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_覆漢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覆漢 > 第二十九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

第二十九章 強移棲息一枝安(下)(三合一)(2 / 2)

然而,隨著漢軍追逐敗兵湧出通道,也在穀口立足成功,並結成大陣,直接步戰前衝,張燕卻是再度有些發懵了起來,繼而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原來,進入穀地,視野開闊後,眼見著漢軍大部湧出,這位定難中郎將卻是陡然發現,漢軍的數量有些超出自己的想象,而且攻勢之淩厲遠超自己想象!

“你覺得漢軍有多少?”張燕怔怔看了半晌,忽然回頭朝身側的楊鳳問道。

“漢軍出來時我一直在數,覺得得有五千……又或是六千?”楊鳳遲疑片刻,還是給出了答案。

“你覺得呢?”張燕複又扭頭向另一位將領白雀質問起來。

白雀盯著戰場沉思片刻,卻是黑著臉搖了搖頭:“四千絕對不止,四千五也不止……確實接近五千,難道衛將軍全軍出動了?隻留數百輔兵防守?還是來了援軍?”

“雙方如此倉促,哪裡來的援軍?”張燕冷哼一聲。

“那將軍。”楊鳳複又正色朝張燕問道。“衛將軍一共帶了五千兵……確鑿無誤吧?”

“死了不知道多少斥候,早在衛將軍入井陘口後便已經確定,就是五千。”張燕的臉色也變得怪異了起來。“彼時你們自己也有斥候派出……何必問我?”

“那這就是好事!”楊鳳趕緊言道。“既然衛將軍全軍儘出,營中格外空虛,豈不是能輕鬆拿下,屆時將軍派出的那五千人在對麵營中一把火放出來,再從後方頂上來,此戰便輕鬆得勝了。”

“話雖如此,”白雀在旁爭辯道。“衛將軍不至於如此無知,放任北道不管吧?”

“那你說是怎麼回事?”楊鳳針鋒相對。

聽著二將相爭,張燕心中著實覺得有些亂,也著實不知道是該喜還是該憂。

紛亂之中,他本想再問一問最信任的張晟張白騎,但後者此時正在穀底親自整理部屬他自己的兩千兵,並不在身側。於是張燕隻能作罷,然後認真觀戰、指揮,並將視野放在了穀中戰局之上。

但是越看下去,越想下去,張燕就越覺得不對勁。

這其實是一道很簡單的數學題:

兩軍全軍戰力對比是五千對兩萬,比例是一比四;

按照原定計劃,是分兵五千繞北麵遠路潛襲,兩千留,再去掉東隘口的兩千,所以此次實際出兵乃是一萬一,而漢軍若是留下一千到一千五百人看守大營的話,那就是應該三千五到四千人,戰場各處的兵力對比都應該是維持在一比三左右,這是一個很健康的數字,不管是詐敗還是突襲,都是能確保各方麵主動權的數字;

而現在,對方五千儘出,上來就在通道裡擊潰殺傷了部分兵馬,所以此時兵力對比居然是一比二!以山匪和正規軍的戰鬥力而言,尤其是後者還有兩千公認的天下精銳,那就顯得有些危險了——哪怕你原本就想詐敗!

畢竟,萬一這正麵被公孫珣一口氣打穿了呢?並一路攻下去,順勢奪取了大營呢?

而就在張燕看著漢軍越戰越勇,自己也越來越緊張之時,忽然間,隨著對麵一側高地上那麵白馬旗下號角聲猝然響起,又有幾麵旗幟揮舞示意,剛剛擊潰了一部盜匪的漢軍中裝備更齊整,明顯就是那些步戰的義從們,此時忽然集體撤退,並回到通道口去騎乘那些剛剛被歸納起來的白色戰馬。

很顯然,剛剛步戰擊潰當先一部賊軍,不是什麼彆的意思,正是在為騎兵騰出戰術預備空間。

這個時候,不少河北出身的匪首其實已經緊張了起來,因為他們已經預感到了危險,但他們全都沒有張燕醒悟的徹底。

實際上,眼見白馬義從重新名副其實起來,遙遙相望的張燕卻隻覺的腦中嗡的一下,瞬間便汗毛豎起,外加心中通明起來。

話說,這位定難中郎將已經知道自己錯在何處了——他不該投入太多兵力在彆動隊中,也不該大包大攬讓自己的直屬部隊承擔所有分兵策略,以至於留在這個正麵的戰場上本部兵力太少!

一萬一千兵,或是一萬兵,無所謂了,居然隻有一千本部來穩住局勢!

原本是為了確保奇兵能轉為正兵的大規模彆動隊,原本是為了確保掌握全局的各處留守,原本是為了在詐敗中減少損失的刻意少量兵馬,此時都淪為了敗招!

公孫珣哪裡是輕視自己?分明是洞悉了自己分兵之策,甚至洞悉了自己的詐敗之策,更是洞悉了自己自私、多疑的性格,然後當機立斷,集中所有兵力,破釜沉舟,準備在這個自己本部力量最薄弱的戰場上解決自己!

