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
清晨第一縷陽光順著城市中軸線冉冉升起時,刺破清晨的薄霧。
校尉胡同,梧桐院。
一聲公雞打鳴,在四合院中響徹。
程開顏翻身起床,換了身乾淨衣服。
昨天,大家從房山老家坐車到縣裡姐姐家吃了頓午飯,就回來了。
結束遊玩,大家收拾東西各回各家,回歸自己的生活。
當天傍晚,程開顏家中就有軍旅采風工作小組的乾事上門,送來了一大堆文件和一個驚人的消息。
他,程開顏,莫名其妙的成為了本次軍旅采風工作小組的副組長。
而正組長本人,就是寧綰嘉的小姑,有過一麵之緣的寧秋月。
聽到這個消息,程開顏既是懵逼,又是明悟。
他哪裡還不明白,就是因為寧秋月,他這才被點了名上前線采風。
“該不會是為了報複小姨吧?”
程開顏心中有所猜測,至於這個莫名其妙得來的副組長是什麼情況,他一時半會兒還搞不清楚。
隻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不過,昨天傍晚那位工作小組的年輕乾事,還提到了明天有一場重要的會議召開。
以“戰地風華,烽火墨韻”為主題的軍旅采風動員大會。
會議在BJ作協駐地召開會議。
上次在總政召開的會議是下發采風通知,做采風計劃安排,動員各大文藝單位積極響應。
那麼這次的動員大會,則是做最後的動員,以及采風的各項具體安排。
參會成員是參加這次軍旅采風的作家們,無論是自願還是被自願報名的。
這次的動員大會,都得來。
北京城的動員大會,由采風工作小組親自主持會議。
而其餘地方因地域限製,則由作協代為召開。
心中思緒紛飛,程開顏將疑惑埋在心底。
“媽,今天有點事出門一趟,中午不一定回來吃。”
他帶上公文包走出房門,對正在院子裡清洗衣服的母親說道。
“嗯。”
……
BJ作協所在的前門西大街,是一條有著豐富人文曆史的大街。
坐落在紫禁城中軸線上,連接天安門和正陽門。
前門大街,得名於興建於明朝永樂年間的紫禁城正南門,也就是正陽門,俗稱前門。
這條街上,坐落著各種形形色色的奇特建築。
宣武門的天主教教堂,是北京城最早的一座天主教教堂,三層巴洛克風格,屹立在這裡將近三四百年。
還有京奉鐵路正陽門車站,天主教法文學校。
此外,著名的北京老字號,全聚德烤鴨店也在這裡。
還有一條極具盛名的古代商業街“大柵欄”,距今已有五百年的曆史。
大柵欄的名字來源於明代孝宗弘治元年,當時為了加強治安,在街巷道口設置木柵欄,其中廊房四條的柵欄高大堅固,被稱作“大柵欄”。
到了清代,大柵欄就成為BJ最繁華的商業街之一,聚集了眾多老字號商鋪,如賣醬菜的六必居、賣藥的同仁堂、賣鞋子的內聯升、賣綢布的瑞蚨祥等。
雖然1900年,義和團一把火焚毀了大柵欄,但重建至現在依然繁華,清代的眾多老字號,依舊在這裡彙聚。
門框胡同是大柵欄的美食一條街。
程開顏兜兜轉轉,跑到這兒來了。
反正開會時間還早,之所以沒在家吃,主要是喝稀飯喝膩了,出來解解饞。
在賣餛飩的小攤門口,程開顏點了碗撒蔥餛飩,坐下吃喝。
泛著油花的高湯,肉質飽滿的餛飩令人欲罷不能。
早上七點的大街上,行人絡繹不絕,有不少像程開顏這樣提著公文包坐在小攤邊吃早飯的人。
不遠處的街道口。
幾個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穿著白襯衣,腳踩軍綠解放鞋,胸口插著鋼筆,手中提著公文包,頭戴紅星帽走進了門框胡同小吃街裡。
他們舉手投足間有種整齊劃一的節奏感,就好像是從軍營中走出來的一樣。
“蘇進,沒想到這次你也參加到了軍旅采風中來,你不是在人民文學改稿子嗎?稿子改完了?”
