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衣呆呆地站在那裡,過了一會兒轉過身:“我去佛堂,我去求菩薩,求他們保佑咱們夫人去。”
鄭氏歎了口氣,再看一眼眾人:“大家稍安勿躁,如今沒有消息,便是最好的消息。”
此後,鄭氏一直差人去問,想看看端親王府和顧家有消息沒有,可是並未得到回複。
她也越發焦灼了起來……平心而論,鄭氏從沒有一刻懷疑過趙雲禾的身世,她怎麼可能是前朝餘孽之子?他們口中所說的前朝餘孽,死時都五十好幾了,這般年紀還生個什麼勁?
臨安城老來得子的人有,可也是少之又少。那人忙著複辟大計,哪有精力老蚌生子?
可是這些道理,大理寺是不會聽的,他們講究的是證據。
鄭氏在院裡來回踱步,滿額頭的汗水都顧不上擦。一會兒覺得喬玉安回來就好了,一會兒又想他能有啥用?
幾番複雜的思緒後,喬家小廝急急跑來報了,說守著王府等消息的人發現大理寺少卿陳尚林去了端親王府!
鄭氏咦了一聲:“這陳大人不是辦案嗎?為何跑去王府呢?”
此時,端親王府內偏廳處,端親王爺與王妃坐在首位,眼神緊盯著下方的陳尚林:“你說的是什麼東西?快拿出瞧瞧。”
陳尚林低下頭,從袖籠裡拿出那疊得整整齊齊的繈褓布:“你們看看,可與你們從前給的那塊相似?”
“這……”端親王妃瞪大眼睛,猛地站起身來:“快,快拿過來。”
嬤嬤接過後,遞給了她。端親王妃快速翻看打量著,將那塊小小的繈褓布裡裡外外看了個透徹,她的眼神越來熾熱:“嬤嬤,快,去把我那匣子裡的布拿出來比對一番。”
等到嬤嬤拿來後,端親王妃一對比,眼淚洶湧而出:“這沒錯了!這是我當年包孩子的布料,是我孩子……尚林,你是從哪裡拿來的?難道是喬……喬家?”
陳尚林點了點頭:“是,我如今奉皇上之命,徹查那樁坊間傳聞,才從趙氏嬤嬤那裡得到了這繈褓,當時一見,十分眼熟,才馬上拿了來。”
端親王壓抑著激動:“沒錯,我們尋了好多年的孩子,也曾拜托尚林你留意過,就是雲禾那丫頭,是嗎?”
“是。”陳尚林肯定道:“如今她身陷汙蔑中,才尋出這個佐證來。”
“雲禾、竟真的是雲禾……”端親王妃眼中噙著淚:“她每次來家中,我都覺得親切,想著她與我那失去的孩兒一般大,誰知道她竟真的是……”
話未說完,她就快步朝門外走去:“不行,我要去見她,宮裡人要害她,我要帶她回來!”
陳尚林急急勸住:“王妃請聽下官一句勸,此事正是風口浪尖,千萬急不得。”
端親王也恢複了平靜:“沒錯,我們要認下她,但不能是現在。”
“那怎麼辦?任憑她被那位汙蔑,然後坐大牢嗎?”端親王妃急了。
端親王冷靜勸說起來:“現在去認,危機雖能解除,但卻給她、給王府惹上了巨大的麻煩。這親得認,但不是現在,現在隻能先解決眼前之事。”
廳裡沉默起來,片刻後,三人已商定了主意,正要行動時,門外小廝來報:“陳大人,顧少將軍正騎馬往大理寺而去,應該是為了喬夫人的事。”
“不好。他怎麼也去湊熱鬨了?”端親王皺起眉來:“派人截住他,請他去茶樓一敘。”
……
雲禾在大理寺的後院廂房時住了兩天,這兩天中,無人提審,每日雖有下人定時送水送飯,但隻是放下就走,彆無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