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一鳴,你準備怎麼搞?”
對於陸一鳴所說的洪水建模,謝依依此刻還是一頭霧水。
畢竟,陸一鳴所提出的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其內容實在是太過領先。
就算是放眼全世界,目前都找不到相關的例子。
華夏,這是要在這方麵研發創新。
大家心裡都清楚。
創新和模仿,是兩回事。
雖然這些年,華夏在科技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
其他領域,也在大步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但是,在國外。
那些發達國家並不認可華夏。
說到底,華夏沒有自己拿得出手的創新項目,一味地模仿他國,在這些發達國家眼中,難成大器。
而這一次,陸一鳴就是要做全世界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超算。
那是超級大國的標配。
托龍騰集團的福。
華夏,也算是擁有了一台放眼全世界都相當‘哇噻’的超級計算機。
但如何利用好這台超算。
成了擺在龍騰係麵前的一個問題。
這一次,正好可以擊碎所有的質疑。
讓全世界睜大眼睛看看。
他們可以做到的,華夏同樣可以做到。
不僅能做到,還能做到更好。
從這一刻起,讓自己成為彆人的模仿對象。
“我剛剛和樊東通過氣,以我們現在所掌握的技術,完全可以研發出一套以粒子識彆算法為基礎的流域洪水風險評估係統。”
“這。。。”
謝依依聽聞,更是一臉懵逼。
至於一旁的鄭老二。
此刻完全就是在聽天書。
鄭老二:那啥。。。
啥意思?
這些漢字分開,自己都認識。
合在一起,貌似非常高大上啊。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一套智能算法來預測哪些地方容易發生洪水,從而幫助政府提前做好準備。”
“這真的可以做到嗎?”
聽起來很簡單。
但謝依依心裡卻很清楚。
預測洪水。
這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沒有過先例。
咱們華夏,真的可以做到嗎?
“我們的專家團體作過分析,傳統的洪水預警往往依賴於曆史數據以及簡單的模型預測,但這樣的方式存在很大局限性。”
陸一鳴對於謝依依,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儘。
既然要得到相關部門的全力配合,那就不能藏著掖著。
“比如遇到極端天氣變化或者新的城市發展導致水文環境改變,老辦法就可能不夠準確了,這一次百年難遇的洪水,就是最好的例子。”
按照原本的老辦法,根本無法預測到這一次大洪水的走向。
更不可能預測到,接二連三的洪峰。
每一次洪峰的間隔時間,規模,都是曆史罕見的。
這種情況下。
華夏的專家團隊,也隻能疲於應付。
甚至於,直到新的洪峰再度形成,都還沒有更為準確的數字來體現。
更是不知道新出現的洪峰,其規模到底有多大。
而正因為是這樣的情況,導致抗洪救災變得極為困難。
隻有等到洪峰過境。
當地駐守的人民子弟兵,才能被動防禦。
雖然一次次守住了天險。
可每一次,都要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對於華夏來說,實屬無奈。
“而我們現在是要利用了先進的粒子識彆算法,可以更精確地模擬水流動態,並且根據實時監測的數據快速調整預測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