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_覆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覆漢 > 第十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

第十章 塞上長城空自許(2合1)(2 / 2)

“你們說,我從少年討賊而起,平揚州、征塞北、討黃巾、伐涼州……每戰必先!”孫堅以手覆麵,泣涕難止。“荊南平亂,我以長沙太守的身份不顧個人得失掃蕩了四郡賊寇;討董事起,諸侯畏難,隻有我一人在南線從頭戰到尾,從未言退,便是之前在緱氏時無力作戰之時,也曾經不顧危險,去洛陽周邊掩埋被發掘盜取的陵墓……如此舉止,為何如今反而成了賊呢?”

“兄長!”孫靜無語至極。“一個老朽的瘋言瘋語,你到底在計較什麼?!”

“真的是瘋言瘋語嗎?!”孫堅陡然坐起身來,麵色赤紅,憤然嗬斥。“你怎麼就不懂呢?我殺王睿,那是多年私怨!是他昔日討伐荊南匪亂時先看不起我出身!殺張谘,也是討董在前,索要物資不給,才當眾殺的!可陳國這麼一攤子爛事,前有陳王和陳相,現在又是這麼一個老朽,三人全因我而死,我拿什麼來辯解?你自己說,天下人怎麼看我?!”

孫靜駭然無言,隻能下跪請罪。

“你們根本不懂。”孫堅語調稍緩,卻愈發情緒難製。“便是劉寵和駱俊倒也罷了,唯獨今日這韓拓一死……你們想想,韓拓是什麼人?他跟張谘乃至於劉寵那些人是一回事嗎?他一輩子隻當過兩任國傅,然後寫寫詩而已,並無半點失德之處。而這一次,國相、國主俱亡,他先是引眾投降,保全了陳國百姓;然後送走了駱俊的遺屬,保全了同僚的義氣;燒了陳國人自己的糧食,不讓我這種被他們厭惡的武人和仇人拿著他們的糧食為禍;如今又一死了之,往赴黃泉見舊友兼有殉死之義……其人清清白白,正如他自己所言,生不負人,死不負鬼……可你們想過沒有,若其人清清白白,乾乾淨淨死在這裡,那我孫堅到底是什麼人?說我不是賊,難道這個韓拓是賊?可他若清白,我不是賊又是什麼?辛苦半生,立誌扶刀而起,不負天下,卻不料今日竟被一老朽一擊斃命……原來我孫堅竟然隻是個賊嗎?”

言至此處,孫堅悲憤難耐,再度仰頭躺下,以手覆麵,痛哭難止。

車旁諸將,大部分武夫依舊難解,但如朱治、孫靜、黃蓋等明事理的人,卻紛紛黯然。畢竟,他們心裡非常清楚,孫文台當世英雄,今日的失態與崩潰隻是壓力的累加,然後被逼到了臨界點而已……男人的崩潰從來都是積累過甚,然後忽然而然。

討董連番挫敗,一度被賈詡、呂布、徐榮等人打得全軍覆沒不說,好不容易收攏舊兵、征募新兵,並通過對袁術的效忠獲得了繼續進軍的資格,那邊公孫珣卻忽然自潼關長驅直入,覆滅董卓,弄的他孫堅並無半點功勞和成就可言;

接著就是天下諸侯各自割據的時期了。

話說,心高氣傲的孫堅之所以投向袁術,充當其人爪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袁氏的政治兌現能力,豫州刺史這個職務他是真想要。然而這個時候,袁紹忽然表曹操為豫州刺史,公孫珣又表劉備為豫州刺史,使得孫豫州身上這最後一個有相當價值的身份卻又應聲‘貶值’,而隨著四世三公的楊彪親自持節宣告豫州各處劉備的正統身份後,這個孫豫州的說法,反而成了一個笑話和被嘲諷的對象。

但是,最大的打擊還是最近的一係列軍事行動,二袁與公孫決裂,自己徹底站到了朝廷的對立麵,然後陳王身死、駱俊被刺,這兩件事真的是冒天下之大不韙……

其實孫堅早料到這兩件事會給自己造成巨大的聲望打擊,因為天下人不會在意陳王是不是意外身故,也不會在意駱俊之死他到底知不知情。然而,他萬萬沒想到,這個打擊會是如此之大,如此讓人猝不及防,甚至連反駁與對抗都做不到——韓拓來這裡就是送死的!就是用自己的清白之身給孫堅是賊這個結論加上了一個不可逆轉的注釋!

這個邏輯再簡單也再正確不過了——韓拓韓國傅是個毫無死角的清白乾淨之人,那他用生命來對抗的對手孫堅,就隻能是個賊了!

不然呢?

“君侯的誌向在哪裡?”

孫堅畢竟是孫堅,短短失態之後,到底是緩過勁來,然後便整理儀容站起身來,準備上馬歸營,繼續統帥他的大軍,然而這個時候,朱治卻忽然在後麵出言相詢。“能否與我們直言?”

