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4 社會主義公有製與商品經濟_也是江湖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也是江湖 > 附錄4 社會主義公有製與商品經濟

附錄4 社會主義公有製與商品經濟(2 / 2)

也許有人會問,勞動與享受的對立怎麼可能消失,勞動怎麼可能成為享受呢?消滅勞動與享受的對立,對我們現在的人們說來,確實是很難想像的,但決不是不可能的。一個頭腦最為簡單的人,也能夠明確的告訴你對他說來何種活動是勞動何種活動是享受,但是,單純的確定什麼活動是勞動、什麼活動是享受幾乎是不可能的。例如操作電腦對電腦操作員是勞動但對玩電子遊戲者則是享受,開汽車對汽車司機是勞動對想過把車癮的人是難得的享受。農田耕做總是勞動吧?但西方的大享們卻寧願花錢到農村去乾農活,享受田園情趣。因此確定某種活動是勞動還是享受,並不在於活動本身而在於對活動的認識。人們的認識歸根結底來源於人們的生產與生活的實踐,當人們生產生活條件改變了,人們的認識當然也會隨之而改變。

四、公有製與商品經濟

王懷超教授在《當前黨政乾部關注的幾個重大思想理論問題》一文中有這樣一段話:“記得幾年前,有一位日本學者曾跟筆者談起這個問題。他說,在世界發展史上,把市場經濟與私有製結合起來,有成功的先例,如斯大林時期的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而把市場經濟與公有製結合起來,在世界發展史上還沒有先例,如中國能完成這個結合,他願意推薦我們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甚至可以申報諾貝爾和平獎。他接著說,以他看,中國人是自己給自己出了一個沒有解的方程式。言下之意是,在他看來,實現公有製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是天方夜譚。”(《半月談》內部版2001年第七期59頁)其實,這種認識是很有代表性的。所謂社會主義與商品經濟的問題,關鍵的問題就是市場經濟允不允許公有製的存在,或者說在公有製條件下能不能發展商品經濟。

商品具有私人的屬性,私人--無論是個人還是法人,前提是產品的所有者才有權把產品在市場上出售,一般說來,產品的所有權屬於生產資料所有者,如果產品的所有權隻屬於生產資料的所有者,公有製下商品就不具有私人屬性,這應當是問題的症結所在。但是,問題在於產品的所有權和支配權未必一定屬於生產資料的所有者。例如股份製,在股份製中無論公有財產和私人財產,一旦投入到股份製企業中,企業就獲得了一個同最終所有權不同的能夠全權處置財產和產品的法人財產權。法人財產權使企業成為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商品生產者。馬克思說:股份製是對私人財產的揚棄,在同樣的意義上我們也可以說,股份製也是對公有財產的揚棄。但是,股份製並沒有改變財產所有權的歸屬,最終財產權仍屬於財產所有者所有。但最終財產權並不妨礙企業對全部財產和產品的全權處置。可見問題並不在於所有製的性質,而在於所有製的實現形式。

有人說,搞商品經濟使我們放棄了社會主義的許多原則。當然,既然是搞商品經濟,就必須按照商品經濟的要求去調整我們的生產關係與上層建築,就必須對經濟體製和政治體製進行改革。但這不是放棄社會主義的原則而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健康發展。什麼是社會主義原則,如果是那些曾經使我們的社會深受其害的所謂條條框框,社會主義應該這樣而不應該那樣的種種禁錮,是必須放棄的。

唯物史觀早已經無可辯駁的指出,人類社會也同自然界一樣,其發展也存在不以任何人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對於把科學世界觀做為自己行動指南的社會主義者,最根本的原則隻能是按客觀規律辦事。

五、商品經濟的社會主義方式和商品經濟的資本主義方式

既然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都是商品經濟,它們必然具有商品經濟一般的共性。同樣,社會主義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商品經濟做為商品經濟的兩種特殊形式,也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也就是說它們是有區彆的,而根本的區彆就在於一個以公有製為主體一個以私有製為主體。儘管通過一定的實現形式,無論公有製和私有製都不妨礙商品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商品經濟的運行中,由於所有製不同,無論過程和結果都有很大的不同。

馬克思恩格斯高度評價過資本主義:“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能夠料想到有這樣的生產力潛伏在社會勞動裡呢?”(《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256頁)和現代相比,馬克思恩格斯所列舉的這些成就隻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但是,資本主義在創造輝煌業績的同時也製造了一幕幕人間慘劇。

為了完成原始積累,把生產資料同生產者相剝離,曾造成千千萬萬的勞動者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正如馬克思所說,原始積累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載入人類編年史的。

為了迅速擴大資本,儘可能的提高剩餘價值量,延長勞動時間、降低工資、加大勞動強度和勞動緊張程度等成了資本主義早期發展中資本家慣用的手段。特彆是勞動時間曾被延長到平均每天16個小時,遠遠超過勞動力可以承擔的程度。為了降低成本,為勞動者提供的工作、生活條件則十分簡陋,住房擁擠、工作環境狹窄,令人窒息。工人的平均壽命銳減到三十幾歲。另一方麵,諸如機器的發明和改進,新工藝的采用和科技進步,這些提高勞動生產率最有力的杠杆,本來是解放勞動的手段,但在商品經濟的資本主義方式下,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卻成了使勞動者境況更加悲慘的因素。大批人員失業,女工童工大量使用,勞動者在競爭中處於更加不利的地位。對於把全體勞動者的最大利益始終放在首位的社會主義,在發展商品經濟的過程中,以上種種是決不會發生的。

還有就是經濟危機,曾經是資本主義早期發展中普遍狀況,平均七年左右發生一次,給人類社會造成的危害,遠遠超過洪水猛獸。“在危機期間,發生一種在過去一切時代看來都好像是荒唐現象的社會瘟疫,即生產過剩的瘟疫;仿佛是一次饑荒,一場普遍的毀滅性戰爭,吞噬了社會的全部生活資料;仿佛是工業和商業全被毀滅了,--這是什麼緣故呢?因為社會文明過度,生活資料太多,工業和商業太發達。”(《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257頁)如果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資本主義經過千辛萬苦的努力才使經濟危機有所緩解的話,而這卻是社會主義在發展商品經濟的過程中,一開始就可以辦到的事情,因為這正是公有製的優勢所在。

馬克思在談到資本主義製度下工人合作工廠時曾經指出:“工人自己的合作工廠,是在舊形式內對舊形式打開的第一個缺口,雖然它在自己的實際組織中,當然到處都再生產出並且必須再生產出現有製度的一切缺點。”(《資本論》第三卷497-498頁)做為商品經濟的一般,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在其發展中,不但將生產出商品經濟種種優勢,同時也將生產出商品經濟的種種弊端。例如,資本對勞動的統治。失業、勞動力也是商品勞動仍具有扉傭性質,生產在一定範圍內的無政策狀況所造成的某些產品的過剩,以及種種社會醜惡。但這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的序言中所說:“一個社會即使探索到了本身運動的自然規律,--本書的最終目的就是揭示現代社會的經濟運動規律,--它還是既不能跳過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發展階段,但是它能縮短和減輕分娩的痛苦。”(《資本論》第一卷11頁)

注:本文筆者署名吳石璞曾發表在《河北學刊》(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懷蛇胎,嫁狐仙 清冷小道姑,為鬼請命 盜墓:她來自古武世界 神徒遊戲 黃金六零:趕山打獵,把老婆寵成一枝花 歸墟胎 我隨手澆水的植物變異了? 妖女彆追了,我隻想和正道師妹刷好感 末法時代,地仙道主 開局億年修為,彈指間,秒殺一切