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溫兵分六路,意圖徹底蕩平叛軍,董卓知其不然卻無能為力,隻能引兵去平安定郡的先零羌。【】
不過,董仲穎是留了心眼的,他主動分兵四千給一名下屬的彆部司馬,讓他打著自己的旗號詐稱萬人進入安定,自己則帥兩萬六千主力隨行……這麼做的好處毋庸置疑,若是敵軍上鉤,他自然可以從後麵揮軍向前,打個殲滅戰;若是敵軍不上鉤,那就等著周慎的消息,等他那邊打贏了,自然可以從容招降本地羌人。
至於彆的,董卓真沒多想,因為他從冀城回來後,雖然覺得張溫是個隻會和稀泥的廢物,但卻沒有小看周慎,人家畢竟是涼州名門嘛,而且其人手下三萬兵又不是虛的。大不了仗著兵力優勢圍城便是,還能如何?
再說了,之前的流星是假的嗎?
然而,就在前線軍官們各懷心思之餘多少還對戰局持樂觀態度的時候,後麵供給著十萬大軍後勤的司隸境內,卻不免已經漸漸疲憊。
扶風郡,武功縣,天氣寒冷,京澤京有喜帶著幾名親信家人匆匆從外麵回到了一處大宅中,不顧先去烤火暖身子,便徑直往後院見自己舅媽去了。
“我兒,漢中那邊怎麼說?”郭夫人眼見著自己一手帶大的外甥進來,也是讓尚幼的兒女隨仆婦出去,然後方才焦急萬分的詢問道。
“不好。”京澤也是等自己年幼的表弟表妹隨仆婦出門,然後方才躬身行禮,並起身湊到火盆前蹙眉答道。“不瞞舅母大人,我尋了好多人打聽,都說路上盜匪太多……舅母應該知道,從咱們這兒去益州一共五條路,所謂隴西大道、陳倉道、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
“不錯。”郭夫人本就是扶風人,當然曉得這些。“五條路如今都不通嗎?”
“並非如此。”京澤正色道。“東邊四條道因為正對著扶風、京兆,故此受之前大戰牽累,盜匪太多,逃兵、逃徭役的流民,早已經將這四條道堵塞住。舅母,咱們人多車多,非是有兵馬隨行,否則我實在不敢輕易從這裡走的。至於隴西大道,彼處道路寬闊,而且沿途村邑頗多,似乎可行……”
“那……”郭夫人愈發焦急。“為何不從隴西大道走?可是因為彼處路遠。”
京澤再度搖頭:“舅母,你莫忘了,朝廷大軍現在涼州平叛……若事成還好,若事有不諧,咱們又走到半道上,敗兵或賊兵倒卷過來,屆時又該如何是好?”
郭夫人也是瞬間落淚:“既如此,咱們娘幾個到底該往何處去?你弟弟妹妹都還如此小,偏偏扶風卻已經如你舅父生前所言那般亂了起來……之前渭水北麵好幾十萬人打仗,如今又到處抓徭役,弄的到處是盜匪。我今日聽家中仆婦說,美陽那邊如今幾十裡地都空無一人,全是屍首,這要是等春日到了,再起瘟疫又如何?”
“舅母不要心慌。”京澤咬牙道。“其實,我倒是聽說了另一個去處,或許能平安度日,隻是舅父身前曾對我說讓我帶家人去益州。不知……”
“你舅父當日又如何知道咱們這裡這麼快便打起了仗?”郭夫人想起丈夫愈發傷心。“我今日並無他念,隻想尋個平安的去處將你弟妹拉扯大,故此,你有去處儘管說來。”
“我想去幽州。”京澤攏著袖子言道。
“幽州?”郭夫人一時茫然。“太遠了吧,彼處有什麼說法嗎?我們一群關西人,如何要去那種地方?”
“幽州這地方並無說法,卻有一人。”京澤不由歎氣道。“舅母,我想了好久……天下越來越亂,到處都是盜匪,哪裡真能有不打仗不殺人的平安去處?關鍵是應該尋一個能打仗卻不怕打仗的地方,並尋一個能打仗且能打勝仗的人。”
“幽州有這種人?”郭夫人還是有些膽怯。“你弟弟妹妹都還小。”
“我聽人說之前的衛將軍、河內太守,跟舅父有舊替舅父求得追封的那個。”京澤上前一步正色道。“其人並未如之前所言那般直接回遼西,而是在幽州廣陽收攏流民屯田安居,堪稱來者不拒……舅母,廣陽乃是古燕都所在,應該是個安居的好地方,而且去投靠這人,非隻是能安居,將來弟妹長大也能有個好前途和好婚姻吧?”
