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男人進來。
原本坐在沙發上的張所長,立馬站了起來。
“蘭總。”
眼前的這位,就是廈市大名鼎鼎的蘭總。
還真是聞名不如見麵。
誰能想到,在夏市有著巨大名聲的蘭總,竟然長得如此不起眼。
蘭總的人生,可謂相當的傳奇。
出生於燒厝村,由於家庭的原因,幾乎就沒有讀過書。
早年以賣破爛為生。
20世紀70年代,由於當時對於香江非常向往。
國內沿海的一大部分人,都會選擇偷渡到香江。
在他們的思想中,隻要到了香江,閉著眼睛都能賺到錢。
而這位蘭總,也是如此。
知道要是自己不拚一把,自己這一生,恐怕沒有翻身之日。
於是,在70年代的時候,蘭總將自己身上所有的錢,交給了當地的蛇頭。
幸好,蘭總是幸運的。
上一批的偷渡客,最終悶死在了狹小的船艙裡。
至於蘭總的話,活著踏上了香江的土地。
隻可惜,香江沒有黃金,有的,隻是低人一等的打壓。
初到香江的蘭總,沒有賺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反而是受到了無儘的譏諷。
灰溜溜的回到老家,也預示著自己的發財夢破碎。
不過,這樣的遭遇,似乎更堅定了蘭總成為有錢人的決心。
他在香江的街頭,見到了那些所謂的有錢人。
呼風喚雨。
每次出行,身後都跟著黑壓壓一票人。
對於蘭總來說,這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而回到老家的蘭總,做足了準備。
就等著春風。
事實上,的確沒有讓蘭總失望。
1978年,國家開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
蘭總意識到自己翻身的機會終於來了。
在親戚朋友幫忙下,他在老家開了個螺絲釘加工廠,帶領著兄弟們既當老板又乾活。
蘭總非常善於偽裝自己。
在鄉親們的眼中,蘭總重情重義,看問題有遠見,為人豁達大度,不愛斤斤計較,是個靠得住、好相處的生意搭檔。
和其他年輕人相比,他做事更穩重。
敢想敢乾卻又很細致,顯得比實際年齡更老練。
這或許,是他生意越做越好的原因。
憑著這股拚勁兒,蘭總賺得盆滿缽滿,很快就成了村裡數一數二的有錢人。
當然,如果故事到這裡戛然而止的話。
那麼,眼前的這個男人,就不可能是夏市大名鼎鼎的蘭總。
更不可能坐擁著奢華無比的‘蘭樓’。
就像之前說的那樣,蘭總的心裡,有著一股子野心。
他要做到的,是像那些真正的有錢人一樣。
有錢,有權,還要有勢。
等到配件生意慢慢穩定下來後,蘭總意識到在家鄉開廠有很多限製。
首先交通不方便,而且消息也不靈通,無論是進貨還是賣貨都挺費勁的。
要知道,在當時的年代裡,消息與金錢可以畫上等號。
信息差,才是賺大錢的基礎。
八十年代初期,蘭總將工廠搬到了城市,終於圓了小時候的夢想,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蘭總終於見識到了很多新鮮事物,而且,他的腦子轉得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