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老太太到了金陵便一直等著她回去,最近病的厲害些,便開始說胡話,一直念著沈微慈和清娪,顯然是不放心她們。
這信是三夫人寫的,意思是想讓沈微慈趕緊去金陵照顧老太太。
字裡行間是她管顧不過來。
老太太現在心裡也記掛著她和清娪,想著回去後老太太的病能不能好些。
沈微慈看了信,微微歎息一聲。
宋老太太也有這樣牽掛她的時候。
屋內的梅花發出淡淡的清香,香爐繚繚,沈微慈低眉將信紙收好,聽著身邊譚氏的詢問,她抬頭看向譚氏低聲道“二嬸和老太太病了,老太太也念著清娪,想要看她。”
譚氏一聽這話,忙道“那這可不是小事。”
說著她為難道“我婆婆和老太太病了,於情於理我都該回去看看的,隻是我身邊還有兩個孩子在,路途奔波,有些不便。”
“在有淮安和公公還在廣陵,萬一出了什麼事我也不放心。”
沈微慈知道譚氏的意思,這些年其實譚氏和宋淮安很少回宋國公府,主要是宋淮安和二老爺都是在邊塞要職,不能輕易離開。
更何況手上有兵權,沒有皇帝的召令不能離開地方,否則被人彈劾上去就是大罪。
要回去一趟得提前三月上表,上頭答應了才行。
沈微慈也理解,況且還在戰時,萬一這頭出了什麼事,譚氏去了金陵也顧不過來。
她對譚氏道“大嫂放心就是,我會將大嫂的心意帶過去的,二嬸也會理解大嫂。”
譚氏最是喜歡沈微慈的溫和通透,萬事理解旁人,說話溫聲細語,沒有咄咄逼人。
她心裡的那一絲愧疚放了心,又對沈微慈道“又要勞煩你了。”
說著他歎息“你的身子也不大好,趕這麼遠的路,你也要好好緊著身子。”
沈微慈笑了下“勞大嫂掛心了,我知曉的。”
下午的時候沈微慈給廣陵送去了信。
信上是她打算這兩天動身去金陵。
宋老太太的病拖不得,她早點去,也能早點過去照顧。
沈微慈不知道宋璋何時能看到信,但她打算讓譚氏先收拾著。
這裡離金陵估摸著要趕快一月的路,其實去了永州趕水路的話還快些,隻是現在水路不通了,隻能車馬。
譚氏收拾東西倒是麵麵俱到,連茶具,燈盞,小桌都安排著。
沈微慈看著裝得滿滿的兩輛馬車,看著譚氏無奈“不過半月多的路程,用不著這些。”
譚氏憂心的看著沈微慈“弟妹的身子纖細,又有孩子,我多給你鋪了兩層軟墊,顛簸也小些。”
“再有你病也沒好全,路上還要吃藥,我給你將藥包藥爐子都備好的。”
“炭火你也不用擔心,百斤的炭,路上該是夠用的。”
“我知曉你怕冷,有時候摸你的手都是涼的,金陵雖然溫和,但畢竟才剛立春,依舊冷的很。”
“你本就有寒症,彆將病加重了。”
沈微慈感激譚氏這般妥帖細致“可惜不能多留些日子陪大嫂說話。”
“我與大嫂雖見麵不多,卻是相見如故,說話投機,下回要是大嫂回來,先來信給我,我去城門前接大嫂和大哥。”
譚氏笑了笑“倒不用你來接,一家人總有再見的時候。”
說著譚氏又挽著沈微慈的手讓她看還差缺什麼,她再準備著。
其實幾乎也不差缺什麼了,路上用度該準備的,譚氏都為她準備好了。
甚至換洗的衣裳也為她準備了四五身。
譚氏見沈微慈沒有要準備的,又挽著她的手進去“弟妹也先彆急著走,東西不過是先準備著,走的時候才不會手忙腳亂的。”
“還是先等等,等著宋璋回來再見一麵吧。”
沈微慈也想再見見他,主要是為了讓清娪見見爹爹。
上回來是夜裡,清娪也沒見著。
但等了三天也沒收到宋璋的信,知道他該是沒有空的。
如今金軍還沒有全趕出去,廣陵的戰事到底如何她也不知曉。
她隻聽說北境又去了增援,周邊小國趁著機會也蠢蠢欲動,形勢並不是一片明朗的大好。
她不想讓宋璋多牽掛,對著譚氏道“我打算明早就走了。”
“既然收到了金陵的信,我心裡也掛心。”
“我將老太太照顧好了,宋家的其他人在廣陵才安心,沒有後顧之憂。”
“再說昫兒也在金陵,我許久沒見他,也想早點回去看看他。”
“他爹爹和娘親都沒在他身邊,孩子太小,到底也想念。”
譚氏本來還想多留留沈微慈,如今聽沈微慈這般說,也隻得罷了。
她歎息一聲“我在路上為你準備了兩個丫頭照顧你,明日你路上小心些,我早點起來送你。”
沈微慈點點頭,又回去房間,打算在桌上給宋璋留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