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好像又有些不對
那也沒道理這麼多年都過去了,要冒著暴露自身的危險去拉葉珍金下馬。
除非
劉老先生當時說一定會好好寫好訟狀,難道是訟狀寫的太好,也會帶出當年的事情?
好像也有些不對
葉青釉百思不得其解,劉老先生臉色稍稍變化,看著葉青釉半晌,終於還是開口道
“小娘子,老朽已經七十多歲了,也是真難得,才能遇見用得上老朽的地方,既然答應你要好好寫訟狀,就會好好寫訟狀的。”
“我早就聽聞縣令昏聵,若有人認出我,不也早些將葉珍金那婆子的事情抖落出去,讓更多人知道這事兒嗎?”
這話,已然算是承認。
可,可劉老先生為什麼敢肯定會有人知道是他,並且他的罪過比絕對要比葉珍金要大,肯定會引人重視這件事呢?
葉青釉斟酌一番,又聽劉老先生似是有些看出來葉青釉的臉色,湊近葉青釉壓低聲音繼續道
“小娘子,你真看錯人了,老朽真不是君子,甚至不能算作一個善人。”
“四十多年前,那時候還是慶曆,那時候,你還未降生,你爹或許也不太清楚,但因著我的罪過,確實是死了不少人的。”
葉青釉下意識抬頭同自家老爹對上了一個眼神,兩人四目相對,葉守錢沒聽清老先生的話,眼中是疑惑和茫然,但葉青釉的眼中,具是前所未有的震驚,與驚恐。
四十多年前,慶曆,死了不少人。
這些字眼放在其他人的耳朵裡或許意義不明,也聽不出彆的什麼。
但放在葉青釉的耳中,卻堪稱天雷轟然作響!
一次性死不少人的事情,在這個年頭,除了瘟疫,就隻剩下兵禍動亂!
若要說起四十多年前,那在葉青釉的印象中,最大的一次災禍,就是仁宗時期的慶曆兵變!
北宋建立後,采取“守內虛外”的基本國策,收繳藩鎮節度兵權於中央,“強乾弱枝”,極大地加強禁軍。
又因實行“養兵”政策,凡遇饑荒之年,即由官府派人赴災區,招募大批強壯饑民充軍入伍,以此防止饑民作亂。
因此宋朝軍隊龐大,軍費支出巨大。
然而統治集團的腐敗,加之官吏、軍將肆意克扣軍餉,隨意役使兵士,亦引起下層軍校和士兵的極度不滿,時有反抗,進而發展為士兵暴動。
真宗在位期間,即發生過王均兵變和宜州暴動。
這些兵變雖遭到鎮壓,但將士間的矛盾依然存在。
直至慶曆年,兵變愈演愈烈,且與農民起義交織一起,他們“陵侮朝廷”,“殺官吏,據州城,儘取官私財物,招募徒眾”,甚至,稱王稱朕,與朝廷抗禮”,給宋朝的統治以沉重的打擊。
那幾場出了名的兵變,恰巧都在四十多年前!
再結合劉老先生反複說自己是因筆墨而獲罪,葉青釉腦中想法乍現,真是覺得自己都要瘋了。
“爹,勞您給老先生再訂一壺酒來,行嗎?”
葉青釉勉強定了定神,對著自家老爹說出這句話,葉守錢應了一聲,索性坐著也都聽不懂,對自家閨女的決定也沒什麼反對,當即站起身就走了,走之前還不忘將門也合上了。
葉青釉幾乎是在自家老爹一走後,就噗通一聲跪到了地上,嚇了原本還在歎息的劉老先生一跳。
劉老先生吃了一驚,立馬要來扶
“小娘子,你這是做什麼?”
葉青釉壓根沒準備起,隻是也壓低聲音問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劉老先生,你可彆告訴我,你當時獲罪的緣由,是因為你寫的是檄文?”
檄文,古時用於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想要出征,必得有此書,才算是出師有名。
這麼一說,也許品不出什麼,但要是說起,基本都是叛軍寫給朝廷檄文,聲討朝廷的失職,聽的人應該就懂了大半。
不,不該是這樣吧?
葉青釉百思不得其解,但偏偏這種想法又在心中,怎麼也揮之不去。
按道理來說,筆墨之諱基本也沒有第二種緣由,基本也就是因為犯了隱射朝廷的事兒,才會招致禍端。
可普通的讀書人,哪怕多寫些嘲諷朝廷的詩句,也頂多是抓來打幾個板子,再嚴重些,也就是罵的難聽些,沒準才會抓人審理。
劉老先生這種,禍及家人的情況是很少的,更彆提明明犯事,卻說自己‘麵前有一大筆銀錢,隻是當時沒有收’的情況
什麼人會資助已然犯下筆墨之諱的人?
又是什麼樣的允諾,才會被劉老先生稱作是‘名利’,與叛軍謀皮,或許能獲得利,但能獲得名嗎?
加上劉老先生說自己沒有去追名逐利,若要非說對麵是普通人
如何說,也是說不過去的!
沒準,是因為朝廷‘招安’不下此人,所以才後期清算的!
葉青釉大驚,劉老先生聽到檄文二字之後,明顯也是大驚,這回不再是神色與言辭中的含糊其辭,而是實打實的駭然,言語之間,連花白的胡須都在顫抖
“小,小,小娘子,你這,不會也是猜,猜出來的吧?”
真是值得驚歎。
要不然怎麼說英雄出少年,又說天下英豪如過江之鯽,他劉贇自年少啟蒙起,就被人稱讚為神童,三歲知書,四歲明禮,十六歲更是以詩書通達,名震一方。
可哪怕是這樣,他也不敢說他十二三歲的時候,有葉家小娘子這樣敏銳的洞察力,隻要稍稍幾句,隻覺自己都什麼醜事都要被洞悉了個乾淨!
兩人各有各的吃驚,兩人就這麼一扶,一跪,好半晌都沒有回過神來。
葉青釉真是被這大消息震的不輕,等反應過來後,腦中就隻剩下了一句話——
牛。
牛人。
這回可真是讓她遇見牛人了。
要知道古往今來,能夠寫檄文的人都是什麼人?
無一例外都是文中的豪傑!
檄文這東西,稍有弱項,不但己軍士氣不振,而且還容易被對麵抓住把柄,聲討的體無完膚,遺笑百年。
葉青釉雖然沒有特彆關注過那些戰役的檄文都是誰所寫的,但是看劉老先生現在非但沒有遺臭百年,反倒是落敗之後才被清算,畢生所遺憾之事也是自己未有追名逐利,導致妻兒身死的事情來看,對方的造詣,絕對是不低的甚至,很高。
這樣的人
葉青釉大大方方,直直白白的將自己‘勢利’的心表露了出來,認認真真看著對麵的老先生道
“老先生,要是這回沒人來抓您,您能將您畢生所學教給我嗎?”
喜歡大宋瓷娘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大宋瓷娘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