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他倆除了一大早去把傘歸還老奧德裡安,一整天都在屋裡溫習基礎通用魔法。
他倆準備了超過四副魔法師紙牌——並沒有什麼特彆之處,隻是印著已故的曆代著名魔法師的肖像和他們的生平事跡而已。上麵有赫普大陸曆代領導人,偉大的咒語發明者,為赫普大陸的和平安定做出過傑出貢獻甚至犧牲的人,每副六十四張。
他們倆配合,試圖用懸浮咒——在這種學校能學到的為數不多、還算有用的魔法之一,搭建一座五層的紙牌塔。
如果是用雙手搭建紙牌房當然很簡單。兩隻手各拿一張紙牌,搭成三角形,然後圍成一個圈,一層一層向上搭建即可。
但是對於使用魔法操控來說,這可真是個浩大的工程。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先普及一下懸浮咒的相關知識了。
還記得前文提到過,老奧德裡安讓平躺在地上的瑞爾平空移動的那個魔法嗎?那就是個典型的懸浮咒,隻不過施法對象不是對物,而是對人,需要施法對象配合才行。
懸浮咒不需要記太複雜的揮舞指令,隻需要揮舞魔力載體,對著施法對象畫上一個圓再輕輕點一下,念出一句簡單的咒語:“light,right&nbp;and&nbp;go!”,然後建立起魔力鏈接,對施法對象進行持續的魔力輸出,就可以把東西移動到你想要的位置。根據需要移動的東西重量不同,需要移動的距離不同,所耗費的魔力也不同。例如,假如移動一根羽毛筆一厘米需要消耗一點魔力,那麼移動一個桌子一厘米可能就需要一百點魔力,同樣的道理,移動一根羽毛筆一米也需要一百點魔力。
當然,不要試圖用這種低級魔法去控製一個腦袋正常的人,因為隻要那人不傻,就可以憑借自身的意誌切斷這個脆弱的魔力鏈接。所以老奧德裡安當時才會要求瑞爾全身放鬆。
那麼,一個人使用這個魔法看起來還是挺容易的?沒錯,確實不難,然而真正難的地方在於兩人的配合。
紙牌很輕,這個練習需要通過產生的魔力鏈接對紙牌進行細微、持續的控製,也就是需要持續輸出少量的魔力,而且兩個人對紙牌在同一時間所輸出的魔力量必須基本一致,不然所導致的後果隻能是牌向一邊倒。這個練習的意義就在於,在最大程度節省你的魔力的同時,幫你熟練掌握懸浮魔法,練就你最細膩的魔力輸出控製。
順帶一提,艾倫是沒有魔杖的,他的施法靠的是雙手。
說起這個來,就又要解釋一下關於魔力的一些基本問題了。
根據史書記載,被稱作“魔力”的這份力量,是在將近兩千年前被一位名叫烏德梅爾的占卜師所發現的。他本來隻是一個沉迷於占卜的小老頭,整天盯著不知道他在哪兒撿到的占卜晶球念念有詞,雙手在上麵拂來拂去,偶爾還會神神叨叨地尖叫,像是從裡麵看到了什麼不得了的內容。見過他的人都覺得他有點神經兮兮的。但正是長時間處於靜坐狀態的他,察覺到了身體內最細微的能量變化。有一天他察覺到,他體內會自然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能量,像是一股蒸汽,又像是一股水流,在他體內流動,然後流走。在他無意間念出了某些關鍵詞之後,他感到手掌和水晶球之間似乎有什麼東西把他們連接了一起,接著他就看到,水晶球竟然隨著掌心的舞動飄了起來!
這便是最早的懸浮咒,烏德梅爾便是第一個發現並使用了魔法的人。
魔力就這樣以一個如此偶然的方式,被一個如此偶然的人發現了。
或許,這也是必然。因為即使他沒有發現,也遲早會有其他人發現的吧,跟他一樣的人。
之後“魔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並掌握。人們也漸漸體會到,人體雖然天生可以產生魔力,卻並不適合儲存。也就是說,魔力一邊在慢慢產生的同時,也在一邊悄悄流失。它確實像一股水流,發源自人體,也經由人體流走。大概這也是遲遲沒能發現它的存在的原因。
不過好在隨著時間的流逝,又有人發現了“魔力載體”。
魔力載體可以阻止魔力流失,把人體平時自然產生的魔力都儲存起來。它就像是一個瓶子,而魔力就像是水,儲存魔力就是一個把水倒進瓶子的過程。唯一不同的是,這個瓶子永遠也裝不滿。
適合作為魔力載體的東西有很多,任何沒有生命體征的物體都可以。一根羽毛,一根拐杖,一根樹枝,甚至隻要你願意,一坨狼人的排泄物都可以,隻要不是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