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以前在地球看選秀節目時評委會對那些唱非華語歌曲的選手說兩個點:其一,發音不準,唱的有問題。
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是第二種評價。
大致的意思是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會說外語,所以在唱外語歌曲是觀眾不一定能夠分辨出選手的咬字和發音,反而會覺得哇這個人會說外語好牛啊!
霍克就記得當時有個女歌手選秀節目的冠軍唱了一個法語的《卡門》,秀的飛起。
至於發音吐詞準不準,眾說紛紜,那個女歌手的確憑借這個小火了一把。
所以說人要時刻學習揚長避短,在無法避短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把周圍人的水平拉到和自己一樣低,然後用見識戰勝彆人。
作為英語係的大二學生,寫出一首英文歌曲那不是很正常的事!
還要補充一點,在華夏英語不是必修,隻是一門常用國際語言。
英語是歐聯邦的法定語言之一,而大洋彼岸的鷹國則由於特殊曆史的原因,英語、華夏語、西班牙語可以說三足鼎立。
這個時代在華夏唱英語歌給人聽起來的感覺和在地球上漢人聽法語德語歌曲一樣,雲裡霧裡,似懂非懂,容錯率顯著提高。
把這些事情想明白之後,霍克唯一需要思考就是抄,哦不,發揚哪一位前輩的作品。
編曲是肯定沒時間的,所以最好能夠一把吉他搞定。而且一定要小清新、陽光開朗,不能苦大仇深。
有一首歌第一時間出現在霍克腦海中。
《’m&bp;our》(我是你的)
這是地球上美國歌手傑森瑪耶茲的一首民謠歌曲,曾獲得第51屆格萊美年度最佳歌曲提名,歌詞描述的是一個宅男的悠閒生活以及對朦朧愛情的向往。
清新,陽光,有格調,而且伴奏隻需要一把吉他就能搞定。
一個剛出道的新人開場就拿出格萊美級彆的歌曲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非也非也!出名不容易,必須要抓住每個機會放大招。
一個隻有一千人不到粉絲規模的演唱會,連電視和網絡轉播都沒有,想要引起群眾的關注就需要選擇這樣極品的歌曲。
殺雞,是必須要用牛刀的。
不然結局就是被反殺。
………
歌詞的寫作極其順利,二十分鐘搞定。吉他的伴奏因為已經有成品的曲子,霍克需要做的隻是保證不跑調即可,剩餘的可以再這幾天慢慢調整。
“明天需要借用公司的錄音是製作一個demo,然後還要搞定歌曲版權申請之類的事情。”霍克把這幾天需要做的事情一一羅列後皺著眉頭說,“最麻煩的就是這個唱作權和之後收入的歸屬問題,明天需要想想辦法怎麼爭取一下。”
歌曲一定會紅,作為穿越者這點基本的自信還是要有的。
但自己作詞作曲的歌曲賺了錢,如果說還要七人均分再給公司一九抽成的話,那霍克就不是聖母了,是傻子!
“好在現在隻簽了經紀約,這裡麵還有些轉圜餘地,其他事情等明早再說吧。”
2005年9月12日夜,穿越人士霍克“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歌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