就在這個醒悟的過程中,隨著兩千騎兵在開闊山穀中上馬整備完成,戰場上的形勢便立即變得微妙起來。

衛將軍自然不會再親自上陣衝鋒,卻讓人將自己白馬旗送了過去。而白馬旗下,龐德上得馬來,一邊催馬緩行,一邊揮動手中長矛,大聲呼殺!兩千白馬騎兵在後,紛紛仿效著龐德的姿態,一邊從西麵穀口處前行提速,一邊放聲喊殺。

數聲之後,聲音漸漸同步,殺聲蓋過戰場所有嘈雜,並在山穀之中放肆回蕩,驚得對麵盜匪紛紛失態,卻已經完全來不及了。

兩千白馬騎兵,借著之前清理的戰術空間完成提速,然後不管不顧,結成一個鋒矢之陣,在山穀中微微做了回旋,便直衝張燕所在。山穀內數部匪眾,不是沒有機會攔截,但作為非嫡係的部眾,他們沒有理由為張燕送死,而且指揮係統不一,沒有自家首領命令,也來不及去拿命去阻截這支騎兵。

一時間,兩千白馬義從,竟然隻是稍作回旋,便直接衝到了張燕那一千中軍之前,這一千中軍倒是沒有滑頭,也根本沒必要滑頭……他們本就是目標!而僅僅是一瞬間,隨著馬蹄踐踏,長矛突刺,這支戰場上唯一直屬於張燕的部隊便有瓦解崩潰之意。

當然,兩千騎兵也為此停止了衝鋒之勢。

軍陣後方百餘步的高地上,張燕隻是猶豫了片刻都不到,便直接打馬而走——反正隻是一千兵,反正本來便要詐敗,反正就算是今日真的被公孫珣捅穿了井陘,大不了逃入山中便是,他有無數理由可以逃走。

然而,原本隨侍在旁的楊鳳和白雀目送著張燕領著近衛撤退,而張燕本部岌岌可危,繼而有引起山穀中的所有賊兵全局崩潰之意,卻居然一時不動,反而握住馬韁,先朝身後侍衛做了些吩咐,等侍衛離去後,方才相顧交談起來

“白雀兄,咱們明人不說暗話,今日衛將軍頃全軍而來,五千分兵已成笑話,張燕交戰不到半個時辰就走,我料大營也不保,這一戰,也算是到此為止了,咱們剛剛更是一起讓自己親衛各自回去準備投降事宜,儼然英雄所見略同。”楊鳳望著身側的白雀,一改之前的粗俗,顯得彬彬有禮。“但都是投降,我卻知道你之前一直與寧朔將軍有交通……所以能否請你做個中人,帶我一起投降,也好求個高點的出身?內應和戰場降服,總是不同的吧?”

素來嚴肅的白雀上下打量了一下楊鳳,卻是一邊嗤笑一聲,一邊勒馬向坡下而行:“楊兄自去吧,我還有事!”

“萬事好商量!”楊鳳在身後懇切相求。“反正都是要降,此事於白雀兄不過一句話而已,卻能讓我省下多少辛苦……日後必然有報!”

“楊兄誤會了。”白雀依然沒有回頭。“你要想降的話,可以去我部中尋我副將王仲,平素裡便是他負責與寧朔將軍交通,不必尋我……”

“那你又要如何?”楊鳳心中一動。

“我本是河間國弓高縣縣尉,雖然說當日是被張牛角裹挾過來的,但彼時的局勢,卻並不怨恨彆人,反倒是這些年舊友、族人在山中能久存,要多謝定難中郎將的維持。”白雀立馬回頭,淡淡而言。“夏日時去尋寧朔將軍,試圖降服,乃是為了寨中上下求個出路,卻不曾想賣過定難中郎將。而今日他既然敗走,接下來衛將軍必然要驅趕我等為先鋒去攻破營寨……白雀兄,與人有約不能成,受人之恩卻反噬,我雖然已經是個賊了,卻隻是身為賊而已,心裡最後一絲清白還是要留下告慰自己的。”

言罷,其人再度回身,緩緩往前方已經潰散到不成樣子的軍陣處繼續前行,並隱隱有提速之意。

“白雀兄到底是何姓名?”楊鳳怔了一怔,陡然明白過來,卻忍不住勒馬向前數步,放聲追問。

“河間弓高王冉!”藏在心中許久的六個字脫口而出,下一刻,這白雀卻是抽刀躍馬,單騎奮力直撲身前白馬軍陣。“河間弓高王冉在此!”

但數息之後,其人將要衝到陣前,尚未揮刀胸口便直接中了一箭,從馬上跌落於地。

隨即,兩名義從打馬而來,一人倉促收弓,一人持矛補上,而持矛之人下手以後,卻複又奮力大聲對著地上死人回應:“殺你的,是弘農華陰楊修與河西江夏竟陵劉璋!”