“確實,也不能不顧及這一點。”郭夫人聽到最後一句,先是緩緩而歎,複又忍不住壓低聲音言道。“隻不過,那邊路上好走嗎?你莫忘了,之前咱們逃出冀州的時候可是不得已裝成賊才能走出來的,而且那於毒因為你做的那些事情似乎深恨於你……”
“於毒那裡咱們繞過去便是。”京澤咬牙言道。“至於沿途其他,那改名叫張燕的褚燕都已經招安做了中郎將,如何怕他?”
“我兒。”郭夫人想了半日,也是無奈,便隻能推給對方。“如今情況這麼難,家中能做主的成年男子又隻有你一個,你若是有了主意,便儘管去做,不用再來問我了。”
京澤緩緩頷首,這才告辭而去。
話說,京有喜此番想著去幽州固然是出於無奈……二十萬大軍在渭水北麵對峙數月,後麵的老百姓徭役不停,潼關以西的確盜匪叢生,長安以西更是被軍事襲擾給弄得秋收受阻、屍首遍地,有些經驗的京澤和他舅母心裡都明白,不管平叛結果如何,明年關西肯定會跟去年的冀州一樣出大亂子……不過,其人想去幽州也還是些有私心的。他何嘗不是因為舅父去世失了前途,想尋個有功名的去處呢?難道讓他二十來歲當隱士?而思來想去,似乎隻有幽州那位衛將軍處既能報家人平安,又能攀上關係,日後尋個出路了。
當日孟津割瓶作彆,京澤恰好從河內往洛陽,聽人說的真切,到底是神魂馳動。
故此,京有喜既然得到了允諾,便也不再耽擱,他按照之前舅父郭典的安排,將兩家的家產儘數變賣,連祖宅都沒留,全都換了牲畜、車架、糧食、被褥、兵器。然後又去找郭、京兩族的近親族人與家中仆從問他們去留,要留的都分與他們不易攜帶與變賣的財貨,要走的便趕緊做起了準備。
然後,不等冬日過去,這京澤便匆忙祭祀了兩家祖宗,然後就帶著十幾個也有心遷移的族人和幾十號徒附、家仆,隱約湊齊了百來個人,便護著車隊,持著弓刀,一路向東而去了。
剛一出城,便有人主動尾隨而來,而京澤也不驅趕他們,隻是與他們約定好一些規矩,便許這些人一路跟隨,甚至還主動贈與一些糧食。
不過,這些人大多在通往益州的那些路口處消失不見,隻有一對從益州反向過來的母子例外。那當兒子的一表人才卻沉默寡言,讓人一時捉摸不透。不過,因為他母親上了年紀,京澤請她坐上車與舅母一起的緣故,所以到底是通過這邊知道了此人的一些來曆。
原來,這年輕男子是京兆杜陵人,居然已經舉孝廉出仕,還去了漢中當郡丞,已經是正經的佐官了。可即便如此,眼見著世道越來越差,他還是扔下大好前途,棄官歸家了。而且,據說回家也不準備多待,乃是準備順著杜陵、武關一線出荊州去避亂,以養老母。
而有意思的一點是,雖然此人如此孝順,可這老母卻隻是他後母!倒是更讓人刮目相看。
當然了,京澤家本就在扶風,與京兆相鄰,根本不需要刮目相看,因為他早就聽說過此人大名,所以立即對此人熱情相待了起來。
“杜兄既然要攜母避亂,為何不直接從漢中去蜀郡?”騎在馬上的京澤難得好奇。“反而要去荊州?我記得你家中並不富有吧?”