其中為首的中年男人對身側一個僅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好奇的詢問道。
“存葆同誌這你就不知道了吧,朱同誌的稿子已經改完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回部隊了。
隻不過恰好趕上了這次的軍旅采風,采風工作組的乾事得知了小蘇同誌這位在京的軍旅作家,就找上門來了,力邀他參加。
據說還是那位寧組長親自下的命令,說像朱蘇進同誌這樣的青年才俊一定要吸納到采風隊伍裡來才是。”
不等年輕人回答,另一側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同誌眼神有些欽佩的看向這位年輕身材板正,五官端正的年輕人。
這位年輕的同誌名叫朱蘇進,十六歲參軍,二十五歲開始創作。
78年出版了首部長篇作品《懲罰》受到一些評論家的好評,一時間小有名氣,被譽為天才。
此人樣貌端正,氣質板正,有著軍人剛強的作風,就是脾氣有點倔,性格比較高傲。
幾個月前朱蘇進給《人民文學》投來了一部彆樣的作品:《一個夏令營的故事》。
故事圍繞這一群少年人之間發生的故事,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少年們在夏令營中的成長曆程,展現了他們的友誼、勇氣和對未來的憧憬,充滿了正向的觀念和時代特色。
因此被人民文學的崔道怡編輯欣賞,特意邀請這位朱同誌來BJ改稿。
而這位名叫周玲的女同誌,畢業於北大中文係,現在在人民文學雜誌社工作,擔任實習編輯,負責接待這位年輕的軍旅作家朱蘇進同誌。
“周編輯過譽了,不過是寧組長賞識鄙人罷了。”
朱蘇進對此隻是推了推鼻間的眼鏡,謙虛的說道。
但他卻眼露笑意,神情流露出傲然之色。
其實這位周編輯說的並不全麵,采風工作組的乾事不僅僅是力邀他參加采風,還給予他特殊的優待與補貼。
那位三十多出頭,美得驚人的寧組長,甚至還直言,他要是寫出優秀的作品獲獎,還有機會調動工作崗位。
畢竟朱蘇進已經二十七歲,接近三十了,不可能一直待在部隊,謀求調動自然正合他意。
另外,這位美麗動人,氣質出眾的寧組長,也深深的觸動了他那顆未經人事的心。
‘這世上怎麼會有如此知性優雅,成熟嫵媚的女同誌,實在令人驚豔!更何況還有如此深厚的背景權勢……為了她我寧願冒著危險上前線采風!’
美貌和權力相結合,對男人的衝擊力更是巨大的。
俗話說得好,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更何況是朱蘇進這位二十多年的單身漢,可謂一見傾心,一見鐘情。
朱蘇進想到那位寧組長不下於她美貌的權勢,就更是心動不已。
於是連忙答應了采風。
他這些年在部隊裡生活多年,對軍旅生活了如指掌,心中早有故事付諸於紙上。
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射天狼》。
本想著等到自己筆力成熟後,再進行創作,現在看來,這次采風正是個大好的機會。
“呼……待會開會,就要見到她了……我是不是該買束花?寫首情詩?”
朱蘇進心中陷入甜蜜幸福的糾結之中。
不多時三人走到街道中間,為首的中年男人笑著指著前麵的餛飩攤子說:“柳嬸子家的餛飩可是大柵欄一絕,鮮美無比,不可不嘗。”
“就依楊大哥的。”
朱蘇進毫不在意的點了點頭,一旁的女編輯也從善如流。
“柳嬸子,來三大碗餛飩。”
中年男人喊了聲。
穿著圍裙的柳嬸子連忙笑嗬嗬的應了聲,“快做快做,馬上就來。”
三人坐到空桌子上,身側有個背對著他們的年輕人,吃的正歡。
“聽說你們聽說了嗎?今天的會議上不僅僅安排各個作家分配的隊伍,確定出發時間,甚至還要選出一位副組長,來協助那位寧領導的工作。”
中年男人姓楊,是作協的專業作家,知道一些小道消息。
不過沒什麼有名的作品,隻出版過一部詩集,因此被推薦到采風隊伍裡來。
他不像朱蘇進這樣的天才,處女作就備受好評,第二部作品更是即將發表在《人民文學》上。
“副組長啊,這個職位有什麼不一般的嗎?”
周編輯好奇的問道。
“就這麼說吧,采風工作小組這個名頭看起來不起眼,這次軍旅采風畢竟是一個全國性質的活動……這是一個平台,采風工作越出色,被上麵領導看中的可能就越大,即便是一個副組長也是不可小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