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形成占有和財產觀念,也就是私有的觀念,在人類的發展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財產有了主人,有了歸屬,就有人珍惜,有人愛護;使財富得到充分的利用。有了財產私有,就有了人們為了獲得和積累財富的不懈地努力。就有了個人不滿足地獲得財富的追求,於是,社會財富也就豐富起來;於是,這個社會也就越來越得到發展。
其實,不滿足的追求和獲得個人財富所形成的合力,正是我們這個社會不斷前進的源動力。
但是,占有和財產觀念也是一把雙刃劍。因為,同樣也是為了追求財產,也會誘使人們去不擇手段。甚至為獲得財富而乾壞事,為利己而去做損害他人和群體的事。
於是,有人便認為,追求和獲得財富會成為萬惡之源。進而認為,個人隻有忘掉自己的私利,個人隻有停止對私有財產的追求。人們才可能不去乾那些壞事,才可能鏟除由此而生成的種種罪惡。
其實,這些人肯定是錯了,因為人是不可能沒有私利的。在一定的曆史條件下,也不可能不努力去謀取私有財富。
統治者為了維護不合理不公平的製度,比如封建特權和等級製度,也會極力鼓吹和誘導人們忘掉個人利益。因為人們越是不計較個人利益,就越能夠接受和忍受施加在其身上的不公平。
於是就有了種種為這種統治服務的宗教和學說,比如:摩西九戒、禁欲、克己……
有毛病的是那些不好的謀求私利的行為,而不是謀求私利本身。一個人吃飯可能噎著,難道能因噎廢食嗎?
恰恰相反。一個好的、有活力社會,會努力的為人們謀求私利的行為積極的創造條件,為謀求私利的行為開拓道路。同樣,一個好的社會。也會嚴格規範人的行為,把人的行為,儘可能規範在規矩的範圍之內。
也就是說,每個個人,都可以儘力去謀求私利,隻是必須通過正當的途徑。
就如同我們對水流一樣。水在渠道裡可以儘情流淌,但水也隻能在渠道裡流淌,因為衝出堤壩就會泛濫成災。那些主張讓人們忘掉私利的人,如果不是無知,也隻能是彆有有心。
也正是因為這個村裡的人還沒有形成私有的觀念,所以,在這個村裡,有史以來也就沒有出現過偷竊行為。
所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在彆處或許是理想狀態,而在這個村曾經是真實的常態,真的。
但是,現在不行了,因為這個村裡發生了偷竊。
在這個村裡,如果誰家有多餘的東西,或者說是自己一時半會用不著的東西,如果彆人有需要,隻管拿去就是。和不和主人打招呼,也是無所謂的。
就算東西的主人不在家,擅自拿走也不算什麼毛病?
但是,有一點是必須的,事後,必須要將此事告之主人。
當第一個人家說自家丟了東西的時候,大家還都不太相信,認為是有人有需要拿走了,隻是事後忘記了言語一聲。
可連續好幾個家都丟了東西,大家就沒辦法不信了。
隨之而來的是人心惶惶。這可是這個村裡從來沒發生過的事,村裡的空氣特彆的緊張。
對於這樣的從沒碰到過,從沒有先例的事,族長和議事會一籌莫展,束手無策。
他們隻能找秦毅,隻能把秦毅推出來處理此事。
一個在自己來的那個世界很普通的偷竊行為,能在這裡引起這麼大的震動,引起如此的混亂,既讓秦毅意想不到,也使他很難理解。
必須要儘快的把這個竊賊找到,否則,這個村就不能有安寧之日了。
秦毅先找丟東西的人家,登記都丟了哪些東西?讓秦毅開眼的是:這個世上還有這樣的損賊?到了這竊賊這裡,怎麼什麼破爛都成了好東西?怎麼什麼東西都偷?從糧食、蔬菜、水果到衣服、鞋、布和小孩玩具。就是剛從山上采的草藥,也不放過;是誰乾的呢?
秦毅知道,這村裡的原住民應該不會乾這種事?竊賊大概率是出自新住民。
因為係出同源,秦毅和這些新住民打交道的時候就多了一些,這些人秦毅也基本熟悉。
人不多,秦毅把每個人從腦子裡過了過,有一個人引起了他的注意。
這個人是和牛大亮腳前腳後來這裡的,平日裡好吃懶做,一到需要出力的時候,就見不到他的人影。
人長得猥瑣,名字也很難聽,叫揚狗剩。
在鄉下,有這樣的習慣。人丁不旺的人家,怕小孩子夭折,就給起個這樣的名字,叫狗剩。
什麼意思?就是野狗吃剩的。野狗都不吃,閻王就更不會惦記了?
也和牛大亮一樣,是個單身漢。
本來,單身漢原來是寄住在引入他來這裡的人家的。而揚狗剩和牛大亮兩個人來這裡的時候,剛好有二家人家搬回原籍,騰出二處住房,村裡就分給了這二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