“蜀郡那個地方,進去容易出去難。”躺在前麵貨車上的杜姓年輕男子倒也乾脆。“既然是攜母避難,說句為人子不該說的話,將來一定要送老人家回來與家父、生母合葬的。而荊州……”
“荊州雖然距離你家杜陵近,可路上全是山路,此時倒也罷了,再過幾年,按照如今這個勢頭,真能從容回來嗎?”京澤當即打斷對方反問。
“若是孤身送老母回來,又有誰會劫掠我一個身無分文的孝子呢?”車上男子一聲嗤笑。
京澤緩緩頷首,卻又忽然失笑搖頭:“差點被杜兄哄騙過去……若以次輪,杜兄還是不如去蜀郡安居才對,反正沒人會為難一個身無分文的孝子嘛,你去荊州必然有彆的緣故。”
“有喜說是什麼緣故呢?”車上男子終於似笑非笑的坐起身來。
“荊州四通八達,若我所料不差,你是想在彼處一邊安居奉養老母,一邊觀察形勢,以求日後能有個前途……對否?”京澤微微一笑,似乎儘在掌握。“大丈夫嘛,一則顧全家裡,二則求得誌向,這有什麼不敢說的?而且,杜兄今日為老母舍掉了郡丞的職務,已經足以問心無愧了。”
車上人難得認真打量起了車後身前騎馬之人,很顯然是被這京澤這一語道破了一些心思。
“既如此。”看了半日,此人並未否認或承認,反而好奇反問。“有喜又為何要往幽州去,你若有心,與我一同往荊州不好嗎?我見你家中頗富,若是與你家比鄰而居說不定能讓我省些耕田的力氣。”
“我舅父身前與衛將軍有舊。”京澤微微一笑。“故此,幽州雖遠,卻能既保家人,又能取些前途。”
車上人怔了怔:“年未滿三旬而橫行天下,身退卻直言將複還中樞的那位衛將軍?”
“然也。”京澤依舊微笑。“衛將軍原本說要隱居遼西,我才攜舅母歸鄉,但卻又聽人說他居然半路停在了廣陽,收攏流民,辦學安居……伯侯兄,我兩年前在鄉中便聞得你大名,知道你這人是注定要有大成就的,而我才能不如你太多,所以有心將你獻給衛將軍為晉身之階……不知道你有沒有反過來借我這個與衛將軍有故之人為晉身之階的意思呢?”
坐在貨車上的杜畿杜伯侯一時失笑,卻又當機立斷:“若是這樣,有喜兄一路上可要好好護著我這個晉身之階!”
京澤一時大笑。
車轔轔,馬蕭蕭。
京澤這邊說服了少年便在京兆聞名的杜畿,便心急難耐,愈發趕路不及。而由於郭典終究是故去的兩千石,追封的侯爵,所以在司隸境內一路暢通,更有不少達官貴人因為郭典的名聲沿途主動示意。其中,他們甚至還跟趕去趙國成婚的趙相之子沿途言笑晏晏,作伴同行了好一段路,直到朝歌方才分手——京澤與那盤踞在河內北麵黑山上的於毒有些私人過節,實在是不敢從彼處走,所以隻好繞道往東,準備從魏郡走钜鹿,而偏偏那位趙相之子著急成婚,實在是不舍得繞路。
不過,等到了魏郡廣平,即將進入钜鹿之前,京澤剛剛拿著舅父的名頭投宿到了本地一家大戶人家中,便從請他們入堂做客的主人家那裡得知了一件讓人唏噓的新聞。
“趙相劉衡劉公因為兒子橫死於黑山賊於毒之手,傷心過度辭官了?”京澤不由回頭看了眼同樣無語的杜畿,卻又忍不住繼續朝主人家追問。“敢問劉公有幾子?”
“一子。”回答京澤的是坐在其對麵的這家人次子,喚做沮宗沮公祧,其人言語中卻居然沒有多少感慨之意。“換言之,這是獨子橫死,而以劉公的年紀,怕是隻能歸鄉尋個族中子弟養為嗣子了。”
“嗣子與親子可不是一回事,更不用說近乎於老年喪子了。”杜畿也是搖頭不止。“可惜可歎。”
“可惜可歎的不止是在此處。”坐在上首的一名清瘦中年人也是黑著臉插嘴道,此人乃是钜鹿世族子弟,以茂才身出任過侍禦史的人物,喚做田豐田元皓。“聽人說,那於毒忌憚朝歌令關羽,平素不敢在朝歌境內撒野,卻隻往北麵襲擾魏郡……而此番他早早等在道上,卻是傳聞其人聽到某些訊息,專門提前埋伏擋路的。據當時在場之人說,眼見著車隊被執,於毒還親自下令,專門找到了車隊中‘兩千石子弟’,隻殺了其一人便放任他人而走,儼然是有的放矢。”
京澤又忍不住和杜畿對視了一眼,而路上知道了一些內情的杜伯侯也是一時無言……二人哪裡還不清楚,那位一路上言談甚歡,趕去結婚的劉公子是為他京澤擋了一命。
當日於毒引眾與關羽、韓當交鋒,臨陣被京澤所賣,全軍潰散不說,那於毒甚至差點被關羽引一名小將衝入陣前直接砍了!即便如此,還是中了京澤一箭。後來京澤護著舅母一家去到河內,其人是郭典外甥的事情傳播看來,差點沒把於毒氣死……如此深仇大恨,也難怪人家黑山賊念念不忘,還專門引眾埋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