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著對方離開,蔣風坐在凳子上,打起萬分精神看起了論文。
大概有幾百頁的樣子,很厚。
“倒不像是論文,反倒是像一本書了,希望這篇論文不會讓我失望吧。”
蔣教授搖搖頭,往下翻看起來。
文章在摘要中說:本文選擇以母題為元素,有助於探尋各個母題的獨特意義和審美特征,從而全麵把握文學作品。
將兒童文學劃分為愛,頑童,自然這三類母題,這不是為了比較三者之間的高低優劣,而是為了深入理解不同種類的作品。
在三大母題的分類原則基礎之上,本文將構建一個完整的兒童文學作品的審美與批判的框架,輔以其他兒童文學理論……
“愛,頑童,自然?這三類母題,的確能涵蓋許多作品。”
“這裡的運用母題這一思路對現有兒童文學作品劃分,的確是一個相當驚豔的事情。”
蔣風單手擱在桌子上,陷入沉思。
還是繼續往下看。
母題是什麼呢?
母題是文學和藝術領域中的一個術語,指的是在文學作品、藝術作品、音樂作品或其他文化表達中反複出現的元素或主題。
這些元素可以是具體的圖像、符號、情節、主題、場景、人物類型或任何其他顯著的特征,它們在作品中承擔著傳遞特定意義、情感或信息的作用。
美國學者斯蒂·湯姆森在《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中就有一段定義,他說:“一個母題就是一個故事中,最小的能夠維持存在於傳統中的成分。要如此,它必須具備某種不尋常的,動人的力量。”
文學理論中,母題通常用來指代那些在不同文化、不同時代、不同作者的作品中反複出現的普遍性主題或模式。
說白了也可以理解為一種變相的“套路”。
如“愛情”、“死亡”、“戰爭”、“成長”等普遍的人類經驗。
象征性的:如某些特定的物品、動物或自然現象,它們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相似的象征意義。
敘事性的:如“英雄之旅”、“悲劇”、“喜劇”等敘事結構。
……
毫無疑問在兒童文學中,母題尤其重要,因為它們可以幫助傳達適合兒童理解的複雜概念,同時激發兒童的想象力和認知發展。
蔣風教授一邊看,一邊拿著筆在紙張記錄寫下一些文字,精神振奮不已。
這一發現,就足以讓他這次路程“回本”。
顯然這位名叫程開顏的作者,為了降低閱讀的理解難度,特意做了許多解釋。
“嘩啦~”
往下翻動一頁,正式進入到論文正文。
第一節中文章提到對三個母題的詳細劃分,以及各自的特征要素。
母愛型母題就是標準的站在成人立場上的創作,體現的是成人的視角,尤其是母親的視角。
這一類作品占最多數,通常沒有嚴肅的教育目的,而是讓孩子從故事中獲得快樂和愉悅。
故事往往離現實較遠,情節曲折但不過於刺激,多以“大團圓”結尾。
語言體現母性的慈祥和安詳,適度的幽默與誇張,符合兒童的遊戲心理。
例如《灰姑娘》中灰姑娘在每次遇到困難,都有外在的一股力量幫助度過難關。
父愛型作品則充斥著教育性,審美著重於直麵人生困難,它的審美追求開始轉向“揭示人生難言的奧秘”,父愛型作品最大的特征是“直麵人生”。
隨後是頑童母題則充分切合童心論,兒童本位論,完全站在兒童的視角上探索世界。例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等
自然母題則表現的是自然萬物,而“人隻是唯一的見證者”。
……
“相當嚴謹的分類原則,沒想到作者還對這麼多經典作品做了充分的分析,第一篇還是葉聖陶老先生的《稻草人》。”
這部可是中國現代童話的開山之作,它的出現標誌著中國童話創作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中獨立出來,開始有了專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作品。
作為兒童文學研究專家,這部作品他可是倒背如流,實在太熟悉了!
蔣風教授越往下看心中越發清晰。
果不其然,作者站在他的理論上對以下諸多作品進行了極為詳細的分析。
《稻草人》中的“愛”體現在稻草人對主人——一個可憐老太太的忠誠和關愛上……
稻草人雖柔弱無能,卻心裡願意救一切受苦受難的,體現了一種無私的愛……
這種愛是“母愛型”作品的特征之一,即站在成人的立場,傳遞出對兒童的關愛和保護。
而其中稻草人的獨特視角,則代表著兒童,從兒童的角度來思考整個世界,身周發生的一切,社會現實和人性的複雜。
這種直麵現實的創作風格與“頑童的母題”中的審美特征相呼應,即通過兒童或類似兒童的角色來揭示和反思現實世界的問題。
……
越往下看,蔣風心中越發激動,“像這樣完整的理論框架和論證的邏輯鏈,實在太過完美了!”
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一直到晚上六點半。
此時四周天色暗淡下來,辦公室隻有窗外陰暗的光線,四周一片安靜。
蔣風已經餓得兩眼發昏,肚子咕咕直叫,但他依然廢寢忘食的閱讀著這篇論文。
“啪嗒……”
忽然,辦公室光線驟然亮起,讓蔣風教授忍不住伸手遮住眼睛,下意識的問:“是誰啊?”
“蔣教授是我,小方,我給您送飯來了。”
蔣教授循聲看去,果然一個人高馬大的小方走進辦公室,拿著一盒盒飯遞了過來。
揭開蓋子,這下看了一下午論文的蔣教授,立刻大口大口吃了起來。
十分鐘後。
吃完飯,擦乾淨嘴。
小方這才問道:“教授,我們這次沒白來的吧?論文質量如何?”
中午回到招待所後,小方睡了一下午,一直到五點鐘這才醒來,拿著發的飯票去吃了晚飯,這才意識到蔣教授一直沒回來,連忙買了飯直奔辦公室而來。
“驚豔,理論框架完整,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這位程開顏同誌對兒童文學的研究深度,堪稱國內兒童文學界年輕一代第一人。”
蔣風教授深吸一口氣,壓抑住語氣中的興奮與顫抖,沉聲說道。
多久了,多久沒有在國內看到一篇兒童文學領域的研究論文了?
他等待這一天實在太久了,不然也不會千裡迢迢來到BJ,就是為了一篇論文?
當然不是,他為的是這個名叫程開顏的人!
天可憐見,吾道不孤!
“第一人?!”
小方同誌大驚失色,連忙問:“難道連您也不如他嗎?”
“論及理論框架的完整性,我不如他,但其他方麵相差不是很多。”
蔣風教授暗地裡瞪了這個學生一眼,老臉一紅說道。
“老師,程開顏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
“不管了,你也看看論文,對你以後大有幫助,走走走!
我們回去通宵把這篇論文看完。”
蔣教授起身拿起稿子,二人轉身回宿舍。
淩晨三點,師生二人將論文終於看完了。
看完後倒頭就睡,一直到上午十一點才睡醒,連忙往編輯部趕去,忙著通知那位嚴家炎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