“這有什麼不可說的?”孫文台騎在馬上,一動不動,頭也不回。“年少時求得是馬上封侯,功名利祿;待潁川見衛將軍,心中震動難名,求得便是能如他那般扶刀而起,不負天下;待到此時,封侯什麼的早已經過了,可是天下大亂,我何嘗不想搏一搏更大的前途?但也我未曾失不負天下的誌向……”

孫堅今日真的是格外坦誠了,其實漢末梟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這種半現實半理想主義的精神分裂症……一麵家國天下,壯懷激烈;一麵私心滿滿,能進一步是一步。

隻不過,去年初的時候,遠在河東的公孫珣忽然提出了一個第三概念,那就是時勢使然,無論是家國天下,還是私心苟且,都是可以理解的,但無論是何種姿態,都不能殘虐不顧生民,否則便是如王匡那般無可赦了。

消息一開始沒人在意,但隨著公孫珣討董功成,掌握中樞後,他自高粱亭到未央宮再到渭水畔的前後三次政治宣言,不免讓人重視,而對於很多小勢力而言,也多少是起了某些勸誡作用。

而這,其實也是今日韓拓舉動的一個巨大法理支持,陳國陷落以後他的作為,不僅符合了傳統漢儒士大夫的種種價值觀,也可能是第一個引用這個政治宣言,然後站在底層百姓的角度對這種戰亂挑動者發出批判聲音的人。

或者說,也隻有這個關心民間生活,寫出過《陌上桑》的老者才最有資格第一個站出來以如此立場發出抨擊。

當然,平心而論,這種抨擊是有些不合時宜的,也確實偏頗。

但是瑕不掩瑜,其人的道德與政治批判幾乎是不可阻擋,而且必定要流傳後世的……尤其是被批判的孫堅本人,後者正處於從一個單純的軍事將領轉型為政治家的緊要關頭,對於這種政治上的道理他其實是能夠隱隱察覺到,並格外敏感的。

但偏偏他孫文台生來就是一個武人,不像曹孟德自幼讀書,兼理生民,本身就是一個擁有自己見解的政治家;也不像劉備,束發時便跟著公孫珣,深受其人影響,更兼性格堅韌,以至於自成其德。

這是他的悲哀,開始漸漸醒悟到這些道理的時候,昔日以武人作風乾下的那些事情卻已經成為定論;但也是他的報應,因為一個人不能因為自己的無知而抹去自己的行為結果。

說白了,他孫文台就是武人作風,就是董卓那種不把人命當回事的武夫心態,隻不過他以為他是討董,是在不負天下,是大義凜然,所以就可以不負責任……但是這種惡果來的如此之快,如此猛烈,卻是讓強如孫文台也一度失態至此。

“我想再問君侯幾個問題。”朱治繼續拱手相問。

“咱們這些人之間,有什麼不可以問的?”孫堅已經在馬上不動,也不回頭,隻是握著手中韁繩失笑。

“君侯,你的不負天下,這裡麵的不負還有沒有不負漢室的道理?”朱治在馬上昂頭正色問道。

“君理這話問的。”孫堅回頭對著馬後的朱治等人笑道。“如今我已經失了民心,惡了士大夫,若是連漢室都再負了,那我可不就真成賊了?實際上所謂不負天下,如今也隻能勉強對天下人說我孫堅未曾負漢室而已。”

“我知道了。”朱治點點頭,繼續問道。“那論私情,你是對袁公路感激一些呢?還是對曹孟德、劉玄德更交心一些?”

“這還用問嗎?”孫堅在馬上繼續冷笑道。“同名為豫州之主,劉玄德是真的退避三舍以避我,而曹孟德的退避三舍雖然有些滑頭,卻到底是與我有了交代……人非草木,去年年中時的誓言猶然在耳,我又怎麼會無動於衷呢?至於袁公路,我討董他斷糧,我在前麵打仗他在後麵派人作出這種事情……結果打下來地盤,國相太守需要他來署任,我卻要在這裡被整個陳國乃至於天下人看成是賊?事到如今,難道還要我更進一步,去俯首稱他為主公嗎?”

“那我再問君侯一句。”朱治板著臉繼續問道。“如今天下局勢儼然是公孫氏與袁氏並爭……你覺得勝負將如何?”

此言一出,自孫堅以下俱皆凜然,而隔了許久,孫堅複又主動下馬,迎上朱治……一度欲言又止。

不過,孫文台畢竟是孫文台,稍微沉寂後,最終還是坦誠了自己的看法:“我以為此戰勝負不在中原,而在河北,乃是看數年內衛將軍與袁車騎的決戰……但正所謂勝負有憑,以大勢而論,若是中原袁公路這裡蕩平了劉表,複又回身傾全力攻關中的話,衛將軍便無法動用他在關中的野戰精銳力量,那河北勝負就真的要傾向於袁氏了;而袁公路能否破劉表,便要看我能否速速破曹孟德,並回身助他!”

