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就是行政和業務剝離,部委隻管理行業,不經營企業,機構精簡。”
“呃,陸先生,你的意思是,有些部委,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此時,眾人終於回過味來。
說著說著,似乎改革的越發徹底了啊。
“我們改革的目的本來就很明確,讓企業有了一個具體的出資人或者股東。”
“話是這麼說,但是。。。”
“最簡單的一個例子,重汽集團,大家都知道吧。”
“重汽怎麼了?”
此時,經貿委和計委的領導坐不住了。
怎麼也沒有想到,陸一鳴的第一個例子,就是拿重汽開刀。
要知道。
重汽集團,一直以來,都是經貿委和計委在管理的。
“怎麼了?現在的重汽很好?每年都在補貼吧,而且,補貼的幅度每年都有擴大化的趨勢。”
“這。。。”
“陸先生,你說的也不完全對,畢竟這是因為國內的經濟形勢所造成的,要是擱五年前,重汽一直都能自給自足,還能盈利,給我們國家帶來了不少的外彙,我們可不能因為現在大環境不好,就搞一刀切吧。”
急了。
經貿委和計委的兩位領導,是真的急了。
要知道,國家的第一批改革名單中,就已經涉及到了重汽集團。
可是,為什麼直到現在,重汽集團依舊沒有一點改革的影子。
說起來,除了部委有領導想要挽救一番以外。
更多的,是幾個部委之間的分工不明確所導致的。
誰也不願意挑頭。
自然就沒有了下文。
“要是我沒有記錯的話,重汽集團,就是多頭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吧。”
“陸先生,從過去的曆史來看,這樣的管理模式,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太繁雜了。”
“這。。。”
“基本建設,由計委管,技術改造由經貿委管,日常經營由機械工業部管,資產由財政部管,收入分配則由勞動部管,嘖嘖,一個重汽集團,五個部委聯合管理,關鍵,你們之間的溝通不足,這樣的企業,能管理的好?”
“可是以前。。。”
“不要再這裡談曆史,要談曆史,咱們的紡織業,曆史要比重汽輝煌的多,可現在的結果呢?”
一句話,把經貿委和計委的兩位領導噎得說不出來。
“你們自己也知道,重汽集團的沒落,就是因為複雜的管理,沒有創新,甚至於,一些創新的點子在上報部委之後,石沉大海。”
陸一鳴是絲毫不留情麵。
至於兩位領導。
則是低著頭,紅著臉。
被一個年輕人,如此不留情麵的批評。
這還是人生頭一遭。
關鍵,這兩位,可是部級領導。
平日裡誰見著不是低頭哈腰,儘說好話來著。
可是今天,那叫一個無地自容。
而且,對方說的依據十足。
再加上陸一鳴在華夏的特殊地位擺在眼前。
彆說什麼報複了,這種念頭是一點兒都沒有。
現在隻求陸一鳴可以放過自己。
要不然的話,那就一視同仁,總不能就經貿委和計委兩個部門挨批吧。
至於坐鎮的鄭老爺子,也是歎了一口氣。
陸一鳴說的一點兒都沒有錯。
的確。
很多國企,都像重汽集團一樣,積重難返。
“這還隻是表麵吧,重汽的人事管理,更是一團麻亂,乾部人事這一塊,就有好幾個部門一起管,領導班子的一把手由中組部管,二把手由人事部管,三把手到七把手由機械工業部管,還有八把手由地方派。”
“這。。。”
被陸一鳴點名的中組部和人事部,還有機械工業部的領導,此刻也坐不住了。
的確是夠混亂的。
部委之間的明爭暗鬥,甚至還影響到了企業內部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