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璋在老國公爺喪事的第三天就走了。
一家人都身穿孝衣,等在城門處送宋璋。
宋璋身邊帶了近千人,浩浩蕩蕩的排列整齊,打算一路招兵買馬往西恩去。
城門口官員和皇帝派去的太監相送,宋家人隻是坐在馬車中送宋璋一程。
沈微慈坐在馬車裡,輕輕掀開馬車一角,看著遠處騎在馬上的宋璋,英挺高大,背脊筆直,眼眶又通紅起來。
懷裡的清娪趴在馬車窗戶上,小手指著宋璋的方向,高興的喊“娘親,那是爹爹。”
說著就要放開嗓子喊起來。
沈微慈忙捂了清娪的小嘴,放下簾子,強忍著淚沙啞道“爹爹有事情忙,彆叫爹爹。”
“爹爹忙完了就會來找我們了。”
旁邊的昫兒連忙問“爹爹去忙什麼?”
沈微慈一眨眼,眼淚忍不住,連忙又偏過頭去,用帕子沾在眼角。
旁邊月燈見狀,連忙將兩個孩子拉到身邊,問他們待會兒想吃什麼,回去了買回去。
到底還是小孩子,很快就被吸引去了注意。
沈微慈再掀開簾子往外看時,宋璋騎馬在最前頭,已打算走了。
在放下簾子的那一刹那,她看見宋璋隔著眾人回過了頭。
他的眼神銳利,衝破眾人,定在了她身上。
沈微慈眨了眨眼,在淚眼中視線再清晰時,早已看不見宋璋的身影。
回去的路上,馬車外是喧嘩的人聲,她輕輕撩開簾子看向外頭,便見攤販吆喝,閣樓上人來人往。
一片繁榮景象。
西恩的戰火離京城很遠,離這些百姓更遠。
宋國公的頭顱被掛在高高的長槍上給金人振奮人心,宋國公府人人哀戚,外頭也依舊一片太平。
沒有多少人傷心。
沈微慈放下簾子,莫名的情緒湧動,難以自抑。
宋國公的喪事尤其隆重,吊喪的人不絕,一連辦了半月才稍冷清下來。
太子殿下與皇帝也親自過來吊唁,似乎是為了彌補宋國公府,皇帝當場便定下宋國公府三姑娘宋玉溪與太子的親事。
等喪期一過,便舉行大婚。
這場宋家人期盼的聯姻被皇帝拖了許久,現在終於落地。
宋玉溪算是孫輩,不同三老爺要守三年喪期,隻需一年便夠了。
之前宋老太太大壽時,太子殿下也來過,當時還特意讓宋玉溪去太子麵前拜見。
太子李臨川對宋家人格外客氣,更與宋璋交情深厚,還有老宋國公的培養養育之恩,這門親本也該順順利利的。
隻是太子來時,麵對宋家人的暗示,李臨川明顯沒有多餘的意思。
三老爺讓宋璋去李臨川麵前提起此事,宋璋卻一口回了。
太子妃的事不是李臨川說定就定的,最重要的事皇帝的意思。
要看皇帝怕不怕宋家的勢力更大。
再有李臨川那年才十八,還遠不到急著論親的時候。
於是這樁事就這麼一直擱置了。
宋玉溪的婚事也一直擱著,想等著就算成不了太子妃,那在李臨川身邊做個側妃也是好的。
將來李臨川即位,即便做不了皇後,好歹也是個妃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