言至此處,孫堅不免昂然肅容:“故此,雖不敢說天下局勢在我,但我孫文台也不是什麼不足一哂的無名之輩……僅以中原局勢而論,勝負在我!”

“既然君侯助誰誰勝,那為何不去袁而從……朝廷呢?”朱治終於說出了這句話。

“君理,你是讓我做背反之人嗎?”孫堅盯著朱治反問一聲。

“聽從長安中樞的指示去討袁,如何能算反叛?”朱治不以為然。“君侯不是說要不負漢室嗎?”

“這種東西何必遮掩?”孫堅一聲冷笑。“天子不過十來歲,若袁公路三四年後能入關,則中樞也可發旨意去討公孫!反倒是我,豫州刺史與將軍號全都是來自於袁公路,若再去討袁,如何不是反叛?”

“反了又如何?”旁邊祖茂忽然忍不住煩躁插嘴。“難道不是他袁術把我們逼反了嗎?逼著君侯去打自己兄弟!逼著君侯擔上這樣的汙名!逼著君侯今日受這樣的委屈!憑什麼不反?!”

睢水之畔,軍營之外,春風滾滾,眾人卻被祖茂一個大老粗的話給說的一時沉默。

“君侯,”素來穩重且為孫堅看重的黃蓋第一個開口打破了沉默,並繼續表態。“我等俱是荊襄、江東人士……之前在中原辛苦是為了討董,是為了國家,當然無話可說……但如今要我們為了他袁氏的私利在中原拚命,還要被本地人和天下人看不起,這又算什麼呢?而若是討袁,那我們豈不是可以名正言順的去打南陽,打荊州,然後到長江邊上安頓下來?”

此言一出,莫說幾名將領,便是跟來的那些心腹騎士們也都精神一振。

孫堅恍然大悟:“你們都想回南邊嗎?”

這下子,連孫靜都微微頷首了。

“君侯,當斷則斷!”朱治上前扶住了孫堅臂膀懇切言道。“豫州人心不服我們,中樞也不認我們,這個豫州刺史如今已經成了一個笑話,袁氏的恩惠也已經沒了意思。可若是討袁的話,我們就可以名正言順的聯合劉玄德,背靠被袁紹拋棄的曹孟德,一起向南!屆時取南陽、荊襄,並握有潁川、陳國,往北可以一窺中原,了君侯大誌;往南也可以規大江之南,以作安頓,不負左右……何必為他人火中取栗?”

孫堅不是一個猶豫的人,他稍一思索便問了兩個關鍵問題:“中樞衛將軍願意納我嗎?曹孟德、劉玄德願意與我並力嗎?”

“這種事情我也不知道。”朱治連連搖頭。“但不妨也問一問……從轘轅關上疏這麼方便,為什麼不問問長安,討董結束,我們是不是可以返回長沙呢?至於曹孟德,就在河對岸,君侯為什麼不寫信請他出來聊一聊呢?你們可是相約托付生死家人的兄弟,有什麼不可以當麵說清楚的?”

“其實便是沒有這些,咱們自己也做得!”祖茂再度忍耐不住。“袁氏可以自認車騎將軍,隨意署任太守、將軍,君侯有兵善戰,如何不能做得?”

孫堅沒有理會祖茂,而是一言不發回身上馬,兀自歸營。

身後諸將不由大喜,然後紛紛跟上……一時間,道路之上,隻剩一輛牛車,一個跪在地上無甲的甲士,還有一條波瀾不驚的睢水罷了。

—————我是決心已下的分割線—————

“袁術,字公路,汝南袁逢幼子也。及長,為長水校尉,好奢淫,騎盛車馬,以氣高人,時人語曰:‘路中捍鬼袁長水’。逢天下亂,術以後將軍出南陽,兼略汝南、淮南。一時勢大。建安初,術伐劉表,並以孫堅出豫州,中原震動,太祖亦憂。逢孔文舉至長安,乃謁太祖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塚中枯骨,何足介意?唯袁本初,知人善任,兵精糧足,足撼動天下。公自安心待秋收,以並河北,中原不足慮。’及出,太祖乃顧左右曰:‘孔文舉但坐談客也,吾豈憂袁公路乎?但憂中原士民逢此路中惡鬼,將遭厄也!’”——《舊燕書》.卷二十六.世家第一

PS:繼續推書獻祭,《明日之劫》,熊狼狗大佬的新書……起點真正大佬作者,大神作者,質量保證,希望這次獻祭能夠續命。【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


最新小说: 帶著農場去海島,路人甲她贏麻了 [傲慢與偏見]十九世紀貴婦生活 清穿之貴妃嬌弱 美人她隻想搞錢搞房搞事業 穿越成嘉靖長女後 帶娃隨軍,給絕嗣京少看男科他紅溫了 工業大摸底,我的廢品站值千億! 陰濕大佬撐腰,竺小姐人財雙收了 八零小姐隨軍,驚豔整個家屬院 聞君有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