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台_覆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覆漢 > 第四章 中台

第四章 中台(1 / 2)

推本書,《仙劍三國行》,看名字大概明白是個什麼風格的書了……幼苗,大家可以愛護一點。

————————我是奶力十足的分割線————————

尚書台有個彆名叫做中台,還有個彆名叫做台閣,這兩個彆名全都是因為它位於南宮正中央的位置才得來的。

拋開大朝會之時,平日裡,北宮的皇帝、南宮的尚書台,以及一般由宦官充任,負責勾連內外、傳達旨意的黃門係統,一起構成了這個偌大帝國的中樞執政根基……頗有些三位一體的感覺。

實際上,正如這個黃門係統是日後司禮監的雛形一樣,尚書台這個由光武帝劉秀設立的機構也正是日後內閣的雛形所在,其權責之重毋庸置疑,因為它代表了帝國中央集權製度下的權威。

而且特彆需要指出的是,這個總攬政務,甚至可以對三公發號施令的中央機構,卻又是如監察係統一般,屬於典型的以卑臨尊!

當然,也算是後漢的某種特色了。

其中,堂堂尚書令居然隻是秩千石,尚書令的副手、尚書仆射是六百石;同樣掌握實權的六曹尚書也是六百石……不過,皇帝一般會給這些實權大佬加官的,尚書一般都會加侍中銜,而尚書令就更不用說了,經常由權臣、三公、列候兼領,所謂錄尚書事而已。

甚至發展到了後來,錄尚書事、領尚書事、平尚書事,這寥寥幾字幾乎成為了權臣的代名詞。

不過回到眼前,如今實際上掌握朝政大權的是人家曹節、王甫兩個大宦官,尚書台整個都在這兩位,尤其是前者的陰影之下,也就無所謂誰尚書令,誰尚書仆射了。

至於說公孫珣?

此時不過是尚書台三十六位郎官之一,還是資曆最淺的一個,什麼權臣不權臣跟他更沒關係。

“你便是那個在雁門頗為知名的公孫文琪嗎?我記得你是文繞公和盧子乾二人的高徒,還監修過《毛詩》的石經?”問話的人乃是公孫珣往後一段時間的頂頭上司,尚書台六曹之中都官曹(主管水火災害以及防盜治安)的尚書,加了侍中銜的劉陶劉子奇。

話說,這位體型瘦削、須發花白的大佬乃是潁川出身的漢室宗親,外加海內名儒,身上同時擁有士人、名儒、宗親等多種身份,而且隱隱約約跟黨人有些暗地裡的牽連,倒也稱得上是一位朝中頂級大員了。

不過,他和身份頗為類似的劉寬相比卻有兩個巨大的差異之處。

首先,劉寬父親就做過司徒,他本人更是在先帝朝就做過尚書令,家門天然高過劉陶不知道多少;

其次,劉寬麵對局勢的艱難,向來是心憂如醉,能裝看不見就裝看不見,但劉陶卻是心憂如焚,一見到國家出了什麼事情,那一定要唉聲歎氣,思前想後。

當然了,不管如何,這都不是公孫珣此時胡思亂想的理由,第一日來到尚書台的他聽到此話後趕緊正式下拜參見,並呈上了郎署的公文,做了一番自我介紹。

“不必拘束。”聽完話以後,坐在上首的劉陶不由撚著花白的胡子歎氣道。“你的名聲我也聽過,國家艱難,正需要你這種人才出來做事……不過,尚書台做事不比行軍打仗,一定不要把那種邊地風氣帶進來,務必小心謹慎!”

“謹遵命!”頂頭上司訓話,公孫珣當然要恭恭敬敬。

“也好。”劉陶複又歎氣道。“我這還有一篇表文要寫,就不一一交代了……威彥,老師繁忙的時候,學生就應該代行其責,你既是我的學生,又是我曹資曆最深的尚書郎,便替我帶著文琪在本曹中走一圈,也算是認識一下同僚,並交代一下職司!”

