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隻突然冒出來的‘原生變態雞’讓公孫珣心裡頗有些慌亂。
不是說從小被那麼一個親媽養大的他真和那些人一樣信了邪……講真,昨天那麼多事,從他的角度來說,大都是可以理解的:
一隻變態雞都可以有,為什麼不可以有兩隻?
那城門地震後本來就出現了裂縫,而且幾十年都沒重新修過了,報告都送到自己公房裡了,塌了又怎樣?
至於交州七個郡一下子反了四個郡……這算個毛啊,幾年後大漢十三州一下子反了八個州你們知不知道?
就事論事,這次政潮的關鍵在於,事情發生的時間太過於集中,強度也太大,以至於超出了他原本的預想……幾乎可以想象,一股政潮馬上就要席卷而來,而大年初一的大朝會又會有多麼精彩!
總之,當日他幾乎是強做鎮定帶著俞涉回來喝酒的……然後,也隻是以年貨的名義贈送了些許財物潦草打發了而已。
不過,隨著第二日遼西那邊真的送來了大批年貨,公孫珣反而恢複了幾分鎮定,他開始靜下心來,試圖捋清並驗證朝中各方勢力的應對方式和應對強度。
“熊掌八對,蜂蜜二十罐。”正在粗著嗓子念年貨單子的人,赫然是一位跟著車隊來洛陽的公孫大娘心腹,所謂林八姨就是了。“葡萄酒十甕,貂皮二十件,東珠五十個,金五百……”
“八姨且停停。”正在負手看窗外降雪的公孫珣忽然出聲打斷道。“金銀錢帛且不提,是不是有意思的特產貨物就這些了?”
“如少君所言,正是如此。”林八姨趕緊答應。
“那除了那些奢侈財貨,最難得的是不是就是這蜂蜜與八對熊掌?”
“確實如此。”
“熊掌分出兩對來,再配上一些其他禮物,夫人親自帶著去一趟何中郎家裡,告訴何夫人,讓他們家速速遣人去南陽看一看當地有沒有下雪,若是沒有下雪,那等到正月初一大朝會後朝廷應該就會派人去南陽求雨,可以讓遂高兄留意一二。”公孫珣依舊看著窗外講道。“就隻說,若是此事遂高兄能成行的話,那說明天子心中已經有所決斷,他們何氏也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謹遵郎君所言,我下午便去。”趙芸起身微微曲身行了一禮。
“然後蜂蜜一罐都不必要留,全部分贈給兩位老師,熊掌也可以送一對給劉師,不必講禮數,待會收拾收拾直接送過去就行。”公孫珣繼續頭也不回的說著,根本沒注意自己妻子在自己母親心腹麵前莫名其妙多出來的禮節。“剩下的五對熊掌也全都整備好,我要送人……都隻配上一些雜色禮物就行,不要加什麼特彆奢侈的東西。”
“曉得了。”趙芸繼續答道。“我立即安排,可都送給誰家呢?”
“義公、子衡分一對;禦史台的王允王子師,還有田豐田元皓那裡各送一對;還有一對我下午親自帶著送去,你不用操心;最後一對……讓阿範出麵送給新任尚書令陽球陽公那裡!”
“曉得了,郎君還有彆的吩咐嗎?”
“有。”公孫珣終於回過了頭來。“那十幾個三韓美妾,除了母親指名給阿範、義公、子衡、子伯,還有魏越那廝的五人以外,其餘的你要儘快和八姨商量著,在年前分給那些出色的義從們……若是不曉得他們的功績,可以先問問子衡。”
“曉得了!”趙芸的聲音終於高亢了起來。
“還有八姨……”公孫珣又轉過頭來看向了林八姨。
“少君請講。”
“取出些錢財來,以年禮的形式送給義從們。”公孫珣認真吩咐道。“然後,盧師獨自一人在京,你親自去請他來我這裡過年,順便……順便挑一個性格好些的美妾與他暖床!”
“喏!”林八姨答應的同時,不由麵色稍微古怪了起來。
“速速安排。”公孫珣一邊說往外走去。“我稍微吃些東西,下午就要去彆人家做客……”
“喏!”這一次赫然連趙芸也趕緊答應。
思索再三後,公孫珣便不再多言,而是推門迎著雪花走了出去,但僅僅是數步後就去而複返:“還有一事,現在就取出百金……外加十顆大東珠來!”
“哦?!”剛剛放鬆下來的趙芸與林八姨齊齊驚愕。
“交給義公。”公孫珣立在門前補充道。“告訴他,讓他即刻送往……許子遠處,現在就送!”