儼然,此人耳尖,竟然順風是聽到了之前白雀報名,故有此應,卻絲毫不管地上之人已經無法聽到了。

楊鳳遠遠看見如此情境,心中暗自哀歎一聲,卻又毫不遲疑,立即勒馬回轉,回身準備投降去了……從黃巾之亂算起,快七八年了,這些事情他見得太多了。

就這樣,隨著漢軍神來一筆,臨機決斷,調集騎兵,一舉攻破張燕唯一一直直屬部隊,然後張燕本人也直接棄本陣逃走,各懷心思的其餘匪首們紛紛各尋出路,整個山穀一時混亂無比……投降的居多,崩潰後跟張燕一樣往後跑的人也是有一些的。

話說,雙方大營相距不過十裡,而這個山穀本身就有兩裡開闊,所以過了此地以後,再往前行一裡多的狹窄通道,其實就已經到了紫山軍大營。

所以,張燕並不擔憂自己不能入營。

而其人率親衛逃到穀口,見到身前一幕時卻又反而大喜。

原來,張晟張白騎及其所部三千人,本就落在最後,此時見到前方戰敗,居然保持著整齊的建製正從穀口撤退,甚至還在穀口處設立了一道防線預備斷後……張燕的興奮,乃是見到張晟部完全保住,這要是撤入大營,五千人生力軍死守大營,然後五千彆動隊得手,那說不定還真能有驚無險。

然而,有意思的是,眼見著張燕到來,張晟部在穀口的防線居然紋絲不動,把守軍官甚至要求張燕駐足稍待,並回身稟告身後正在組織撤軍的張晟。

張燕一開始隻是很無奈,因為張晟部乃是其人太平道的老底子,部隊全都是太平道信徒,凡事隻聽張晟一人,這也是張晟為什麼能在北太行穩穩居於張燕一人之下,而這位定難中郎將又為什麼凡事皆要拉攏此人的緣故了。

不過,隨著張晟張白騎騎著他那匹此時看來格外刺眼的白馬出現在穀口時,張燕卻是聰至心靈,陡然醒悟,然後麵色煞白起來。

張晟駐馬在本部防線身後,望著明顯已經醒悟的張燕,乾脆一言不發,二人就這麼隔著一道軍陣遙遙相對。

而忽然間,秋風陣陣,卷起左右山嶺青黃如浪,也吹起了張晟的衣袍與頜下胡須,張燕看著對麵的身材高瘦的多年故人,隻覺得對方依舊清瘦如初,頜下胡須也一如往昔,拋開手中九節杖變成了一把刀,胯下多了一匹白馬,其人似乎還是當初那個道旁持杖高歌的高冠太平道人模樣,也是讓張燕在秋風中神思恍惚起來。

而這陣風之後,回過神來,不知為何,一直死死盯住對方的張燕居然一聲歎氣,轉而扶正了頭頂那代表漢代高階武人身份的鶡冠,便乾脆一刀拔出,理都不理身後已經猝然響起的馬蹄聲,直接了當,輕鬆劃開自己的脖頸,然後鮮血噴湧,摔於馬下。

從頭到尾,二人沒有任何言語交流,張晟沒有解釋的意思,張燕也沒有半點質問對方的意思……說到底,張燕早已經明白了緣由,那就是張晟雖然成了張白騎,卻還是那個張晟,卻還是一點沒變,而他這個定難中郎將從褚燕變成張燕,卻早已經麵目全非了。

二人之間,看似是張白騎負張燕,卻是褚燕先負張晟。

如此而已。

————我是已經麵目全非的分割線————

“太祖至井陘討紫山賊張燕,眾五千,賊眾兩萬。及渡河立營,夜間哨騎回,言張燕大營炊煙不斷,屢屢見於月下,太祖遂知賊欲行淮陰分兵潛襲之故策。及召諸軍師相對,事倉促,眾士皆不知所為,太祖乃笑,自稱有策,明日即知,左右忐忑而走。翌日,太祖大會全軍,自毀營寨,斷浮橋,號曰破釜沉舟,發全軍向前,及穀中相逢,張燕半分其兵,隻餘萬軍,又皆雜眾,遂一戰而沒……眾始悟,乃盛讚曰:‘明公之策,實以項王之故策,臨淮陰侯之舊智也。’太祖複笑,對曰:‘君等大謬,張燕分兵,其實孤注一擲,故名為淮陰故策,實為項王舊計;吾棄營向前,破釜沉舟,其實乃知敵方略,攻其弱也,故名為項王舊計,實為淮陰故策。且夫,韓信焉能負項羽?’”——《舊燕書》.卷二.太祖武皇帝本紀

PS:以為我會鴿?是的我會鴿,但也會還債。這個月目前不黑。差兩百字成萬字大章就不湊數了。【本章節首發.愛.有.聲.小說網,請記住網址】


最新小说: 諜戰:我有萬惡之王係統 克係腐潰邪神,從密大教授開始 冷婚三年,提離婚他卻跪了 穿成殘疾大佬的原配肥妻 救贖係統:開局魔術夾魔法 左右心室 我在末世活下去 死遁後師弟他過分粘人 上交係統帶飛祖國,全家哭求原諒 被搶人生,真千金被頂級豪門寵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