“喏!”一名恰好在旁的中年尚書郎當即拱手出列,然後便引著公孫珣出了劉陶的尚書公房。

“白馬中郎的大名久仰了。”這名字威彥的中年尚書郎言語乾脆,走動利索,唯獨口音有些怪異,配著台閣外麵呼嘯可聞的北風,搞得公孫珣一時間有些蒙圈。

“可是聽不慣我的口音?”這人儼然有自知之明,於是當即放緩音調並自己哂笑了起來。

“賢兄見諒。”公孫珣趕緊微微拱手致歉。

“無妨。”此人繼續笑道。“我乃是交州人士,你初來乍到,自然聽不慣我的口音……等日後相處日長,你慢慢的就自然習慣了。”

“賢兄居然是交州人士?!”公孫珣倒是真的驚異了起來。“我乃遼西人士,平生真未曾想過會與交州人相識……”

“哈哈哈!”此人也不禁笑了起來,隻是礙於台閣重地,周圍往來之人甚多,所以馬上又收聲了而已。“我剛來洛中的時候也未曾想過會和西涼、幽燕之地的子弟相識,但在尚書台乾了三四年,便什麼人都認識了。”

“敢問賢兄姓名?”公孫珣正兒八經的躬身一禮。

“交州廣信人士燮,字威彥。”此人也是微微一拱手。“賢弟的大名就不必講了,北伐之事已經在中樞折騰了許久,你的大名我已經是如雷貫耳了。”

公孫珣一聲感歎:“士兄的大名我其實也是久仰了……不瞞士兄,你剛一說到交州我就已經想起你家的家名了。”

“交州荒僻。”士燮倒是沒有什麼自得的意思。“而且邊緣多瘴癘,蠻族也多……所以像我們士家這種在彼處繁衍六世而不移的華族倒是僅此一例。”

“交州孤懸。”公孫珣倒是愈發感慨。“中央想要維係權威,還是要靠賢兄家中這樣心係朝廷的世族才行……”

“公孫氏在遼西不也……也罷,你我既然同列,那以後有的是時候說這個。”士燮不由咧嘴笑道。“趁著上午大家都還精神,此時正該為你引薦本曹的同僚。”

公孫珣趕緊點頭稱是。

“尚書台六曹,每曹中如你我這般的尚書郎以滿員計,當有六人。”士燮當即邊走邊大略介紹道。

“初來乍到,小小郎中,怎麼敢和士兄同列?”

“哎,所謂郎中、侍郎、尚書郎不過是資曆而已,與職司無關。”士燮不以為意道。“反正都是要做事的。除此之外,還有三名尚書長史,也算是同僚,不過他們沒權直接處置文書,而是要直接協助尚書……”

公孫珣麵露恍然:“剛才在劉公房中所見,還有兩位青年郎官,想來便是其中之二了?”

“正是。”

話到此處,士燮卻是立在尚書台的廊下,先大致為公孫珣講了一下這中都官曹的其餘四位尚書郎和三位長史的名號,然後才又帶著他四處拜訪了其餘四位尚書郎。

但是……怎麼說呢?

按照士燮的介紹,這些人不是如自己這般,乃是三公的親厚弟子,就是如士燮本人那樣,所謂世出名門……不過,雖然各種好話不要錢似的被公孫珣當麵送了出來,但他卻不免心中暗暗失望,因為他全程並沒有聽到第二個如士燮這般讓自己感到熟悉的姓名。

“文琪且看,”就在士燮準備帶公孫珣離開廊下去某處時,卻忽然遠遠見到一人抱著一個公文盒子走了過來,便當即止住腳步。“這位便是三位長史中的最後一位了,正好借機見一麵……他比你還年輕,今年剛剛加冠,便以通曉經典的名義直接做了郎官,然後入尚書台為長史。”

公孫珣立即點頭:“我曉得,威彥兄之前說了的,司徒楊公(楊賜二次出任三公)最心愛的學生……我記得剛剛賢兄說他喚做王嚴,字景興?”