言罷,公孫珣根本不等屋內二人答應,便即刻轉身走入雪地中,往廚房處覓食去了。
雪花紛紛不斷,到了下午的時候,地麵上就已經開始有兩三指厚的積雪了,而如果再繼續保持這個速度降雪的話,可以想象,第二天一早起來的時候,說不定洛陽城內外就會有貧民的房屋被壓塌了。
實際上,為了防止這種事情出現,當公孫珣和家仆帶著熊掌、書籍、彩帛、金銀小錠、人參等物,和其他貴人一樣滿街亂竄四處出門拜訪之時,很多窮人卻在裡長的帶領下不停的清掃著裡中屋頂上的積雪,以防止半夜裡死的不明不白。
此情此景,公孫珣雖然心中通透,卻也忍不住稍有感慨。
無奈之下,他也隻好喚來一個隨從,讓對方立即回去告訴林八姨,多買些木炭,再加上一些穀米,以年禮的形式贈送給周邊的鄰居,務必不要讓自己家附近出現凍餓之事而已。
而交代完不久,公孫珣便已經來到了此行的目的地——蔡邕蔡伯喈的大門前。
又是一曲仙音奏罷!
“諸位。”因為燃著炭火而暖熏熏的堂中,有人不禁搖頭晃腦。“不管當日那公孫珣如何無禮,隻是一句‘素琴金經迎滿懷,無人不道仙音皚’,卻也是道儘了蔡公府上的風華……此時想來,居然頗為感慨。”
“誰說不是呢?”又有一人接茬道。“便是後麵那兩句,雖顯得猖狂了一二,可如今看來,其人確實有一番英雄氣,北伐陣中,萬軍皆走,唯此子孤身向前;銅駝街前,百官驚嚇,獨彼人橫刀對峙……”
“是啊!”雙手按住琴弦的蔡邕也是終於鼓著自己的朝天鼻長呼了一口氣。“千說萬說,國事艱難之時,這小子終於沒有辜負自己兩位恩師的名號,總比我們這些終日隻能在家中鼓琴喝酒之輩強上一些。”
話到此處,眼見著賓客們要說些什麼話,這蔡伯喈又不禁微微苦笑:“唯有一事讓我心懷耿耿,他當日搶走我太多書籍了,我家中藏書幾乎少了一小半。而這一兩年間,洛中太多事物,我也無心重新默念謄錄,以至於我家東閣至今空置不少……便此一事,我也絕難與他再付高山流水之意了!”
眾人紛紛表示理解。
而就在此時,堂外忽然傳來一陣笑聲,旋即又有一人的高亢話音自遠而近,引得堂上眾人各自驚愕:
“蔡公!聽你這意思,若是我把書給你還回來,你莫非就要與我高山流水,互成知音了嗎?”
話音剛起時,堂上眾人還不見人的蹤跡,但說完這句話時,披著裘衣、戴著鶡冠、握著佩刀、滿鞋都是雪水的公孫珣卻赫然已經來到了堂中,引得眾賓客不由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蔡邕目瞪口呆,但還是鼓起勇氣起身質問道:“你如何進的我家大門?我早有吩咐不許放你進來的!”
“蔡公府上的看門人膽量還不如蔡公自己呢,我一拔刀他們就抱頭鼠竄了,如此門防,豈不是任由我出入?”公孫珣邊笑邊說,身後又有數名家人抬著禮物擺到了堂上。“且不說這些,蔡公,我今日還真是來還書致歉的。”
蔡邕從那對碩大的熊掌上掃過,卻是不由茫然反問:“致歉我大概曉得了,書又在何處?”
“在這裡。”公孫珣轉過身來按住了一個其中一個半人多高的箱子。
“何須如此欺我?”蔡邕不禁失望坐回原處。“當日你分明拉走了我上千卷書籍,用了足足十幾輛車子,如今卻指著一個箱子說要還書……”
不僅是蔡邕,便是其他客人也是連連搖頭。
不過,公孫珣絲毫不以為意,反而大笑一聲,然後忽然拔出刀來。當時,就驚得這些洛中名士紛紛閉口不言,正襟危坐……果然,對付這些人的嘴就沒有比拔刀子更爽利的了。
然而,公孫珣拔出刀後卻並未出言恫嚇,而是將那箱子的木鎖給輕鬆劃開,隨即,兩名健壯家人會意,直接上前將箱子推倒,任由箱中之物給推倒在了堂中。
“哎呀!”蔡邕第一個反應了過來,然後飛撲下堂。“還真讓你家給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