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陸一鳴意料的那樣。
一周後,各大高校再也抵抗不住壓力,開始紛紛拋售自己的私募基金。
雖然‘象’派還在不斷抨擊,但於事無補。
該發生的還是要發生。
國會已經通過,眾議院失守在即。
這種情況下,的確跑路,才是最好的選擇。
可這樣一來。
無數家企業受到了影響與衝擊。
原本被視作最有未來潛力的科技型企業,成為了首輪遭到打擊的對象。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
華爾街似乎也開始拋棄這些‘寵兒’。
撤離。
大批資金迅速撤離。
現在比的,竟然是誰撤離的速度更快。
連鎖反應之下,大機構和銀行,也聞風行動了起來。
這。。。
科技公司的天,變了!
這些矽穀的新興產業,還沒弄明白到底發生了什麼。
災難就已經降臨到了自己的頭上。
私募的大規模撤離,導致這些科技型企業,連基本的生存都難以維持。
至於研發以及人工成本,早已經停滯。
而這些原本被捧上天的科技新貴。
不得已,帶著自己的研發項目,以及未來的前景,奔波於無數家投行之間。
可惜,風向徹底改變。
自己手上的這些項目,本就是高危產品。
隻有持續的投入,才有可能在未來獲得收益。
而現在,不過是存在於PPT的想象而已。
尤其是高校不僅帶走了資金,連帶著,原本所支持的科研團隊,也一起離開。
如此災難性的後果,誰又願意成為接盤俠?
大力發展及倡導科技的猶太財團,損失慘重。
沒有接盤俠。
原本想要將這些高新尖企業包裝一番,披上華麗的外衣,然後再市場上高價尋求接盤俠的資本徹底傻眼了。
原本的香餑餑,現在徹底變成了‘爛大街’,人見人嫌的地步。
投行果斷拒絕了這些科技新規的資金需求。
而原本參與頗深的投行,則是想要快速變賣。
很多科技公司的市值,徹底變成了‘白菜價’。
從科技領域的風暴,最終也刮向了金融領域。
單單是當月。
違約率瞬間上升了300個基點。
銀行徹底傻眼。
原本欣欣向榮的企業,瞬間成了嚴重的‘爛尾樓’。
“現在這個時候,正是我們進場的好時機。”
王嵐在分析了當前的形勢之後,立馬向陸一鳴提出了行動計劃。
趁著現在這個時機,大肆收購這些科技企業的原始股份,以求達到去全麵控股。
“不急。”
卻沒有想到,自己的申請,竟然被陸一鳴給駁回。
“都已經白菜價了,陸總!”
王嵐:自己的預估不會錯,現在的價格,已經到底曆史的低點。
“不急,喝杯咖啡?”
“不是,都這功夫了,哪裡還有這閒情逸致。”
商場如戰場。
晚上一步,那可就。。。
“王嵐,這裡是華爾街,你所麵對的,是整個矽穀的精英。”
陸一鳴倒是毫不在意,反而是向王嵐介紹起了現在的情況。
“陸總,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