“然也!”士燮一邊答道,一邊遙遙招手。“景興,速速來見這位新來的郎中。”

那年輕至極的王嚴麵色不變,直接抱著文書走來,然後不等公孫珣開口,他卻率先躬身一禮:“見禮之前,還有一事應當讓兩位賢兄先知道……前日我隨侍恩師楊公,恩師卻嫌我這人太古板,便給我改了名,如今我單名一個朗字,爽朗之朗!”

“原來如此。”那士燮還沒反應過來呢,這邊的公孫珣卻不由撫掌大笑。“原來是王朗王景興……此名甚佳!”

王朗當即眉頭一皺:“這位賢兄應當便是公孫中郎了,我也是久仰大名。隻是台閣重地,按照禮製,不應該大聲喧嘩……”

話音未落,這位性格古板嚴謹的尚書長史身後,卻忽然是一陣雞飛狗跳,儼然是有一大群人不顧‘禮製’,一邊大聲喧嘩一邊徑直沿著走廊走了過來。

王朗麵色漲紅,但終於是恨恨的捏住了手中的木盒,然後快步低頭離開。

公孫珣萬分不解,隻是趕緊看向了自己的‘老前輩’士燮,卻發現這士燮士威彥居然在神色複雜的看著自己……這讓前者愈發不解了起來。

當然,僅僅是瞬息之後,公孫珣就麵露恍然了起來——因為走廊拐角處出現的那群人中,為首的一個明明是兩千石的官服,明明年紀約有四十來歲,但卻麵白無須。

“見過趙常侍!”士燮無奈躬身一禮。

“見過趙常侍。”心下了然的公孫珣也立即躬身一禮。

“威彥啊,”這趙忠趙常侍眉毛一挑,便袖手停在廊下。“這位便是你們中都官曹新來的郎中?”

“正是。”

“可是複姓公孫,遼西人士?”

“正是!”公孫珣忽然抬頭,直視對方答道。“鄙人便是公孫珣!”

趙忠斜著眼睛與自己這位侄女婿對視了一會,卻不禁冷笑:“你嶽父莫非沒教過你禮節嗎?”

一聲喝問,這廊下多個房間,朝廷中樞所在,竟然登時雅雀無聲。

“不瞞趙常侍!”公孫珣朗聲正色答道。“當日被三公征召入洛之時,臨行前嶽父確實也有所教導,說若是等我去了洛中,務必不許和墜了家門聲望之人有所往來……”

“大膽!”趙忠額頭青筋直跳,儼然是真的怒了。

“實言相告而已。”公孫珣凜然不懼。

話說……雖然公孫珣早就猜到眼前這位‘趙阿母’與自己嶽父那裡有默契,而今日剛來尚書台就遇到對方,更是讓他肯定了這份默契的存在。但既然是默契,就萬萬不能挑明……自己嶽父平日裡怎麼罵閹宦的,那自己就該如何罵閹宦,這才是最好的處置方式。

不然,恐怕這邊微微露出一點風向來,士人們那裡就要立即把閹宦子弟之類的標簽給扔了過來,而這一點是萬萬不可取的……畢竟,公孫珣比誰都清楚,短期內閹宦必然得勢,但長期來看,卻必然得不償失!

連曹孟德那種人物都被嘲諷、歧視,何況自己呢?

所以,立場必須要站穩!

不過怎麼說呢?也幸虧自己嶽父還有自己那位嶽祖母,在萬軍陣前拿自己全家人的性命刷了一個忠孝並立的標杆,讓士人們就算是再心存疑慮也不得不閉口不言。這倒是讓公孫珣此時懟起人來,頗為放鬆。


最新小说: 轉生為銀龍的我不可能是女孩 入住須知:404公寓 戰死就變強?我殺敵成大秦武安! 歐皇海上求生?反派他妹隻想苟命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的鋼係天王 靠撿垃圾我飛升仙界 回頭無岸 我能看見狀態欄 我來主宰萬物 穿越到遊戲世界當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