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相視一笑,雖然關係已不複從前,但至少在這一刻,他們能夠以成熟和理智的態度麵對彼此,為這段關係畫上了一個相對圓滿的句號。
林淺悠:“真沒有想到,張金明如此沒有邊界感……”
陸芳瑤:“淺悠,你說的邊界感是指?”
林淺悠:“我和他談了五年,他居然不告訴我,隻是當我是朋友,白白浪費我這麼多年光陰。”
陸芳瑤:“”我看他不僅是這樣,她在跟你談的時候,也在跟我套近乎,而我,沒有把持住自己,我那時雖然認為你是他女朋友,但我覺得他是個有能力有才華的男人,是女人青睞的對象,所以即使他沒有邊界感,我也覺得對自己來說是個機會。如今想想,真是可笑!”
陸芳瑤的話音落下,空氣似乎凝固了一瞬,兩人的眼神中都閃過了一絲複雜的情緒。
林淺悠輕輕歎了口氣,轉過身,望向窗外斑駁的光影,似乎在尋找著某種答案或是慰藉。
林淺悠:“芳瑤,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他是否同時與你交往,而在於他對待感情的態度——缺乏明確的邊界感,讓人無法捉摸他的真心。”
陸芳瑤走上前,輕輕拍了拍林淺悠的肩膀,眼中滿是理解與歉意:“淺悠,我懂你的感受。我們都被他的溫柔和才華所吸引,卻忘了問清楚彼此在他心中的位置。我承認,我當時的想法很自私,但我真心希望你能找到屬於你的幸福。”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似乎在通過這份靜謐來整理各自的情緒和思緒。
最終,林淺悠轉過身,眼神變得堅定而清澈:“芳瑤,謝謝你告訴我這些。我想,是時候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答案了,至少要給自己的心一個交代。”
陸芳瑤微笑著點頭,眼中閃爍著鼓勵的光芒:“對,就該這樣。感情的路上,我們總免不了會受傷,但正是這些經曆,讓我們學會了如何更好地去愛和被愛。”
陸芳瑤:“我們都得尋找自己的幸福了。假如說,張金明再給你打電話,要求複合,你答應嗎?”
林淺悠:“不答應,我個人認為,感情專一,才是幸福的基礎。”
陸芳瑤:“好的。那祝你幸福!”
林淺悠:“你也是啊!”
張浩然得知自己的兒子已經和林淺悠和陸芳瑤都談崩了,他覺得陸芳瑤家境還可以,沒有想到兒子居然兩個都沒有談成,心裡著急,他決定幫兒子物色對象。
張浩然坐在書房的落地窗前,手中緊握著那杯已漸涼的咖啡,目光穿過繁華都市的燈火闌珊,心中五味雜陳。
他深知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都市裡,年輕人的感情世界遠比想象中複雜多變。
既然兒子與林淺悠和陸芳瑤的緣分已儘,作為父親,他必須站出來,以自己的方式為兒子鋪就一條新的幸福之路。
第二天清晨,張浩然便開始了他的“秘密計劃”。
他首先利用自己廣泛的人脈網絡,從商界到政界,再到文化藝術界,一一篩選,尋找那些既符合兒子性格喜好,又擁有良好家庭背景和素養的女孩。
他深知,在這個時代,門當戶對雖不是唯一標準,但相似的成長環境和價值觀能讓兩人更易產生共鳴。
與此同時,張浩然也沒有忽視對兒子的心理疏導。
他找了個周末,與張金明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談話。
沒有責備,隻有理解和鼓勵,“金明,感情的事不能勉強,過去了就讓它過去吧。爸爸知道你心裡不好受,但人生還長,總有那麼一個人,會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與你相遇。”張浩然的話語溫柔而堅定,仿佛一股暖流湧入張金明的心田。
在父親的鼓勵和支持下,張金明開始嘗試參加各種社交活動,重新打開自己的心扉。
而張浩然則默默地在背後,以一種更加細膩和巧妙的方式,安排著各種“偶遇”。
終於,在一次由張浩然精心策劃的慈善晚宴上,張金明遇到了蘇晴——一個性格溫婉、才華橫溢的富家女。
她不僅有著令人羨慕的學術背景,更有一顆熱愛公益、溫暖善良的心。
兩人在晚宴上的交流自然而愉快,仿佛有說不完的話題,彼此眼中都閃爍著前所未有的光芒。
張浩然看在眼裡,他知道,這一次,兒子可能真的遇到了那個對的人。
但他也明白,真正的幸福需要靠他們自己去爭取和守護。
於是,他選擇了默默祝福,讓張金明和蘇晴在自然的交往中慢慢了解。
他深知,愛情是一場美麗的邂逅,更是兩顆心靈的相互靠近與理解。
張金明和蘇晴從最初的禮貌問候,到後來的深夜長談,他們漸漸發現彼此身上有著許多未曾察覺的共鳴。
蘇晴的溫柔與堅韌,讓張金明在快節奏的工作之餘找到了心靈的慰藉;而張金明的才華與帥氣,也讓蘇晴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心與依靠。
張浩然看在眼裡,樂在心裡。
他時常在不經意間為兩人創造機會,或是在他們需要時給予最適時的幫助,卻從不言及自己的刻意成就。
他的存在,就像是一縷溫暖的春風,輕輕吹過,不留痕跡,卻讓一切變得更加和諧美好。
一個春日午後,張金明鼓起勇氣,邀請蘇晴一同在城市的公園中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