萬,預計五月份的銷量會維持這個水準,畢竟是由程開顏,第一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的加持才有這個水平。
編輯部的編輯們都給程開顏起了個諢號,叫他小救世主。
當然隻是開玩笑的性質。
但恰恰說明了,程開顏的作品在這個兒童文學曆經嗡嗡嗡摧殘後,堪堪複蘇時代的可貴,珍稀之處。
像程開顏這樣,既有兒童文學的趣味性,又有純文學的深刻文學性的作品是少之又少。
以至於徐德霞在人民會堂的頒獎儀式上,成功向程開顏約稿這件事,兒童文學編輯部的編輯們都很期待。
“也該來了吧?”
徐德霞心中思索著,二人腳步加快來到門口的傳達室。
“葉叔,今天郵局的同誌會來嗎?”
徐德霞踢了踢半睡半醒的門衛大爺他的凳子。
“來啊……唔……我看看時間,八點五十,九點鐘會來。”
葉大爺迷迷糊糊的抬頭瞥了眼頭頂的時鐘,隨後說道。
不一會兒,大街上重重雨幕中,一輛畫著郵政標誌的小卡車停在門口,一個年輕人穿著黑色雨衣下車。
“兒童文學的,有你們的信!兩袋子。”
“來了!彆睡了,快起來幫忙!”
徐德三人將三袋子稿子“掩護”到傳達室,再折返幾次抬進編輯部。
編輯部門口,三人在乾燥的地板上留下濕漉漉的腳印。
“又來稿子了?這段時間稿子特彆多啊。”
有編輯好奇的問道。
“或許是第一屆兒童文學獎的原因吧,激勵了這些作家們,對了上次我又發掘了一個新人,叫什麼曹軒,天賦相當不錯!”
“恭喜啊,好好培養。”
“翻翻稿子吧,聽小徐說程開顏的稿子最近也快來了。”
“是啊!”
……
幾個空閒的編輯們,紛紛蹲在蛇皮袋子旁尋找著。
不一會兒徐德霞,將最後一袋子放在腳邊翻找起來,不一會兒,一個相當厚的稿件引起了她的注意,‘該不會是那家夥的吧?’
徐德霞神使鬼差的拿過來一看,嘿!您猜怎麼著?
“還真是!”
拿著手中的稿件,得意的掃了一圈正在尋找的編輯們,“不用找了,我已經找到了程開顏的稿子,這就是我們兩個之間的羈絆啊!”
“切~有什麼了不起的。”
“小徐,待會看完了給我看看!”
“我第三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